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芳:海外代购有风险质量难保证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1-02 浏览:27 海淘人物
摘要: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在接受《消费者质量报》记者就“海外代购”问题采访时表示,国际知名品牌在国内外存在很大的差价是海外代购行业兴盛的关键原因,而造成价格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较高的进口关税。通过海外代购获得的商品,由于种种渠道避开了高额的税收费用,使得代购产品以其优惠的价格成功占有了中低档收入者的市场份额。此外,国际著名品牌差价大还与其采取内外有别的经营模式有关。与国外奢侈品品牌大多采取经销商模式不同,国内很多品牌采用直营店模式,由于不多的存货难以形成饱和市场,其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国外的折扣促销产品对于国内顾客来说,无疑充满了诱惑。由于是虚拟环境下的交易,代购商品的质量并不能完全得到保障,一些不法代购商家或个人往往采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方式牟取暴利,使得代购产品的质量更加无法保证。而目前国内海外代购商基本实行不退不换的策略,一来到国外退换很麻烦,二来物流费用也很高。因此,消费者下单务必谨慎,询问商家相关的售后服务,如发现不能退换货等霸王条款,应及时举报。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纠结的代购》从国外“人肉”带回一个大牌包包,然后再转手卖掉。以前,这样的行为在普通人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当的地方。但现在,做“代购”的亲们要注意了,“人肉”回来的包包,很可能就被定性为“走私”。宁波海曙有一家做代购生意的包包店老板,就因“走私普通货物罪”,近日被宁波中级人民法院判刑18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55万元。案例直击代购逃税被判刑案例1:代购逃税35万被判走私罪杨某30多岁,苍南人。2009年,他在宁波海曙区开了一家叫“米兰坊”的箱包店。不到两年时间,杨某让买手们从国外带回了数百件货物。因为没有交税,杨某店里的奢侈品售价比其他专卖店要便宜不少。也正因为杨某的货品质好,价格又实惠,渐渐累积了不少客户资源。据杨某自己说,他的店每月平均成交10单以上,不到两年已经卖出了290件货物。今年2月,杨某被宁波市检察院起诉到宁波市中级法院。宁波中院审理后认为,杨某为牟取非法利益,违犯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走私货物,偷逃应缴税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最终,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55万元。此外,他违法所得的35万元也被依法追缴。案例2:空姐代购化妆品逃税上百万2012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离职空姐走私化妆品案。30岁的李晓航曾是海南航空公司空姐,辞职后开起了淘宝网店代购化妆品。她被控在一年多时间里,多次在韩国免税店购买化妆品等货物,后以带货方式从无申报通道携带入境,随后通过网店销售牟利,共计偷逃海关进口环节税人民币113万余元。法院表示,根据《刑法》第153条,被告偷逃应缴纳关税额在5万元以上,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偷逃税款特别巨大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多次走私未受处理的,按累计额计算。经审判,李晓航走私普通货物罪成立,被判有期徒刑11年,处罚金50万元。观点碰撞海外代购火爆差价大是关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助理分析师姚建芳国际知名品牌在国内外存在很大的差价是海外代购行业兴盛的关键原因,而造成价格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较高的进口关税。通过海外代购获得的商品,由于种种渠道避开了高额的税收费用,使得代购产品以其优惠的价格成功占有了中低档收入者的市场份额。此外,国际著名品牌差价大还与其采取内外有别的经营模式有关。与国外奢侈品品牌大多采取经销商模式不同,国内很多品牌采用直营店模式,由于不多的存货难以形成饱和市场,其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国外的折扣促销产品对于国内顾客来说,无疑充满了诱惑。代购有风险商品质量难保□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助理分析师姚建芳由于是虚拟环境下的交易,代购商品的质量并不能完全得到保障,一些不法代购商家或个人往往采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方式牟取暴利,使得代购产品的质量更加无法保证。而目前国内海外代购商基本实行不退不换的策略,一来到国外退换很麻烦,二来物流费用也很高。因此,消费者下单务必谨慎,询问商家相关的售后服务,如发现不能退换货等霸王条款,应及时举报。代购易发消费纠纷□艾瑞咨询电子商务分析师苏慧燕除非今后走向公司化运营的规范阶段,否则海外代购业前景不太乐观,而且消费投诉纠纷也会处于多发状态。很多海外代购的商品大多没有经过国内检验检疫部门检测,在产品质量、物流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与官方授权正品相差甚远,由此引发的纠纷时常发生。代购法律风险大□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符启林个人代购常常通过以私人物品携带入境的方式来进一步出售,没有完善的责任担保机制,法律风险相对比较大。此外,专业代购还包括综合性电子商务海外代购平台,通常采取海外卖家注册开店的模式以及专业代购网站。与个人代购一样,专业代购同样面临涉嫌逃税的法律风险。代购涉嫌走私□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无论是企业代购,还是个人代购,只要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都有可能涉嫌走私。到底什么算是合法的海外代购,什么又算是违法的走私,这两者之间应如何划分?“倘若游客以营利为目的,从海外代购大量的消费品并逃避海关监管、拒绝或者怠于交纳关税,有可能涉嫌走私。”代购监管如何“补漏”完善法律体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由于当前我国在电子商务领域普遍缺乏系统的法律制度体系,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在开展这项商业活动中,巧妙地规避了国家现行的法律制度。完善监管体系□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由于海外代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加上代购过程的不透明性、监管困难等因素,致使海外代购产品鱼龙混杂,上当受骗的人数不胜数。面对日益火爆的海外代购潮流和频发的受骗案件,填补漏洞完善监管迫在眉睫。-相关阅读走私最高可判无期针对“海外代购”涉及“走私”这一问题,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杜慧谦律师表示,公民如果偷逃应缴税额累计达到一定严重情节,则构成违法,甚至刑事犯罪。根据国家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偷逃应缴税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或者1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依法应当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偷逃应缴税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2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偷逃应缴税额巨大,应当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偷逃应缴税额在2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应当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据青岛早报辽宁反走私:非法海外代购处最高5倍罚款无合法进口证明商品,不得购进和销售;销售无合法进口证明的商品,或将被没收商品,并处以货值金额20%-30%罚款;为非法进口商品提供运输、存储等服务的,将被处以违法所得5倍罚款。辽宁省人大常委会5月28日听取审议《省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草案)》,在走私预防、执法协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规定。提出建立健全反走私信息通报制度,制定反走私综合治理应急预案。同时要求进口商品经营者,进货时应当向供货单位索要进口货物报关单、进口关税专用缴款书、进货证明等进口商品合法来源凭证。草案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他人经营无合法进口证明商品提供运输、仓储、保管、网络商品交易等服务。查获经营大宗无合法进口证明商品,拟没收商品和已经销售商品货款,并处商品货值金额20%以上30%以下的罚款。为经营大宗无合法进口证明商品提供储存、运输等服务的,有违法所得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违法所得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无法查实的,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延伸阅读代购乱象出国绕一圈山寨变大牌只要国内名牌店价格的六七折,就可以买到同样的产品,这种诱惑对于很多人来说难以抗拒。一时间,海外代购成为消费新宠。然而随之而来的市场乱象迅速将该行业推入了发展的蛮荒期,饱受诟病。“拍免税店照片,保留发票小票、礼品袋、防尘袋、说明书……”在英国留学的李霖假期前总是要忙上一番,在淘宝、QQ、微信上发代购信息,赚取差价买回国机票。在李霖身边,参与代购的同学有不少,但“门道”各异。有些人甚至专门负责接收国内来的包裹,换个包装,再原路寄回。“出国绕一圈,‘山寨’变大牌。”从事海外代购4年的徐晓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但又无可奈何。在加拿大留学的肖琳经营着一家网店,每天在微信上推介各种国际品牌箱包,发布自己在国外拿货的照片,冠以“外贸原单”“专柜拿货”等噱头,订单不断。深谙代购之道的李霖解释,所谓“外贸原单”,大都是按照与正品相同的皮子、相同的工序制作的包,但五金配件是“山寨”的。海外代购灰色地带监管难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对于海外代购行为,是按照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有关规定来处理的,并没有特别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来定义和约束。一些人将其进口的应税“货物”拆分成多票、伪报为个人“物品”,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进境,已经超出了“合理、自用”的范围,实质是利用个人物品免税额优惠,偷逃关税、牟取暴利。然而实际操作中,很难清晰地界定过关物品是否属于“合理、自用”的范围。徐晓坦言,在其从事海外代购的4年里,“买手”频繁带货出入境,一直免税,从没有被海关卡住过。实际监管难题让海外代购业成为灰色地带,商品质量和安全问题随之而来。由于取证难,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买家自身分不出商品的真假,又不可能去商场专柜验货,卖家自然有恃无恐。”徐晓认为,海外代购买卖双方关系全凭诚信,给消费者维权制造了难以逾越的障碍。代购欺诈要承担法律责任河南鸿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姜鸿说,海外代购是一种商品销售行为,卖出假货当然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是在网上买到假货,那么交易平台需要承担责任。被侵犯权利的人应该向工商局投诉或向法院起诉,由工商局或法院依照职权作出处理。交易平台提供者将对侵权商家承担连带责任。权利人可以通过提供权利凭证,投诉后基本会得到支持,这方面的法律规定还是比较健全的。明知是冒牌商品、假商品和劣质商品而销售的,如果达到一定数额,其行为将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如果销售的假冒商品达数额特别巨大,还可能构成诈骗罪。
上一页:
分析:后电商时代电商变成啥样?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