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岱青:Uber进军中国面临大挑战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1-08 浏览:100 海淘人物
摘要: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Uber来说,长期以来运营团队都以西方人为主,对中国市场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并不熟悉。进军中国虽然也吸纳了一些华人进入运营,但还要考虑到国内法律法规的限制。先进军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与它自身定位比较切合,能相对快地培养出一批用户。需找与支付宝这样的平台合作,能帮助它适应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但是对于目前的Uber来说,目前面临的挑战很大,他们更加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在中国站稳了。Uber分走既有打车软件市场的趋势并不明显,总结出一个它会成为这个市场强心针,或是拖慢整体发展步伐的结论,也都还为时过早。”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原题:《Uber“搅局”打车软件市场?》。据外媒报道,近日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柯兰尼克与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已经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把Uber的打车服务植入到后者旗下的Messenger应用中。漂洋过海而来的Uber,迫切需要实现在华本土化。国内的微信和韩国的line都是时下主流的即时通信工具,它们就附带提供打车软件入口或对接平台,带有电子商务平台的属性。Uber的尝试,模仿意味十足。其实,目前的国内市场并不缺打车软件。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两家年初发起的“烧钱大战”还让人记忆犹新,那一轮宣传过后,两款软件已经在消费者心里牢牢树立了标杆,也成为现在大家提及打车软件时马上想到的对象。此外国内的易到用车、AA租车等软件,与Uber模式类似。虽然深耕数年,其市场占有率和盈利都还没有出现明显成效,但仍已经培育了一批用户,占有市场一席之地。Uber这股风刮进国内打车软件市场,是不是会带来市场整体的一些改变?打车软件在国内发展4年有余,现在呈现出嘀嘀快的二分天下,易到AA小范围竞争不休的局面,这中间,还有一些软件在勉强支撑,没有哪一家真正摸索到合适的思路,能成为市场独家。Uber是2010年在美国诞生的打车软件鼻祖,公开资料显示,其成立三年内以平均每个月超过20%的超高速度增长,2013年更是进入爆发式的扩张时期,扩展到25个国家的近70个城市。提供按需服务,让在出租车消费市场处于被动的消费者掌握了主动权,改变了行业的传统消费模式,这是Uber飞速起步的核心竞争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商务模式进入中国市场,大多都免不了有一段水土不服的时间。中国电子商务分析师莫岱青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对于Uber来说,长期以来运营团队都以西方人为主,对中国市场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并不熟悉。进军中国虽然也吸纳了一些华人进入运营,但还要考虑到国内法律法规的限制。”的确,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中国消费族群,已经被国内商家培育出了“不能等”的心理。各类电商宣传时都在极力强调自己“发货快、物流快”。姗姗来迟的Uber,在目前的服务中,不要说快,就连保证基本服务都显得勉强。中国区市场总监姜智亚就对媒体坦言:“其实现在在北京全城都能叫到车,可是说Uber只在CBD、三里屯提供服务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两个区域用户能得到最好的真正的服务,用户在五到十分钟之内就可以叫到车。如果你在五道口,只能是有个乘客刚好下车,你才可以马上叫到车,我不能保证用户有一个非常好而且快的服务。”而嘀嘀打车、快的打车等软件的候时,通常不过三两分钟,易到用车等与Uber定位类似的软件目前的定价又略低于它。虽然官方表示,Uber在北京市场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我们看到,Uber的位置,显得有点儿尴尬。“先进军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与它自身定位比较切合,能相对快地培养出一批用户。需找与支付宝这样的平台合作,能帮助它适应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但是对于目前的Uber来说,目前面临的挑战很大,他们更加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在中国站稳了。Uber分走既有打车软件市场的趋势并不明显,总结出一个它会成为这个市场强心针,或是拖慢整体发展步伐的结论,也都还为时过早。”莫岱青表示。对于Uber来说,中国市场前有各类监管限制,后有一众同行施压,外来的和尚想念好经,先要熟悉好这个市场。近来推出的中端服务是切合的思路,Uber接下来应该继续细分受众做好定位,培养更多受众并黏合自己的用户群体。这样既能避开嘀嘀快的这类不同定位产品的锋芒,也能在与类似软件的竞争中积累更多底气。(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崔铭泳)
上一页:
冯林:阿里金融等小贷公司存在致命局限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