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资本是生鲜电商迅速发展的关键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0-23 浏览:33 海淘人物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报》采访时表示,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电商平台寻求细分市场与资本助力是生鲜电商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资本助力是生鲜电商迅速发展的关键。在互联网+的风口下,凭借低价格、强资本,电商一度是创业者最热衷的领域,是资本最热衷的宠儿。但是,随着泡沫逐渐褪去,抗风险能力低,烧钱速度快,客流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凸显,使得电商企业开始由初期的狂奔,变得步履蹒跚,甚至跌倒在前往成功的路上。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生鲜电商陷困局:跑赢规模败在模式》从产业风口到“死亡之地”生鲜平台7年坎坷之路当生鲜电商“跑”得越来越快时,依靠现有的盈利模式想要生存却显得愈发艰难。从2010年到2017年,7年的打拼让生鲜市场规模高达1500亿元以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市场用户渗透率却只有4%。骄阳似火的6月,却难以阻挡生鲜电商的“寒冬”。日前,多家媒体报道称,生鲜平台许鲜从6月28日开始就无法正常使用系统。许鲜APP、PC端、微信、商城系统处于瘫痪状态,许鲜在北京市、廊坊市、杭州市、武汉市所有的提货点均为“装修”中。对于许鲜的系统瘫痪,当前业内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许鲜的供应链出现了问题,难以支撑其当前的业务发展。另一种认为,许鲜融资出现了问题。不过,记者注意到,曾有资料显示,许鲜曾经在2014年9月份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2015年获得数千万元A轮eon工资。据了解,许鲜是一家鲜果O2O经营平台,用户通过提前预定,可于次日到店提取新鲜水果、当日生产的鲜食或等待配送上门。许鲜发展不到两年,已在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四个城市,拥有超过300家直营及联营门店,注册用户已超过200万。面临系统瘫痪的问题,或许不会让许鲜陷入“倒闭”传言的漩涡之中,但如何降低成本,实现盈利则是众多“许鲜”们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资本“输血”助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加注重口感与养生,购买物美价廉的新鲜水果正逐渐成为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因此,一大批生鲜电商平台在资本的助力下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提供的数据,2011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仅为10.5亿元,到2012年增至40.5亿元,同比增长286%,到2013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为130.2亿元,同比增长221%,2014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为260亿元,同比增长100%,2015年市场规模为560亿元,同比增长115%。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三年里,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仍将较快发展,到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通过这组数据不难看出,生鲜电商平台年均增速超过100%,近几年的发展有着较强的动力。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电商平台寻求细分市场与资本助力是生鲜电商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资本助力是生鲜电商迅速发展的关键。有相关文章分析称,一方面,生鲜产品购买频次大,消费者购买生鲜商品的频次至少是其它商品类别的2倍。因此,当一个消费者将资金的生鲜需求交给一个点上平台的时候,通过这个频次支撑,就能扩大品类,对其他品类的电商产生部分冲击。另一方面,生鲜电商的毛利很高,海鲜毛利50%以上,普通水果约为20%,冻肉20%-30%。相比之下,传统渠道的毛利要低很多,最高水平的永辉超市[股评]的生鲜产品平均毛利率也仅为12%-13%。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当前的生鲜电商市场形成了三大阵营竞相追逐市场的局面。一类阵营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大电商平台生鲜频道,二类阵营是以本来生活网、沱沱工社、我买网、天天果园等为代表的垂直生鲜电商平台,三类则是传统超市O2O生鲜电商,例如永辉等超市。有业内人士认为,生鲜作为电商市场中的另一片蓝海,高回头率、客户黏性、高毛利等特点也一直吸引着各路资本的角逐。“哀鸿遍野”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从2010年到2017年,7年的打拼让生鲜市场规模高达1500亿元以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市场用户渗透率却只有4%。冻品在线CEO林志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独家采访时表示,生鲜电商市场渗透率在4%其实也很正常,生鲜这一领域目前还处于一个高度分散状态,并没有形成寡头市场,无论是京东、天猫、阿里等生鲜频道所占据整个市场份额都不是太大。林志勇告诉记者,当前的生鲜电商平台正处于“百花齐放”和“群雄争霸”的状态,做过生鲜行业的都清楚,生鲜领域还是比较难做的,所以目前生鲜电商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平台。根据记者统计,自2010年开始,鲜品会、美味七七、花样生活、正源食派果蔬帮、每日鲜、一米鲜、许鲜、壹桌网等生鲜电商平台纷纷涌现。然而,一些生鲜电商平台难以经受住市场考验早已“折戟沉沙”或仍在坚守艰难的度日。日前,记者在北京化工大学东门附近看到,许鲜提货点早已关闭,只剩下一块招牌还悬挂在门头上。隔壁一位商户告诉记者,这个提货点早就关门了,平时到门店取货的人感觉挺少的,这附近的房子租金都很高,他们如果盈利不可能刚开没多久就关闭了。位于青年沟路提货点的店主曾对媒体记者表示,许鲜的订单数量非常不稳定,送来的水果有时候一箱或者两箱,有时候连着两三天都没有订单。通过记者的实地采访以及媒体所报道的情况来看,许鲜的经营状况似乎并不如意。有媒体还报道称,2016年前后,许鲜大面积关闭自建的提货点,目前市面上已经难见到许鲜自建门店。去年8月,位于石景山区银河南街的许鲜自提门店关店,门店的LOGO也已经被撤掉,关店前自己经常去许鲜购买水果,关店后就基本不再关顾。同样,一家许鲜提货点的店主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家门店的隔壁就是许鲜的自建门店,去年许鲜撤租,自己的烟酒超市才开始与许鲜合作,不过合作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增加人气,毕竟每天的订单最多也不超过10单,指着这些订单挣钱实在太难了。事实上,生鲜电商频频出现撤店以及身处危机的不仅仅只有许鲜一家。例如美味七七,这个顶着亚马逊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的生鲜电商曾经在2015年被国内媒体评选为生鲜电商排行榜第八位,但依然熬不过资金链断裂而最终倒下。另据媒体报道称,在一些高档小区,每日鲜网曾斥巨资投放的“电子菜箱”已不见踪影,董事长吴限也表示,每日鲜虽还保有线上平台,但是线下业务已经停了一年多。被誉为重庆生鲜电商第一平台的田园优选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据记者登录其网站发现,虽有数百种产品在线销售,但购买者屈指可数。总经理杨代超说,平台正在调整生机,目前已经亏损几百万元,生鲜电商曾发展得如火如荼,如今却多是举步维艰。曹磊表示,在互联网+的风口下,凭借低价格、强资本,电商一度是创业者最热衷的领域,是资本最热衷的宠儿。但是,随着泡沫逐渐褪去,抗风险能力低,烧钱速度快,客流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凸显,使得电商企业开始由初期的狂奔,变得步履蹒跚,甚至跌倒在前往成功的路上。也有业内观察者认为,生鲜电商平台目前普遍面临订单少、复购率低的问题。生鲜产品具有多样性,标准化程度低,消费者的评价有较强的主观性,极易无法满足心理期待而放弃二次购买。供应链、基础设施无建树“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繁华褪去,生鲜电商庞大的“泡沫”也正在被市场无情地挤破。不论是地方生鲜平台,还是全国性的生鲜平台,倒闭、亏损似乎也是常态。据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95%亏损或巨额亏损。其中,顺丰嘿客、爱鲜蜂、天天果园等风靡一时的平台相继关店。从资本输血的“超级盛宴”到盈利难,这一弊端也成为生鲜电商难以回避的问题。稍早之前,果乐乐创始人陈功伟曾在某活动中演讲了题为《阵痛后的生鲜电商破局之路》中曾表示,2014年底到2015年,我开始做了生鲜行业,当时许鲜、每日优鲜等一堆“鲜”字非常疯狂。我只说个数据,美团花了五年时间做到150万单,而后来诞生的一米鲜、每日优鲜花了三个月做了十万单,而拼好货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做到了150万单,但这些都没有被证明是赚钱的。据陈功伟表示,面对线上仓储、打包、配送等流程,线下房租、人工、用户不断减少,生鲜电商们面对的困境其实是一样的,如何开源节流,提供更多更适合消费者的商品,才是破局的关键。“当前阻碍生鲜电商盈利的最大两个关键问题是供应链与基础设施。”林志勇告诉记者,在供应链方面,生鲜的源头处于高度分散,因此,整合的难度以及标准化难度都非常高,在这方面,对生鲜电商来说面临不小的挑战。在基础设施方面,林志勇说,包括仓储配套体系(冷藏、冷冻、包装等)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都不完善。另外,在物流配送、推广、引流、流量等方面的成本也相对比较高,所以说生鲜电商平台盈利的几乎没有,即使有盈利,也是寥寥无几。对于生鲜电商所面临的多重困境,有多位业内观察者建议,各企业应避免各自为战,可合作建设公共物流体系,破解物流难题。生鲜电商企业应建立一个公共服务体系,消除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促进平台、政府和种植户形成联盟,实现融合发展。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