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东:滴滴和优步合并,和垄断一点关系都没有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0-28  浏览:45  海淘人物

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两家公司达成相互持股的协议,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优步在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在中国大陆运营的资产,都被滴滴出行收购。有人认为这样的合并涉嫌垄断,毕竟在2016年第一季度打车市场的市场份额中,滴滴专车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行业之首,优步占到了7.8%,居第二位。二者的市场总份额占到了整个市场的九成以上。这也是一些人士抱此担忧的主要原因。其实,这样的担忧多余了。出行市场上,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暂时还没有被强制之前的补贴大战,消费者纷纷选择专车等出行方式,因为这种选择对他们自身有利。而滴滴快的这样的出行公司,烧了海量的金钱,目的只在于培养市场用户的消费习惯,如果要是能烧出出行者的黏性来,这也是这些公司最重要的目标。但是,这种黏性并非固性,当不烧钱了,消费者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出行成本,自由的选择出行工具,而非一定要黏在滴滴快的这样的出行公司上。按照信诺数据的调研数据,从2015年2月14到5月14日,短短3个月的时间,打车市场日活跃用户数量规模萎缩就超过了6成。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在于,2015年2月14日,之前比赛烧钱的滴滴和快的实现了合并,随着行业的整合,补贴急剧减少。出行价格因此肯定就提高了。随着出行价格的提高,消费者自然就会选择其它的成本较低的出行方式了。当前,出行市场上,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暂时还没有被强制,消费者可选用的出行工具,有公交、出租车、专车、甚至还有黑车,出行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多元化的。即使根据阶层收入的不同,习惯于坐专车的,一般也不会选择出租车;习惯于坐出租车的,也不习惯坐公交车等,但是目前而言,阶层收入的差距还不是太大。例如,坐出租车的也会习惯于坐公交车;坐公交车的,也习惯自己骑自行车。所以,消费者的出行方式没有被固定在某个细分的市场,即他们的出行选择方式并没有被行政强制。消费者是具有选择权的,出行市场的流动性还是比较高的。垄断的形成一定是来自行政阻力,而不是市场自由流动的市场,即使某一家公司在某一行业一家独大,也不会形成垄断。这个行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反而是其它有意进入该市场的公司的潜在机会,毕竟先发优势高,竞争者数量少,成功的几率也大。比如美国的轮胎市场曾经就是一家公司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该公司积极研发、带头降低利润,消费者受惠良多。所以一家独大的市场,只要具有流动性,就不会是垄断,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和虎视眈眈的竞争者,都会倒逼该企业采取一些符合市场进程的手段,去让市场受惠。法律、市场的入口有没有限制、行政审批是否畅通或者说是否存在,等等因素,才是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垄断的考量条件。例如,国家在出行市场非常火爆的情况下,推出了一些官方版的网约车出行软件。有的地方政府只允许这些软件接入本地区的的士,私家车、外地车,被统统拒之门外。这其实就是行政层面的准入限制。这种行政层面的准入限制,才会构成市场垄断。8月2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的专家认为商务部应该介入滴滴和优步的合并,并对该行业进行监管;还有的专家表示应该叫停双方的合并,防止市场出现垄断。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意见相当于建议行政力量介入市场,这相当于建议政府积极进行垄断,这样的建议如果实施,反而会大大增加垄断的可能性。《反垄断法》起源于西方,尽管受到了包括格林斯潘在内的一众大佬的反对,认为其只能是无知的大杂烩,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是很有市场的。因为这将保护一部分人、集团的利益,例如欧盟就经常用反垄断法来对大企业进行法律制裁,《反垄断法》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成为一种阴谋工具了。即使《反垄断法》需要不断修改、完善,甚至废除,但是也只能靠市场的行为来推动《反垄断法》的修正乃至废止,而不是按照《反垄断法》中的条规寻章摘句,来验证市场的合理性,验证市场是不是处于垄断,这种逻辑本身是不对的。其实,出行市场的烧钱行为,从商业层面而言,只是一种经营策略。即使到了后期,出行市场不烧钱了,这也是一种企业采取的对经营方向的调整行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这其实和商场搞优惠促销本质上是一样的。出行不可能一直烧钱,商场搞优惠也不可能一直优惠,商家总得有个成本预算在里面。所以市场回归到正常的成本水平,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遵循这样的逻辑,滴滴和优步的合并,也可以看作是市场回归到理性水平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和烧钱行为一样,是企业的经营方式在市场上的一种表现,仅此而已,和垄断一点关系都没有。抓住二者合并之后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不放、甚至将营业额考虑进来,这种论点自然也错的离谱。(文/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陈虎东)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593.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