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自贸片区:创新“点睛”改革发展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9-05  浏览:140  海淘指南

坚持制度创新,突出对台特色,对接“一带一路”,挂牌半年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解放思想,敢闯敢试,以“ 立足厦门,面向国际”的视野和气魄,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和厦门特色的自贸试验区新模式,同时,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示范区,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先行区和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
据统计,截至目前,厦门片区45项重点试验任务已经实施30项,17项市自主创新项目已实施12项,在改革试验中形成的创新举措有13项全国首创。挂牌以来,新设企业3596家,注册资本721.8亿元。目前,厦门自贸片区内已有企业累计9679家、注册资本1252.8亿元。
在日前召开的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王蒙徽表示,厦门推进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要做好“回头看”工作,发现优势和不足,着力在产业集聚上做大增量,在制度创新上打造亮点,在产业转型上加快步伐,在为民惠民上提高实效,不断拓展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新局面。
1、制度创新新高地
13项举措属全国首创
10月1日开始,“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实施,意味着这个从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走出来”的创新做法,正式走向全国。
“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在全国率先实施在营业执照上加载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质监、税务部门不再另行赋码和发证。这样看似简单的“合并”,却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企业设立申报材料从35份减少至1张表格;办事时限从29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节省办事成本,实行零收费,申请人后续办事更加便利。”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9月底,全省共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50381份。
揭牌半年来,厦门片区在制度创新方面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经国际著名评估咨询机构评估,福建自贸试验区86项创新举措,厦门有35项,其中属全国首创有13项。
“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作为厦门片区制度创新的又一典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为提升厦门自贸片区的营商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平台已运行48个服务项目,直接服务的口岸生产运营、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和中介服务企业3700多家,间接服务的外贸企业1.5万多家,日单证处理量3万多票。在通关方面,该平台的出现使得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4个小时减至5-10分钟,船舶检验检疫申报时间由50分钟缩短为5分钟。
除此之外,厦门片区还创新开发进出境邮件通关辅助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实现厦门关区进出境邮件信息化移动式通关;建立一体化监管制度促进飞机及零部件维修业务的发展;试行分送集报货物“集中申报、分段担保”模式;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备案管理”的管理模式,外商投资办理时间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推动着厦门自贸片区成为厦门制度创新的新高地。
2、经济发展新引擎
新业态带动转型升级
如今,在厦门片区内,“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等新型商业业态正在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自贸试验区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国外的产品通过保税形式在厦门进行实体展示,消费者不仅可以直接在店内买单,也可以现场扫二维码从线上购买。得益于自贸试验区赋予的区内保税展示及区外O2O体验销售融合,这种便捷的购物体验,开创了跨境电商发展新模式。
去年,厦门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完成投入运营,今年7月,厦门跨境电商直购进口上线运行,目前在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注册备案的直购模式企业已达13家,包括“海淘优品”、“阳光海淘”和“跨境网”等多家电商企业已与海关等监管部门实现联网。
跨境电商领衔,厦门自贸片区内正兴起一批新业态,成为厦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以融资租赁为例,继去年全国第三个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以来,今年前9个月,厦门共引进了14架飞机,境外融资9.89亿美元。引进了鑫桥、三安信达、马来西亚睿坤等国内外知名融资租赁公司入驻,推动了厦门金圆融资租赁等企业取得资质开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贸易“三合一”混业经营业务。此外,厦门片区还将积极通过金融创新,拓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目前,已设立了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国家版权交易中心等6家交易场所;君龙人寿等公司开展跨境人民币保单再保险分入分出业务探索等,通过险种创新服务自贸试验区发展。
在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方面,共有24个项目,展示总面积33万平方米,其中已经开业的项目有10个。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自贸时代广场、闽台中心渔港等项目及平台建设, 策划推进自贸创新园、海峡文创园等重点功能性项目和平台培育,搭建产业发展大平台。
3、对外开放新窗口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纳税人登录网上申领发票系统填写信息后,税务机关管理人员根据申领信息进行发票发售,并把纸质发票打包交给物流公司在48小时内配送到纳税人手里。
足不出户即可取得纸质税控发票,这是厦门片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的税控发票网上申领服务。该项服务自5月14日成功上线运行以来,截止9月底,已有1259户纳税人通过网上和手机申领税控发票超过93.21万份。
作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厦门自贸片区主动对接国际标准,推动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从构建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努力打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
上个月,厦门片区成立了由两岸知识产权领域知名人士组成的两岸知识产权智库。出台片区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办法,帮助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评议手段研判产业技术趋势、预测产业市场与创新发展空间。此外,厦门片区还主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等25项任务、目标要求。同时,积极从设立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际商事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自贸试验区司法服务专窗等方面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
如今,每周一列的厦蓉欧班列和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已经成为了厦门片区实现“海丝”与“陆丝”的无缝对接,拓展区域合作空间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桥梁”。通过这一通道,“厦门造”、“福建造”产品从厦门片区抵达欧洲、中亚的时间和成本相较传统铁路均有降低。这些优势也带动了国内多个省份客商前来接洽合作,不少台湾企业也正在接洽台货经班列赴欧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片区还创新“走出去”服务方式,设立由政府牵头,国家丝路基金、中央外经贸专项资金、市财政等公共资金发起的政策性境外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并以基金为核心,延伸聚集法律、财税、金融、风险防控等境外投资专业服务力量,构建境外投资“一站式服务平台”。
4、对台交流新平台
担当两岸合作先行者
10月15日下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正式授予厦门两岸创新创业创客基地“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的牌匾,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为基地揭牌。这意味着,该青年创业基地正式升格为“国家级”。
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是大陆第一个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的青创基地,允许台湾青年创业者以个体工商户身份,无需外资备案进驻基地,可以叠加享受国家、省、市、区关于鼓励两岸青年创业的各种政策,因此受到两岸创业青年,尤其是台湾创业青年的热捧。截至目前,这个创业基地已有46家企业完成注册,34家进驻办公,其中台资(含合资)企业就有24家,占比超过70%。
以两岸经贸合作为核心,占据独特对台区位优势的厦门片区,在自贸时代同样担当起两岸交流先行者的角色。
依托自贸试验区的优势,厦门片区创新两岸贸易监管服务制度,在全国首创的“社会认证、官方采信”金门高粱酒检验模式的基础上,实施了“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的两岸进口商品检验模式。已有120种台湾商品加入该计划,比“大三通”模式节省 2-3天时间。
在促进两岸往来便利方面,厦台海运快件常态化运作,开通“厦门—基隆—台北”进出口业务,厦金台货进口航线每周由2个航次增至5个,形成每周五班运力。厦门片区还率先推出对台招商联盟合作机制,由台湾安侯建业(毕马威)设立的台企快车服务中心、台湾新创产业和原集团设立的两岸产业搭桥中心入驻厦门片区,为台企投资入驻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通过台企快车服务已引进项目7个,投资960万元,在谈项目30个。同时,厦门片区积极试点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等业务,推动两岸跨境投融资合作。金圆融资租赁公司发放福建自贸试验区首笔3200万的跨境人民币贷款,为全国自贸实验区租赁领域跨境融资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14.9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