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残酷真相 政府陷达康书记式“唯GDP论”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0-26  浏览:40  海淘动态

央视《焦点访谈》对农村电商进行连续三天的报导,对农村电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一定梳理,在三期节目中揭露农村电商的以下几个问题:1、现有电商平台的农村电商渠道主要将农村视为倾销渠道,农产品上行工作效果一般;2、现有农产品的种植加工流程未能标准化,在产能以及质量方面线上销售短板较为明显,如节目中报导的廖奶奶的咸鸭蛋产能远跟不上电商的发展;3、政府在农产品上行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一下行,风生水起;上行,热情不高在第一期节目中,记者走访了部分电商平台的农村服务站,如阿里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在节目中有较大露出,目前以村淘为代表的农村电商服务站仍然以代购为主要业务,农产品上行的比例不高。焦点访谈记者调查发现,服务站为了让农民掏出兜里的钱,可谓是不遗余力。但农产品并不能在淘宝网上顺利卖出去也成了一个最明显问题。福建长汀的钟燕海就是村级服务站合伙人,她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农民在网上代购,但说到帮农村卖农产品基本上不可能。目前,钟燕海月收入过万,其中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帮助周围村民从网上代购买淘宝货,每月代购商品高达几十万元。要实现更多的代购数额,就要让村民信任自己,为了招揽人气,很多当地服务站也是招数百出,有的还设置了牌桌和麻将桌。节目中还披露了另外一个事实:店家要在淘宝开店要面临全国同类店主的竞争,若要获得优质流量就必须要向平台购买流量。农村淘宝合伙人华茜现身说法称,在电商平台上随便搜索一种农产品,就会有成百上千家网店扑面而来,竞争激烈不说,还鱼龙混杂,想让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在网上脱颖而出很是不易。且不说成为金牌网店,就连获利生存都成问题。华茜表示,农产品本身利润就很小,花钱去做推广,连本钱都很难赚回来。农村淘宝显然在农产品上行和下行的平衡上出现了问题。言外之意,由于电商平台的高昂的流量成本,抬高了电商的准入门槛,稀释了村民们的电商从业动力。问题二差的不仅是农村商业环境在第二期节目中,高价收购无硫磺黄花菜的淘宝卖家对乡村的诚信大失所望:虽然以31元一斤的高价成本收购无硫磺黄花菜,但农户为卖相好看获得高收入仍然有用硫磺熏的现象,最后只能在仓库中进行销毁。这其实是农村商业环境的真实写照,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小农经营的弊端已经越发明显:有产品无品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依靠批发商收购,于是,在不考虑用户粘性、品牌意识时,农户很容易被眼前利益驱动,产生有损产品质量的行为。农村较差的商业环境,一方面使得农产品上行的货源存在一定质量风险,影响用户体验,而另一方面经营者很容易被短视的社会风气误导,采取极端手段来获得收益。某些经营者的某些行径,早已背离了创业的初衷,开始在货源方面做文章,夸大宣传,然后通过产地与标注不符等手段来获取利润。如此,必然会造成购买端对农产品电商的集体质疑,无信任又何来发展。做农村电商除了要有情怀,更重要的是不忘初心,这个很难。同时,酒香也怕巷子深,即使产品有优势,也要利用综合手段将其特点发挥出来,方能引得客户的青睐。这也许是农村电商遇到的最大挑战。相比于城市,农村在企业运营、市场营销方面存在天然弱势资本实力不足、营销手段欠缺、专业人才匮乏,使得产品供货慢、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尤其突出,距离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更有相当距离,于是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客户体验差。问题三政府的达康书记式思维明显在节目中也探讨了各级政府在农村电商中的定位问题:政府全力支持,要钱给钱要场地给场地,大包大揽提出一县一特或一镇一特口号,全力支持农产品上行。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当地从业者对电商运营程度不高,加之农村特殊的商业环境,很容易为绩效考核盲目的推出特色产品,造成特色馆的名存实亡。再者,一镇一特本就高估了农村的特产产出比例,何为特产,乃是本地特产全国最好或是只限本地产出,何来那么多的乡镇级特产?当以特产数量来衡量政府在电商中的成绩时,很容易陷入达康书记式的唯GDP论,而不顾当地真实情况。实际上,当地政府在项目上的投入并不少,在淘宝网和地方县级政府签署的合作协议里,焦点访谈记者看到,协议宗旨是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当地农资、特色农产品产业的电商化发展。合作的条件是,地方政府要为该电商平台免费提供了五年不少于一千平米的运营中心场所,每个村级站点不少于50平米,此外地方政府还要支付一笔不少的培训费、广告费。政府在农村电商中的形象更似保姆绝非家长,政府可以在行政审批、场地建设甚至税收等方面对农村电商进行一定扶持和帮助,但切不可以行政名义进行大跃进式的发展,这是得不偿失的。焦点访谈记者先后走访了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很多的农村淘宝平台与各县市合作的县级运营中心,在仓储区,每天早上都可以见到繁忙的工作场景,大量的外地邮包在这里分发装车,被运往各乡镇农村。而为了推广本地农特产品,每个县也都在运营中心设置了地方农特产品的O2O线下体验店,可这里却大都无人问津。此外,农村电商平台为获得政府支持,以开设特色馆来满足政府人员的绩效考核需求,却忽略了农村地区的真实状况,造成特色馆不特,雷同度较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特色馆的用户声誉,这也是政府主导特色馆沦为僵尸馆的重要原因。农村电商未来之路怎么走?要让农民具有持续的消费能力,从农村电商角度来说,就应该做到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的相对平衡。至于以后的农村电商之路要怎么走,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1、农村电商需多方联姻不管农村电商市场空间有多大,农村电商没有一个单独力量可以做得到,最少要包括政府、平台、电商和传统企业,没有这四者的协同是无法实现的。特别是在县域以下,如果没有政府搭建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其他电商是无法生存的。另外,农村电商的重头主要在销售端,如果没有龙头企业,没有合作社,没有家庭农场,没有普通的农民给你生产适合电商销售的产品,电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把短板拼接,让农村电商的发展之路越来越顺畅,亟需多方通力合作,主动施策,共同发展。2、线上线下要抱团取暖电商放在今天,一切皆有可能。现在出现一些新事情,打破了我们对传统电商的看法。现在消费者的消费水平高了,有鲜果谁还吃罐头?消费升级带来许多新的风口,如何看待目前农产品发展趋势,就必须关注到现在人的消费心理。目前新零售的方向在于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寻求成本端以及大数据的优势,通过商品运营的升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无论是传统业态还是新型业态,都有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未来必然是走向融合。将线上的交流互动、引流聚客、精准营销的优势和线下真实体验、品牌信誉、物流配送的优势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协同发展,是农村电商未来发展的大方向。3、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释放强劲活力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最大短板和痛点,正在实施的互联网+流通改革,有希望帮助农村地区补齐短板,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创新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运用财政扶持手段,通过PPP、产业基金等市场化模式鼓励和撬动更多民间资本投资,鼓励商贸、供销、邮政各方共享硬件设施和网络服务,加快农村物流体系网络建设。二是发展农村地区宽带网络,不断提升覆盖率,提高传输速率,加快农民普及,逐步缩小城乡间差距。三是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导、以政府政策性金融为辅助、以民间信用为补充的多样并存、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造血功能。四是整合物流信息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运用先进的信息、仓储、冷链等技术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以电子商务交易为中心的实时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培养高素质的物流配送人员,形成一整套科学、高效的物流支撑体系。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加大对农村地区物流、信息、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人才培训及相关公共服务供给向农村延伸,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化规范体系,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225.9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