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芳:提升维权意识是每位消费者的必修课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1-01  浏览:24  海淘人物

摘要: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在接受《南方法制报》记者的采访中表示,国办的新规为治理网购假象明确了方向,但提升买买买背后的维权意识,仍是每位消费者的必修课。消费者要留存单据、积极举报,政府加强监管、企业加强自律有时候需要消费者去激活、倒逼。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双11网购假象丛生血拼还需擦亮眼》每年双11都是网购血拼日,但同时也是假象丛生时。假货品、假促销、假折扣、假信用、假销量、假维权……种种假象防不胜防。今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了防范措施,监管部门也发出消费警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有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但要根治网购假象痼疾,需从监管协作、大数据打假等多方着力,也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并积极维权。货真吗?价实吗?买买买里假象多双11因为半价折扣等极大激发了人们网购的热情,零点抢购、秒杀、买买买几乎成为网民狂欢。然而每年双11巨大的成交量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假象。假货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一直是消费者抱怨网购的最大槽点,双11更是这一问题的集中爆发时点。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正品率仅为58.7%。国家质检总局在去年双11前针对网络销售的儿童玩具、服装、鞋类、背提包和小家电开展了产品质量专项抽查,经检验,问题产品占到26.1%。假促销、假折扣。每年双11,消费者都会发现有商家先虚抬专柜价后降价、折扣备货很少、优惠注水等方面的问题。据天猫方面表示,今年截至11月5日,累计已经有2万多个双11商品因为价格问题被删除、取消参加双11活动的资格。假信用、假销量。根据信用等级、销量排名下单是不少网购族规避上当受骗的常用办法,然而每到双11,虚假交易刷单刷好评、恶意炒信等行为便大行其道,原本客观的信用评价大量注水,反而成为吸引消费者上当受骗的陷阱。假承诺、假维权。电商产品维权本来就比较难,双11血拼之后遇到问题要维权更是难上加难。为了吸引消费者,一些电商平台、网店便大肆给出包退包换等虚假承诺和维权信息,等到真正遇到问题,承诺、维权便都成为泡影。监管警示,电商送险,有助消费者避开假象为了在双11释放消费潜能,政府监管部门与电商平台推出一系列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措施,目的是提醒、帮助消费者避开层出不穷的网购假象。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日前就规范网络零售价格行为,向网络零售经营企业发出提醒书,要求在网络上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标价内容要真实明确、清晰醒目,价格变动要及时调整。禁止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进行交易。双11前夕,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到阿里巴巴集团调研时指出,电商平台要依法开展经营、规范商户的经营行为,把好主体准入关,审查平台内经营者资质,使恶意商铺、失信者和侵权者得到应有惩戒。各大电商平台在白热化竞争的同时,纷纷推出了正品保险、便利退货等措施。天猫携手保险公司相继推出天猫正品保证险等一系列保险项目,如果消费者在天猫平台购买到假冒商品,将无条件获得退货退款支持,并可以获得4倍赔偿。京东、苏宁等电商也都有类似保障措施,购物送险正逐渐成为电商最新标配服务。业内建议根治网购假象痼疾,监管需与时俱进业内专家认为,面对种种网购假象,消费者个人要擦亮眼,电商平台要把好关,政府监管更要给上力,跟上网购快速发展的步伐,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工具,创新监管方式。最好的消费维权是从源头上打击制假售假,风起云涌的大数据以及日渐成熟的政企联动让源头打假成为可能。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要求加强跨部门、跨地区和跨境执法协作,提升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在网络交易监管中的研发应用。这将成为治理网购假象的有力武器,也是给今年双11消费者的政策红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认为,国办的新规为治理网购假象明确了方向,但提升买买买背后的维权意识,仍是每位消费者的必修课。消费者要留存单据、积极举报,政府加强监管、企业加强自律有时候需要消费者去激活、倒逼。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认为:电商行业应该有自律平台,对卖家售假、投诉情况建立‘黑名单’,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约束机制,让卖家不想、不敢售假。电商平台掌握着大量的数据,一旦监管部门与他们实现信息共享,对打击网络售假以及源头查处会有质的提升。杭州市质监局副局长罗林峰说。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460.4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