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企业复制小米学产品不学服务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1-09 浏览:30 海淘人物
摘要: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文汇报》记者就“企业复制小米商业模式”事件采访时表示:这个思路对于其他互联网企业来说是值得借鉴的。小米的商业模式有点类似于IBM,不靠产品,而靠服务赚钱。相比之下,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做产品时都学小米做“极致产品”,但却没有办法找到后续增值点,结果“低价+极致”的产品反而成了难以赚钱的鸡肋。以下为该报道全文:《争相学小米为何学不像》争相学小米为何学不像分析师直言:只学到有形的“术”却未学到背后的“道”复制小米,不能只复制一个点,而应该复制一个系统,从产品研发到供应链,从营销到服务,如何让整个系统配合默契才是最重要的。许多企业学不像小米的原因,在于只学会了有形的“术”,却没有学到背后的“道”,“这有点像古代所说的‘东施效颦',有形无神。”所谓“道”在于环环相扣的整个系统工程。小米公司日前在北京召开的新品发布会,已经越来越有苹果发布会的气场:不仅外界纷纷想尽办法窥视神秘新品,连入场券也变得一票难得。估值已过百亿美元的小米公司,正成为一个被学习的对象,不论是手机领域如中兴、联想、一加、锤子手机,还是一众互联网企业如凡客、乐视等,言必“顺势而为”、“极致产品”--这些都是小米打出的口号。但都在学小米,为何没人学得像?有分析师一针见血认为,大部分企业只学到了小米有形的“术”,却没学到崛起背后的“道”。“极致产品”只是交易开始“现在不学小米,以后可能就会被时代抛弃。”一位传统制造行业的创始人曾这样对记者感叹,小米颠覆了传统行业的很多玩法,又俘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心。把小米的做法拿过来用,正成为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甚至传统企业试图尝试的一条捷径。很多光脚创业者都有“三宝”:学小米做自己的UI(用户界面),学小米组建自己的粉丝团,学小米通过“饥饿营销”博眼球。小米内部的一位产品负责人坦言,这种模仿在各个层面都会出现,特别是“极致产品”这个概念,早已成为产品宣传的必备词汇。“小米的玩法只是运营手段,可以千变万化,但其不变的核心在于商业模式的独特性。”小米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其策略是以“硬件+软件+服务”的“铁人三项”获得综合营收,并非纯粹靠硬件销售,而以泛MIUI生态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为小米打开未来获得巨大收益的空间。换句话说,小米硬件售出的那一刻只是交易的开始,而非结束。根据记者从小米公司得到的信息,今年小米年手机出货量将超过6000万台,而去年这个数字只有1800万台。“这个思路对于其他互联网企业来说是值得借鉴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小米的商业模式有点类似于IBM,不靠产品,而靠服务赚钱。相比之下,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做产品时都学小米做“极致产品”,但却没有办法找到后续增值点,结果“低价+极致”的产品反而成了难以赚钱的鸡肋。融会贯通之“道”难以复制在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谭炎明看来,许多企业学不像小米的原因,在于只学会了有形的“术”,却没有学到背后的“道”,“这有点像古代所说的‘东施效颦',有形无神。”谭炎明认为,所谓“道”在于环环相扣的整个系统工程。“其实,小米单独任何一块业务拿出来都不是最强的,比如口碑营销、零库存供应链、发烧级手机等,类似的概念过去都有,但其强大在于形成了一个连贯的整体,融会贯通,而非割裂运用。”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小米产品的工业设计、硬件设计、元器件采购、生产管控、软件开发、硬件生产……光是产品一个环节就有七八个链条,如果要把产品做到极致,把每个链条做得足够好,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这是小米难以被成功复制的原因。谭炎明分析称,复制小米,不能只复制一个点,而应该复制一个系统,从产品研发到供应链,从营销到服务,如何让整个系统配合默契才是最重要的。但很多品牌都只学了一个环节,比如有手机企业力推“口碑营销”,但没有考虑到产品端并不出彩;有旅游企业主张“极致体验”,但客服水平让人“望而却步”。他强调,“企业要意识到的是,忽略了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合,单打独斗的产品是无法取胜的。”取胜关键还在“互联网思维”有很多人说,小米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出生”的时机颇佳。2010年4月,小米出生时,正值安卓智能手机市场崛起,彼时的互联网手机市场正是一片蓝海。这一点,连小米创始人雷军自己都认了,笑言公司是“站在风口上的猪”。谭炎明认为,当时一大批互联网巨头在做互联网手机,没有一家成功,相反,创立仅4年的小米能够突出重围,表明顺势而为只是影响因素之一,真正取胜的关键在于“互联网思维”。了解雷军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互联网思想七字诀中,“口碑”是核心,“专注、极致、快”是一套与之休戚相关的产品思维。然而,传统企业的“专注、极致”与“快”是相违背的,就像苹果,更追求封闭式研发,先生产产品再匹配市场。不过,小米的思维是快速换代,举个例子,小米系统MIUI,仅大的版本更新就有5次,而小的版本更新不下200次。“在这种快速更迭中,体现了很多新的思维方式,比如‘唯快不破'、众包、用户参与互动,这些都是互联网时代特有的方式,对于其他互联网企业或者传统企业都有可借鉴之处。”IT资深人士郝智伟认为,每家企业的性质特色不同,不能靠单纯模仿。互联网思维对于一些传统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种产业模式的颠覆,优势变成了包袱;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则是拓宽业务的一把金钥匙。因此,企业更应该考虑如何将互联网思维与自己的业务相融合,取长补短,开启全新的商业模式接口。(来源:《文汇报》 文/徐晶卉)
上一页:
分析:小米动了乐视哪块奶酪?
下一页:
澳门电商优优站玩直邮 要抢内地母婴生意?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