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罗胖电商背后的逻辑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0-14  浏览:71  海淘人物

罗振宇走上了一条电商之旅。罗辑思维早已不是自媒体,它截胡的不是媒体内容,而是新的产品消费方式和消费逻辑。20个月时间,罗辑思维毫无悬念地完成2亿元销售收入。对于能够把卖货指南当人间指南一样传播的罗辑思维团队而言,不打折的销售模式意味其业务毛利率超过4成,这将使得2016年罗辑思维销售毛利超过一亿元,直逼多个一线媒体巅峰期的收入。在多数人眼中,罗辑思维是自媒体,是新媒体业务板块中的头牌;但是,为什么罗辑思维拿到13.2亿元估值这显然不是对当下媒体的一个资本定价,最被忽略的答案是:罗辑思维获得的其实是电商定价。所以罗振宇也一直诚心实意地说:我真的就是一个卖货的。从2014年,罗辑思维从雷军手中获得8000万投资开始,就已经和自媒体发生分化,罗振宇走上的是一条电商之旅,获得的自然就是电商定价。罗胖吆喝,脱不花挑货选货你看到的卖月饼、卖柳桃、卖女性跳蛋,吃霸王餐、相亲会友、猜脱不花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对不起,统统都是对你互联网电子消费轨迹的收纳、整理,哪怕一块钱也是你自己自甘堕落交出去的,还有你的收货地址和关联支付卡。仅一元钱猜脱不花肚子是男是女,罗辑思维就收获了16万元,以及16万多有效用户信息。媒体以前的传播是品牌,帮别人传播,收品牌商的钱。但是当用户都看手机,不买杂志不看报纸甚至不打开电脑时,伴随的声音和文字都变成了朋友圈和自媒体。罗辑思维的朋友圈是帮自己传播,肥自己的田,收自己的庄稼,然后颗粒归仓。这是门生意。必须认识到深层次讲罗辑思维是电商逻辑,只看到媒体二字,忘记了媒介首先就是为了传播。传播文字,还是传播立场,传播生活方式,还是传播消费方式?你以为你购买了知识,其实那是罗辑思维朋友圈的教辅教材。如果恰好碰对几个选择题,恭喜你投机知识成功了,时间节约了,价格合理了,效率提升了……一流的买手CEO脱不花,是罗振宇从虎嗅截胡来的。这时,你可能理解为什么罗辑思维的三个联合创始人两个已经离开。罗振宇会坚定地选择女汉子脱不花李天田做搭档,新的三人团队又重新启航。做媒体的时候,媒体人的价值存在感可以像月光一样;但是做电商,做更多的爆品那是需要天狗吃月亮的……对于每个月可以卖出3600万货品的CEO脱不花而言,数据就是最好的存在感(而她坐月子期间,月销售只有千万)。货还是那个货,卖货的打不打盹……开个玩笑的话:一流的买手CEO脱不花,是罗振宇从虎嗅那截胡来的。在罗辑思维的前传中,脱不花算得是虎嗅的头牌,但脱不花不仅是个好写手;在罗辑思维,2个亿足以证明脱不花是个好买手。正如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年会上所讲,商业模式要么锦上添花,要么拦路抢劫。看到这,如果你学罗振宇去卖东西,嗯,你可能获得10多亿的估值;但是对不起,没有罗胖吆喝,没有脱不花挑货选货,这盘棋下不下去。罗辑思维是罗辑而不是逻辑,当罗辑思维声名鹊起后,这思维那思维就都有了,但是少有人去掠美逻辑,作为一个IP罗振宇抢先拿下了逻辑二字所蕴含的场景,占据了一个高地。但对于一个电商品牌,罗辑思维远远不如逻辑思维平实,因为会有用户因为错别字而无法有效关联。一字之差,即使品牌再有个性,也会让服务体验打了折扣。这是2015年初罗振宇的切肤感受,至少损失一成新增用户,不方便,这是对来付银子的、点赞的、恩公恩婆的怠慢。从个性品牌到顾客方便度,思考方式的改变,是消费角度的不同。品牌留声还是用户留客,在一字之差的领悟背后,是个性品牌和大众品牌的正反面,也是不同阶段对传统的回归和对媒体变革的反刍。而一字之差的背后,恰好是对当下所谓的魅力人格体的最常见误读。魅力人格体一个魅力人格体绝非一日之寒,而且往往意味着多重的跨界,以及寂寞时间的长期堆积。高晓松、罗振宇、雕爷、魔鬼教官、和菜头……这些在新媒体传播中被打上强烈个性烙印的人,私下朋友圈都是有趣人。他们不是因为有趣而被有趣,不是因为可传播而被传播;他们往往在另外的领域中积累已久。罗振宇非常清楚自己最舒服的表达状态,从央视到第一财经,从制片人到主持人,但是并没有一档节目是他最全面的展现除了在自媒体中那个自说者的角色。能够成为一个有趣IP,并且持续标准化供给,创作者本身是有限的。每个此刻或者未来的荣光者,必然经过一段漫长的孤独的苦旅,而自媒体更意味着个人空间的压缩。梁宏达的老梁说xx系列有4000多小时的音视频内容,仅《老梁说天下》就有1000期,基本是多个音视频网站的版权噩梦,一旦打起版权官司问题多多。凡是做过这个领域的都知道,一个人做一档节目意味着什么。成体系的标准化产品,要求良品率和话题的衍生,这些都需要更专业的配套,而绝对不是所谓的直抒胸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做过罗胖主持节目的嘉宾,那些节目会在一些上星的地方卫视播出;也参与过罗胖筹划的网络节目,有些最后不了了之,有些改版数次……错过的,没错过的,被辜负的,抑或被浪费的,都消弭在时间的长廊中。在传统媒体机构效率面前,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往往意味着各种妥协和后退。而在追新闻做节目的过程中,也不存在谁不可替换,只是相对好用与否的差别这是职场的必然。直到2013年底有种、有趣、有料的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的出现,让罗振宇积累了多年的主持、策划、选题、表达,种种娴熟的业务技巧都一一呈现到最舒服的状态。当然花自己的钱,确实可以做自己的主。这是创业,但是专业技巧是能闯出来的前提。音视频技术的发展,苹果手机、视频网站的发展让这样一个善于说话的好口活,在可承受的成本面前,罗振宇有了春风般的舒展。在每一个一分钟的音频表达中,罗胖多年所积累的技巧、段子、节奏,都游刃有余地融化,对于内行人这是技巧,对于外行人这是舒服……核心是:节奏对了,一切都顺理成章了。吴伯凡的冬吴相对论绝对有趣,但是同样的内容被罗振宇解读后传播得更远。原创的价值和二传手的价值,因为粉丝的数量级差别,以及表达方式的改变会结出不同的果子。也许因为罗振宇这张脸被太多看视频的人及时有效地记住吧,这个看得到的人所唤起的平民认同感罗胖成了碎片时间的学习之友。毫无疑问,罗振宇等到了一个他最喜欢的表达方式,但是这个绽放是属于互联网视频和微信传播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稀缺阶段的风口回报。如在传统的专业平台上,他的身份可能还将是一个有趣的主持人。同时等到这个风口的,也包括以罗辑思维为代表的一群新媒体。某种程度上,早期罗辑思维媒体传播属性上有着《中国企业家》、《创业家》等杂志传播属性的基因;互联网基因、电商基因是凡客和京东的架构影子。这或许是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各自牵头做自己最擅长的格局,人力、资源、快速进入都因为各自领域的专业而迅速领跑。在最初的合作中,三人也许并没有真正想明白未来;但他们进入了移动内容端稀缺的标准内容的风口。粉丝数的快速攀升,伴随着微信用户的快速增长,已经让后来者门槛提升了,罗辑思维的人格背书已经让信任的鸿沟填平……以人为中心的传播,让罗胖这个替你读书的勤快人,每天镇定自若地面对几百万人的围观,每天一分钟音频,三分钟阅读,五分钟购物,每周一次30-45分钟的视频节目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你觉得是死磕自己,可是一般人坚持不了。罗振宇的徽普陪伴,如同老辈人打开一张参考消息泡上一杯花茶,是时间的常态。差别就在:以人为中心的传播,还是以事为中心的传播。错过了人,就错过了一些事;错过了人,就错过了信任的早期红利。在优酷的视频网站上,晓说和罗辑思维是流量的双子星座。但是高晓松的晓说没有一个电商的后台,冬吴相对论没有粉丝的近距离陪伴,吴晓波的自媒体矩阵还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才能等未来,秦朔的朋友圈终究有些迟到……罗辑思维的2016年年货就过4000万销售了。很多比罗振宇品牌影响更大的人,都在这轮膨胀中的移动端铁人三项赛中落后了。真正跑赢比赛的,是常规产品的标准化,是忠实粉丝的快速口碑。正如2016年的新榜大会上,秦朔、罗振宇、吴晓波所描述的新媒体江湖,有些是想明白的,有些是看明白的,而有些是说不明白的……都是1968年出生的吴晓波和秦朔,他们分享过早期媒体红利的人,获得了媒体的高关注度。当然他们在此刻仍然是勤奋的。对于70后的罗振宇而言,在最初的传媒红利中,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角。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从幕后走向台前,做主持人做评论员做策划人,直到罗胖的知识药妆店人头攒动。左起吴晓波、艾诚、罗振宇、秦朔,新榜大会现场自拍。这张照片也许会记录时代,三个自媒体、自品牌的此刻……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214.0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