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谨防新型电信诈骗 常见诈骗方式盘点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0-20 浏览:33 海淘人物
春节临近,利用通信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于2016年12月20日正式发布实施。《意见》采取了数额标准和数量标准并行,明确电信网络诈骗致人自杀、死亡的,将对犯罪分子酌情从重处罚,在网友中引发强烈反响。东南网联合福州警方,盘点近期常见的几种电信网络诈骗方式,提醒广大网友谨防上当受骗。套取个人信息朋友圈性格测试这个性格测试准到爆……之类的测试游戏,实则是一些APP的推广或营销。这些软件通过微信、QQ登录或填写个人信息的方式,套取个人资料。陌生人发微信红包如果有诸如附近的人或者陌生人给你发红包,你可得小心了。这些红包看上去与微信红包类似,实则是含有木马病毒的图片或链接。一旦点击,木马病毒将会植入你的手机,手机里的所有信息都将暴露,手机绑定的银行APP账户内的资金将有被转移的危险。免费WiFi陷阱打开手机寻找WiFi热点,连接上骗子设定的网络,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通过这些操作,骗子就能轻松盗取你手机内的信息。微信账号异地登录短信诈骗收到类似因系统检测到您的微信在异地登录,并已关闭部分功能,请登录某某网址重新激活……的信息,打开链接即可看到微信安全公告并需要提供微信账号、密码、支付密码等信息。如填写如上信息,微信账号、密码、支付密码均会被盗,账户资金也会被转移。警方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警惕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网页链接或者陌生人发送的图片、消息。需确认所登录的页面为官方渠道方可执行操作。尤其是连接免费WiFi时,不要进行手机网银操作。假意筹款、融资筹款赈灾、筹款治病通过手机APP进行赈灾或筹款治病活动,实则图文均系伪造,只为骗取善款。即便部分案例真实,善款用途也无从监管。推销高收益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虚假融资租赁债权及个人债权项目,以承诺还本付息、高年化收益率为诱饵,吸引投资人注资,但最终无法兑付。取现额度用完求帮忙以银行卡取现额度用完等理由骗取现金,再利用ATM机转账24小时内可撤销的新规,把转入受害者银行卡中的钱撤回,达到诈骗目的。警方提示:对于筹款或者高收益理财产品等需要支付金额的操作,一定要多渠道确认情况是否属实。如有捐赠意向,建议在公益机构的官方网站进行,不要随便通过网页或者朋友圈链接直接进行操作。转账通知不再是划转资金到账的依据,只有24小时后收到到账通知才表示资金已转到账户。多形式低价促销帮忙砍价朋友圈常见帮忙砍价链接,几千元的产品,通过多次转发,就能砍价到几百元。但汇款至相应账户之后,并没有收到相应的商品。拼团优惠团购优惠是某些商家为增加APP用户量、拓宽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虚假团购多需用户下载APP,注册个人信息。若信息被不法分子盗取,很可能导致用户个人财产损失。免费流量输入手机号,送流量……输入手机号之后,跳转至某些网页,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操作之后,不但没收到流量,还可能接收到垃圾短信、诈骗电话。这是某些广告公司筛选有效手机号段所做的推销手段。付运费领名牌商品H5小游戏结束后出现诸如恭喜您获得三等奖恭喜您获得名牌手表之类的字样,都表示只需付几十元或者上百元运费,即可获赠奖品,实则收到的是廉价的三无产品。警方提示:不要轻信低价商品促销等信息。对于显著低于正常价格的商品和服务,要注意信息甄别、慎重购买。
上一页:
分析:唯品会财报背后的营业逻辑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