分析:马牛不相及 阿里京东怎么比?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1-15  浏览:25  海淘人物

又到一年之计时,马云和刘强东的隔空斗法愈加频繁。先是不久前出版的一本畅销书《阿里巴巴正传》中援引马云的原话,说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后有1月8日马云在个人微博上为自己一时嘴爽而向京东道歉,以及当天京东在其官方微信京东黑板报上的一篇新诗体长文,文中称一马悠忽不见,我自躬耕而行,并寄语马云不必妄自多情。在1月17日的京东2015年年会上,刘强东针对去年7月份开始马云大力鼓吹的阿里要做国家企业一说,更是提出了京东要做国民企业,并暗讽对手逃漏税、假货、追求最高市值、合作伙伴亏钱等等。一时间,江湖上暗矢如雨,引看客无数。长久以来,京东、阿里两家企业同处电商大风口得以迅速成长,一个起家于3C自营,一个最擅长建场收租;一个以俯身躬耕、傻大黑粗的老牛自喻,一个则赢得江湖论剑、纵横捭阖的天马美名,虽然同沐电商春风,可实在是马牛不相及,既不能相忘于江湖,却总爱兄弟阋于墙,这又是何故呢?(马云在个人微博上的道歉截图)一论出身:俯身躬耕VS江湖论剑一切江湖恩怨,还得从头说起。话说时势造就英雄,大风吹来牛马。京东和阿里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俯身躬耕于中关村大卖场,一个在西湖边吹箫弄剑玩太极、吸食晨风雨露之精华,两家企业从一开始就有着迥异不同的基因、公司文化和商业模式。1998年,当刘强东成为中关村大卖场众多柜台经营者中的一位时,估计很少有人能觉察出他和当时熙熙攘攘、大声喊叫着进出货的其他任何一位商贩有什么不同之处。要不是2003年那一场突然而来的非典天灾(SARS),刘强东说不定一直会在做他的光磁产品代理生意,直到和今天的大多数中关村商贩一样,最后甚至难以维持经营下去,只能关门大吉。(京东官方微信京东黑板报对于马云言论的回应)2004年转型电商,显示了刘强东作为一位不一样的自耕农对于未来的想象能力。到2007年京东的年销售额达到3.6亿元时,这是个不大不小的尴尬规模,这一年,刘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引入了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的投资。(京东官方微信京东黑板报对于马云言论的回应)有一种说法是,2007年之前的京东都是盈利的。作为一个自耕农,刘强东的成本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当时他每到一个地方见到地上有废弃的纸箱,都会捡回公司留作包装用。但从2007年刘强东开始带领公司几百人快速向未来狂奔时,京东似乎就没有赢利过其陆续融来的近200亿元投资除了招兵买马之外,其中的绝大部分都用来建设京东庞大而恢弘的、也是马云所耻笑的物流基础设施,当然也包括京东遍布全国各地的亚洲一号物流中心。可是,在刘强东关于未来的想象中,诚信运营,客户体验和激情是京东的三个最重要的底线,也是公司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相比于刘强东的草根创业故事,马云的发家史更为公众而耳熟能详。在1999年创立B2B公司阿里巴巴之前,马云最早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英语老师,从1994年开始先后创办过海博翻译社、海博网络(辞职后和妻子创办,推销中国黄页),并担任过外经贸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这样的高起点加上马云天生的远见和口才,从一开始就奠定了阿里巴巴的高大上基因,结果在创立之后的第一年里,他就拿到了来自高盛和软银两笔共2500万元的投资。正当刘强东俯身躬耕、平视远方时,马云天马行空般的思维和多变常常使身边人感叹落伍并为之折服,2003年马云创办了淘宝网,2007年将B2B业务阿里巴巴分拆在港上市,股价连续暴跌5年后又以最初的发行价退市,2014年登陆美国纽交所,马云以218亿美元的净资产身价成为中国首富。这样的大开大阖,似乎只能属于马云。马云不仅会赚钱,在业界更以大嘴巴、善变和玩转资本市场而著称。在公司从B2B(阿里巴巴)到C2C(淘宝)再到B2C(天猫)再到阿里金融业务和阿里云计算的多次战略迁移过程中,都凸显出马云作为领导人的远见和洞察时务能力。在最关键的2003年2005年淘宝和eBay一役中,马云率领时任淘宝总经理的孙彤宇以免费、小商家集市模式和支付宝担保等一系列适合中国本土消费者的有利策略,回击eBay的收费、二手拍卖和银行转账等水土不服的洋招术,迅速反超对手,到2007年淘宝和eBay的交易额分别为433亿元和40亿元,最后eBay中国业务不得不出售给了Tom在线,最终退出了中国市场。(2000年第一届西湖论剑合影。左起:马云、王峻涛、张朝阳、未名、丁磊、王志东。马云引各路英豪为同道,大有煮酒论英雄之意。)马云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同样令人侧目。在2014年阿里巴巴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成为中国最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之前,其实阿里早在7年前就实现了这一目标。2007年11月6日,马云将旗下B2B业务阿里巴巴分拆在香港上市,融资16.9亿美元,一度成为融资额超过Google和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这支股票在首日上涨192%之后,一路下跌,直到5年后以当年最初发行股票时每股13.5港元的股价退市。当然,除非有人提起,包括马云在内的许多阿里人都刻意避谈此事。(2003-2005年淘宝对eBay的关键一役,奠定了今天阿里巴巴电商帝国的基石。)马云的大嘴同样扬名业界,甚至有媒体以盎惑者称之。从2000年马云组织第一届西湖论剑开始,马云这两个字就从来没有离开过媒体聚光灯的中心。西湖论剑不仅显现了马云的口才,更提前披露了他的雄心,这一点从与会嘉宾的名单就不难发现:张朝阳、王志东(新浪第一人CEO兼创始人)、丁磊、王峻涛(时任8848董事长)、金庸,论名头,马云还只是蜗居西湖的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比不上这五位嘉宾中的任何一位,可这样的场景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三国演义》里的那经典一幕:天下英雄,唯使君等与吾耳。西湖论剑至今只举办了六届(2010年),看来似乎已经没有再办下去的必要了,因为在微信的众多心灵鸡汤中,搜索引擎专家们发现,冠以马云云云的鸡汤总是位居第一。换言之,打太极、弄战略和玩资源整合是马云的最重要的三个标签,这个个人的标签同样可以用来标志阿里巴巴的企业特质。二论模式:毛巾拧水VS开路收钱前面说了创始人的性格特征和个人经历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基因,接下来再看看京东和阿里的商业模式如何有云泥之别。照理讲,京东拷贝的模板是美国的Amazon(亚马逊公司),而阿里巴巴今天的成功,是因为对于eBay的最初模仿和后来的完胜及超越。在美国,尽管Amazon和eBay也有一定业务上的竞争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完全是两种类型的公司,前者依旧以自营业务为主,第三方平台Marketplace虽然增长迅速,但业界估计其产生的交易额只占亚马逊整体交易额的比例在40%左右,而eBay依旧以交易市场(Marketplaces)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另一个平分秋色的收入来源为来自PayPal的支付业务收入。不妨先看京东和亚马逊的比较(2013财年):由于涉及到庞大的仓储物流成本,亚马逊和京东2013年的净利润率都维持在0.4%到-0.1%左右的区间之内,这和自营业务的特点密不可分。相比于eBay和阿里巴巴动辄就是18%和45%的净利润率,亚马逊和京东这样以自营业务的企业羞愧得必须钻进尘埃里去,无怪乎有媒体人惊呼阿里的利润率比卖白粉还要高!亚马逊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为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亏损为4.3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4100万美元,同比扩大966%;京东同时期总营收为47亿美元,同比增长61%,净亏损为2,6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200万美元。两家公司的营收差距由2013年的近7倍缩减为5倍左右。假以时日,京东在未来5年内追上亚马逊并非没有可能。再看看eBay和阿里巴巴的比较(2013年数据):从上表可以看出,受惠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市场红利和中国网民的人数红利,同样是经营平台业务,阿里巴巴的市值竟然比eBay高出近4倍,无疑有虚高之嫌,因为两家公司的净利润相差并不多,而阿里巴巴的净利润率也竟然比eBay高出近3倍,也可见阿里对于平台商家的搜刮之狠。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阿里巴巴眼下最核心的业务(天猫和淘宝)将很快迎来自己的增长极限(可详见我的另一篇分析文章《阿里开始裸泳 双十亿是救命药方?》),就此而论,主打服务牌的京东在未来5-10年里将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而且其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放大。根据最新的2014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财报,这一季度公司总营收为27亿美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近5亿美元,同比下滑了39%;同时期eBay的总营收为44亿美元,净利润为6.7亿美元。阿里巴巴不仅增长趋缓,而且利润大幅下滑,两者之间的利润额相差不多。(同样是以自营业务为主,亚马逊和京东受到成本的影响,净利润近年来都维持在很低的水准上)通过以上的两组对比不难发现,业界常常喜欢拿阿里巴巴和京东所做的比较,几近乎牛和马的对照,如此不相及的两个东西,怎么能扯到一起照葫芦画瓢呢?三看结论:国家企业VS国民企业国家企业和国民企业有何异同?在笔者看来,马云所称的阿里代表国家企业,无非可以从三个意义上去理解:一是产权属于国家,阿里显然不属于国有企业;其次是对于国家经济命脉或者全体成员有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阿里显然也不属于这一类型,因为从本质上而言,阿里只是坐享了中国网民的人口红利,这样一家企业的成败,对于国家层面上的大局不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最后是它是否代表者国家形象,这一点阿里依旧有贴金之嫌。阿里巴巴现在的市值的确很高,很不错,但如果以长远而论,市值是最不靠谱的东西。(刘强东对国民企业的定义,更准确的特质应该是它的草根性。)何谓国家企业?如果的确有这样一种分类的话,笔者认为,那些激励着一批代表某一国家的本企业成长进步、走出国门的跨国巨头才称得上是国家的脊梁。就此而论,丰田之于日本,IBM、微软、谷歌之于美国,爱立信之于瑞典、诺基亚之于芬兰,华为之于中国,等等,这样的企业才称得上是国家企业。阿里充其量只能算是一花独放,而且业务上还未能在国土之外攻城略地,国家形象从何处谈起?至于刘强东情急之下命名的国民企业,如果的确有这样一类企业的话,称为草根企业就好来自于草根,不断做大做强,忠诚地为草民们服务,这就算得上是最伟大的企业了。附录一:京东黑板报发出的《我们会做好自己,时间将证明一切》文章全文什么是大师?大师就是你问他格局,他跟你说骄傲阿里、腾讯、百度已经不是一个档次,我们阿里一马当先。你问他战略,他跟你说孤独再过三五年,有几个人看得懂我在买楼?你问他未来,他跟你说命运如果美国有一个阿里巴巴,亚马逊还能活吗?你问他竞争,他跟你说悲悯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其中禅语机锋,我慢慢悟。但目光怜悯又让我糊涂。你起于讲台,纵横捭阖,大展云图。我兴于柜台,附身躬耕,专注服务。你舌绽莲花,构建系统,俯瞰众生。我筚路蓝缕,傻大黑粗,建设商路。你建场收租,八方来财,轻松自如。我采销合一,品质把关,不敢马虎。你点钞机一开,好运自然来,我们羡慕,却不嫉妒。我子弟兵数万,努力做自己,尽心只为,感动主顾。虽然我们常常相互盼顾,但其实并不同路。让你如此操心,使我泪流如注。莫名感(qi)动(miao)之后,既然你要穿越三个世纪,我们相约百年好不好?改一首诗送给你,时间会证明,它是个公正的和事老:一马悠忽不见,我自躬耕而行。心怀虚无之念,不必妄自多情。附录二、网络上流行的马云语录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你知道京东现在多少人吗?5万人!阿里巴巴是慢慢长起来的,现在才23000人。收购加起来是25000人。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做快递?现在京东5万人,仓储将近三四万人,一天配上200万的包裹。我现在平均每天要配上2700万的包裹,什么概念?中国十年之后,每天将有3亿个包裹,你得聘请100万人,那这100万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试试?而且它的60%收入是在中关村和淘宝,它自己网上不可能这么大量。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去碰京东。别到时候自己死了赖上我们。(来源:百度百家;文/阳光;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025.8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