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除了假货 监管部门手里握着的BAT“小辫儿”还有那些?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0-24 浏览:100 海淘人物
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阿里巴巴和工商总局“交恶”,阿里股价跌破百元关口。本来风风火火的阿里巴巴,被某媒体称之为遇到“一次巨大的危机”。昨天澎湃新闻的文章报道(该文章目前已删除),工商总局刘红亮司长开会讨论阿里巴巴时,开玩笑说阿里高管月薪多过他年薪,“处罚一例太少啦,一年处罚晓锋(阿里巴巴集团秘书长)千八百次甚至几千次,我觉得太正常啦……晓锋你要有所表示,否则回去没法给党组交代。”阿里方面争辩,工商总局的抽查报告方法有问题,是“情绪执法”。但是争辩归争辩,痛定思痛,阿里巴巴“有假货”这个小辫,是牢牢攥在监管部门手里的:工商总局的本月28日公布的《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中就注明,早在七月份阿里巴巴上市前,就已经完成了相关的调查结果,但是为了不影响阿里巴巴的IPO,没有发布。马云在事件后发表的言论“假货不是淘宝造成的。但淘宝注定要背负这种委屈,这种责任。淘宝只能认下它,解决它。”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默认了淘宝上有假货的问题。阿里巴巴“有假货”这个小辫儿,应该说是坐实的了。那么现在问题来了,BAT另外两家的小辫儿有哪些?先来看排第一的百度,核心业务百度推广最为人诟病的——也是媒体上经常报道的——就是虚假医疗广告。百度的“竞价排名”产品曾经在多年前被央视重重地“报道”了一笔。之后,百度开始了痛苦的改革和清理虚假信息之路。去年四月,曾有消息传出百度放弃医疗广告业务,但未有后续确认消息。有媒体指出,百度每年在医疗广告方面的收入超过100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一半左右,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的增长动力。百度的“竞价排行”搜索出来前三页都是民营医院的广告。如无例外,百度的小辫儿就是所谓的“虚假广告”了。没办法,和Google相比,百度在搜索结果上做得太到位了。再来看看腾讯,以产品见长的腾讯有QQ和微信两大杀手锏,两款产品都是用户日常在桌面端和移动端频繁使用的通讯工具。在著名的3Q大战中,QQ的竞争对手360指责该软件暗中密集扫描用户电脑硬盘、窥视用户的隐私文件。双方的垄断官司打了三次,最终以最高法院判腾讯的胜诉告终。但是腾讯QQ窃取用户隐私的行为,实际上在2010年11月已经遭到工信部的通报批评,这个“小辫儿”,只要QQ还在继续扫描用户的电脑,始终都攥在工信部的手里。新华社最近一篇题为《淘宝、工商总局公开“掐架”折射政企关系新变化》的文章指出:“企业‘叫板’监管部门,并非企业越来越大胆,不妨把它看做是一种进步。政府部门不再是占据完全强势的位置,能随意‘发号施令’;企业也不再是对管理部门的决定‘唯唯诺诺’,而是争取平等对话的权利,‘这其实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都能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行事。’”诚然,社会在进步,各方都要依法办事。但是至少从阿里巴巴与工商总局这次的事件来看,被攥住了“小辫儿”,也许可能大概其,还是“要有所表示”。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