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敏丽:打车软件抢用户成本赚了大便宜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1-12  浏览:24  海淘人物

【摘要】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庞敏丽在接受《西宁晚报》采访表示:两家用四、五亿买两千多万新用户,平均吸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才20元多一点,远远低于电商行业人均200~300元的新用户获取成本。从这个角度看,两家企业其实赚了大便宜。以下为报道全文:《打车软件肉搏之争有何猫腻》马年以来,两家老板姓马的企业,为全国人民打车鞍前马后地服务着,最终哪款打车软件会一马当先,成为很多消费者马上想知道的答案。这就是最近尘嚣至上的快的和嘀嘀之争。而它们背后的两位大佬,也是两家公司的股东之一,则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那么,它们耗费巨资掐架,到底为了什么?没有对抗就没有人气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都是2012年上线,时间相隔不过3个月。此前一年半内,两款软件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但直到获得两大巨头青睐后,两款打车软件才知道一夜爆红的滋味。其实,用补贴换市场的手段早就有了,只是此前没那么管用而已。2013年9月,快的就实行补贴坐车不过补贴的是出租车司机,号称2000万元补贴北京市场。同年11月,快的和支付宝又在北京联合推广。2014年1月,快的宣布一个月内,花1亿元补贴北京地区打车的消费者。不过,似乎没人唱对手戏,这出戏就火不起来。支付宝公关经理张道生就对记者说,我们之前就在北京补贴打车软件,但当时关注度不高。后来微信支付跟进来,一下就火起来,我们也没想到。巨头碰撞总能产生火花。2014年1月6日,嘀嘀打车宣布接入微信,1月10日,嘀嘀打车实行补贴,用微信支付时,乘客车费减免10元、司机在车费外另获10元。随之而来的是,快的打车1月20日开始增加补贴,条件与嘀嘀打车相同。仅过一天,快的打车对司机奖励就增至15元,比嘀嘀打车还高5元。这是两家的第一轮碰撞。2月10日,嘀嘀打车第二轮营销补贴开始,但补贴开始缩水,从每单10元降至5元。但是,快的并未同步降价。遇到没有默契的对手,嘀嘀打车只能将硬抗进行到底。17日,嘀嘀打车再次宣布,与微信支付第三轮营销活动正式开启,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额度的补贴政策。同日,快的打车表示,‘快的’打车奖励永远比同行多1块。这就是两家的第二轮PK,目前仍在进行之中。如此大手笔的补贴,两家企业究竟花了多少钱?按照嘀嘀打车两次公布的数据,第一轮营销活动中花销4亿元,第三轮营销预计花费10亿元。与此相对应,快的在1月21日,宣布花5亿元请全国人民打车,2月17日又表示,‘快的’打车奖励永远比同行多1块钱。照此计算,双方宣称的金额至少19亿元,总开销最高可能接近30亿元。不过,这些钱不全是打车补贴,其中还包括营销费用。即便如此,打车软件之战的开销还是非常昂贵。据了解,补贴打车的钱并不是一家独出,持续多久暂无时间表。快的打车公关总监叶耘和嘀嘀打车官方均表示,补贴是打车软件公司和支付企业共同承担,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表,要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决定。部分消费者怀抱疑虑对打车软件,出租车司机大多数很推崇。从事出租车行业已经十多年的金建刚师傅告诉记者,打车软件真得挺好用,每个月只是多用几百兆流量和百八块话费,但能多赚一千多块钱。打车软件能很好地减少空载,现在我基本能做到就近拉客,不跑冤枉路。由于上海出租车司机是开一休一,这意味着金师傅其实半个月就能多赚一千元。不少出租车司机为多拉单子,还实现多机操作。北京金融街的上班族赵国栋告诉记者,打车软件短短两年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今天下午我坐了一辆车,司机架了两部手机抢单,做得相当专业。还有消费者不仅打车没花钱,反而赚了钱。上海白领李小姐在朋友圈里感慨,真没想到,打车不仅没花钱,下车后出租车司机反而给1块钱。原来,李小姐用嘀嘀叫出租车,微信支付随机补贴了15元打车费,但是她坐车只花了14元,所以下车时司机反而找回她1元。更有甚者,有出租车司机试图联合消费者骗补贴。在上海工作的金昊表透露,我今天用嘀嘀叫了辆出租车,上车后司机问我装‘快的’没有,可以用‘快的’再下个假单我来接,我们一起赚这两个‘冤大头’的钱。没有错卖,只有错买、卖的总比买的精,这两个观念在中国消费者脑子里可谓根深蒂固。虽然打车软件看起来实惠多多,但是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戒备仍未卸除。联手培养用户习惯砸钱唱戏到底为什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考虑:首先,双方看似各不相让,实际可能早有攻守协议。君不见,苏宁和京东曾经的电商大战,也说价高就赔。虽然嘴上骂得厉害,但后来业内人士透露,其实竞争双方心里都有分寸,没必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毕竟,没有对抗就没有人气,两虎相争引来关注,最终大家共同发展。叶耘告诉记者,1月20日时,‘快的’用户数大概是2300万,全国日订单量也就50万左右。但一个月不到,我们的用户已经突破4000万,目前正向5000万冲刺。嘀嘀打车数据也显示,截至2月10日,首轮补贴4亿元结束后,用户数突破4000万,也较此前翻了一番。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庞敏丽认为,两家用四、五亿买两千多万新用户,平均吸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才20元多一点,远远低于电商行业人均200~300元的新用户获取成本。从这个角度看,两家企业其实赚了大便宜。其次,一款手机APP用户起码上亿才能盈利。通过这种两军对垒的阵仗,虽然花了一点钱补贴打车,但是如果把这钱当广告费,已经显得相当便宜。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关注打车软件,消费者也乐得下载使用。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54%的网民使用过打车软件。第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由此共同推广移动支付。张道生告诉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支付公司,我们希望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支付需要场景,而打车就是最常见的小额支付场景。‘快的’又是国内最大的打车软件,这也是支付宝推广打车软件的动力。腾讯也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表示,市场有竞争是好事,可以一起培养用户习惯,让更多人体验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快捷。悄悄抓取用户资料两款软件哪个会最终一马当先?速途研究院2月19日发布的报告中,综合多家第三方应用商店数据,截至2月17日,嘀嘀总计下载量占比46.60%,比快的高出2.39个百分点。看起来嘀嘀比快的多一些,但两家份额加在一起超过九成,这说明目前打车市场已是寡头市场,市场份额的略微差别其实影响并不大。不过,对消费者来说,用哪款打车软件其实都差不多。但是,打车软件的负面效应已经逐步显现。很多人发现,不用打车软件的人就很难打到车了。明明显示的是亮绿灯的空车,但是怎么招手就是不停。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付勇勇律师认为,以中老年为主的乘客或因不使用智能手机,或不会使用叫车软件,被排除在手机打车潮流外,因此对部分消费者很不公平。此外,对两款打车软件,技术人员提醒说,比谁更省钱之余,还得比一下软件后台流氓的程度。记者用腾讯手机管家查阅发现,快的涉及4项手机信息,包括获取联系人、通话记录、手机位置和手机识别码,而嘀嘀涉及的手机信息比快的还要多两项,即发送短信和获取短信内容。至少安全性上来看,快的略高于嘀嘀。近二十年的中国商战表明,价格战远非长久之计,竞争关键在于提高服务质量。有消费者建议,是否可以设计避免司机拒载的机制?是否能对接路途较近单子的司机提供补贴?招手停的乘客是否也能享受同等待遇?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080.9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