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网络理财热潮倒逼银行利率市场化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21 浏览:43 海淘人物
摘要: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金融研究员曹磊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网络理财产品的出现使银行客户开始稀释分流,银行的客户成本增加,而网络理财的高收益使资金开始脱离银行,银行不得不上调存款利率,资金成本相应增加。”“当前网络理财的热潮使银行活期存款不断流失,这对推动银行间利率市场化有一定倒逼作用。”曹磊说道。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原题:《银行成互联网金融公司赚钱工具?》从2013年开始至今,互联网金融领域风生水起。各种类“余额宝”的理财产品不断出现,这种低门槛、碎片化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正改变着人们的理财习惯。“以前身上有闲钱基本上是存进银行,现在好了无论多少钱都可以买理财产品,而且还能得到较高的利息收入,把一部分暂时不用的闲钱转移到像‘余额宝’一类的理财产品中获得更高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班的小茜(化名)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如是说。从2013年6月阿里巴巴首个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正式上线,而后百度、腾讯等也相继推出理财产品。1月15日当晚,微信理财通公测,1月16日,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马明哲宣布,启动社交金融“1333战略”,壹钱包测试版正式上线。不仅如此,苏宁的零钱包、网易理财、新浪微财富也陆续出炉,纷纷加入到互联网金融大军中以分得一杯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推出使得互联网基金不断膨胀。在刚刚过去的元宵节当天,支付宝开售的总金额8.8亿元的保险理财产品在6分钟内被抢购一空,共计4.3万用户抢购成功。也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15日,余额宝的资金规模超过2500亿元。至2月6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超过6100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强大的吸金能力之下,银行存款“搬家”在所难免。然而,有市场人士进一步分析道,当前类“余额宝”理财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将零散的活期存款,通过银行协议存款打包成大额的银行存单。钱还在银行并没有减少,但是提高了银行支付的利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金融研究员曹磊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网络理财产品的出现使银行客户开始稀释分流,银行的客户成本增加,而网络理财的高收益使资金开始脱离银行,银行不得不上调存款利率,资金成本相应增加。”“钱还在银行体系里,只是杀出了一个‘余额宝’,只是转了一下,什么都没干,就硬生生把银行的存款成本从0.35%的活期存款利率推高到7%。”不少银行人士如此感叹。据媒体报道,当前各大商业银行已经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即在官方存款利率3%的基础上浮10%。而数据显示,目前市面上的互联网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在6.2%-6.6%之间。这其中的利差将给互联网金融公司带来巨大的盈利空间。“存在利差是很正常的现象,在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前一定会存在利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推出,是触发国有银行上调利率的原因之一。未来存款利率将全面放开,但不一定短期内能完成。从目前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以窥探出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利差会得以改善。”他强调。经济评论家水皮则认为,支付宝们赚的是技术革命的差价、思想观念的差价、制度安排的差价,表面上看是银行的钱,实际上是市场化的钱。但如果真正利率市场化到来了,恐怕支付宝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日益火暴的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造成了不少冲击,使银行活期存款不断流失。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在与互联网金融的存款保卫战中,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当前网络理财的热潮使银行活期存款不断流失,这对推动银行间利率市场化有一定倒逼作用。”曹磊说道。
上一页:
董毅智:打车软件补贴短期内不会停止
下一页:
分析:微商模式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