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生鲜电商与传统生鲜企业合作是好选择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0-23 浏览:24 海淘人物
摘要: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品途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生鲜电商与传统生鲜企业合作或许是一条出路,纯电商平台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用户的购物需求和购物习惯,全渠道是互联网环境下电商模式升级的必然结果,传统生鲜企业的互联网转型需求越来越高;而生鲜电商与传统企业合作可迅速补足线下短板。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服务业快速增长 文化与健康产业成蓝海》迷之危机6月底、7月初,又一家生鲜电商网站瘫痪的新闻不绝于耳,它叫许鲜。北京商报的消息显示,许鲜北京站的多个配送点显示装修中的字样,客服一直无人接通,该报记者还通过电话与许鲜CEO徐晗联系,徐称一直在开会。但到了7月3日,徐晗回应了另一个自媒体雷网触帝,称许鲜内部进行业务调整,属于正常业务调整。公开资料显示,许鲜自2014年创办于北大,后从学校走向社会,其模式为水果O2O消费者通过许鲜app订购水果,预先付款,第二天自己选择就近的配送点取货,这表明许鲜从一开始创立就刻意回避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且由于有预付费模式,在现金流上不至于紧张。目前为止,许鲜在公开媒体中的宣传中表明,其布局城市有北京、上海、武汉和杭州四个城市,共计300家直营店,注册用户超过200万,易观国际2016年6月的生鲜APP中,许鲜的活跃用户排名第6。按照原计划,许鲜在2017年拓展会超过2000家门店。但记者顺藤摸瓜发现,自2016年下半年起,就有不少网友通过各社交平台反映许鲜存在的问题:2016年8月3日,一个网名叫张晓峰的许鲜上海门店员工发帖称,许鲜拖欠五个人工资,找各种借口不发,最搞笑的是门店空调电费用得多了,找各种借口让区域店长自掏腰包(这样的公司是有多穷啊。)2016年8月16日,L逗逗2121爆料:许鲜早就想退出武汉市,一放暑假就让武汉许鲜店员签离职单,还美其名曰暑假后向来就可以直接上班,结果呢?那么多员工被迫离职……2016年12月13日,一篇名为《再见,夏雨亭的许鲜》记叙了许鲜华东师大夏雨亭门店骤然关停事件,其表现与北京门店的关停一模一样:首先是APP或者网站买不到水果,其次是所有的门店都显示装修。但此后,夏雨亭的许鲜再也没有回到同学们的生活中。2017年7月3日,武汉工程大学吧里的帖子表明,多数位于学校周边的许鲜自提门店呈现装修状态。种种迹象表明,许鲜北京诸多门店的装修,将重复着他在其它城市相似的危机。跌倒的教训自2016年起,生鲜电商领域屡有噩耗传出,像美味七七、青年菜君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从2016年到2017年期间,国内一共有14家生鲜电商倒闭。许鲜算是2017年第一家被曝出有危机的生鲜电商。这个领域的赢利仅有1%已为行业共识,因此,资本的支持尤为重要,但许鲜公开的融资新闻仅有两条:一条发生在2014年9月,数百万天使轮融资;另一条则为2015年,获得A轮融资。此后便再无融资消息。一位知情人士向品途商业评论分析,如果许鲜一直专注于做校园市场,或许还能活下去,他同时透露,许鲜铺设的自提店成本很高,还要算上员工的固定开支等,许鲜北京店的销售量一直很低,每天的单量在100但以下,平均客单价在25元以下。而以太资本曾经计算过,一家生鲜电商的客单价在45~75元左右才有盈利的可能。这样的收支,让许鲜在北京市场有入不敷出的表现在所难免。许鲜的宣传为直采6小时送达,但在北京这个市场,其生产地直采的比例很低,在新京报的一次调查中,许鲜的水果大部分从北京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新发地进货。虽然O2O订货的方式能减少中间渠道,给购买者更为优惠的价格,但水果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选品的人,这种控制力远远低于有原产地直采的运作方式。在北大的未名湖论坛上,有人因为无法忍受许鲜水果质量,建立了一个名叫抵制许鲜,抵制垃圾水果的帖子,时间为2016年3月,其中内容就反应了在许鲜上买到过期水果,其表现不仅是水果的水分少,还有些已经变质。无独有偶,在百度贴吧上也有类似举报贴。足以说明,许鲜由于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有限,导致水果的品控能力失控,直到引起用户体验差的恶性循环。多点的创始人刘江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生鲜电商难以啃的原因在于,平台做了99%的努力,但就差1%的功夫,都会引发用户差评。生鲜电商该怎么玩?生鲜电商出了名的难啃,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引发众多项目产生的根源。BCG《中国生鲜消费趋势报告:新时代生鲜电商制胜之道》中预测,凭借着需求的拉动,到2020年,线上消费占生鲜总消费的比例蒋聪目前的7%增长到15%。这意味着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470亿人民币。另据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的报告,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2018年有望超过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尼尔森2015年发布的《中国生鲜电商白皮书》中指出,中国的生鲜电商还是一块未经有效开垦的处女地,中国的生鲜电商渗透率仅1~2%。目前,生鲜电商形成了平台电商(天猫、京东)、垂直电商(天天果园、本来生活、易果生鲜、每日优鲜、中粮我买网等)以及其它中小电商并存的行业格局。但记者日前接触到某知名电商平台生鲜电商的VP时,对方也表示其未见盈利。大平台尚且如此,对于被巨大市场规模吸引到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们也活得异常艰难。一位资深生鲜人士算过一笔账:生鲜电商的仓储物流一般占整体价格的10%;人工成本占10%,用于市场推广的用户补贴占到10%;货物损耗占到5%~10%,这些损耗与实体的水果批发才有10%到20%的毛利形成鲜明对比,注定生鲜电商是一个投入是个巨大的无底洞。电商咨询师李成东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与传统电商相比,生鲜电商的获客成本与流量成本更高,需要大量资本补贴烧钱,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缺少经验与资金,很容易半途而废。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则认为,生鲜电商与传统生鲜企业合作或许是一条出路,纯电商平台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用户的购物需求和购物习惯,全渠道是互联网环境下电商模式升级的必然结果,传统生鲜企业的互联网转型需求越来越高;而生鲜电商与传统企业合作可迅速补足线下短板。最后一种观点认为,生鲜电商是新零售的试验场,未来代表生鲜的新零售核心是什么?零售技术、供应链和移动互联网,年初,一米鲜的创始人焦岳向记者总结。生鲜电商专家野地里的辛巴则认为生鲜电商的线上线下结合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体验,让水果蔬菜眼见为实;二是锁定目标客户,解决最后一公里仓配;三是保证商品的新鲜和美味。尽管专家们都在把脉这个行业,但生鲜电商的渗透率以及这个领域的行业独角兽尚未出现,都让该领域出现诸多前仆后继的实验者,也需要创业者们真刀真枪地打拼,才会看到结果。现实很残忍,生鲜电商很凶猛。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