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到生态再到模式 电商行业迎来新转折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30 浏览:26 海淘动态
刚刚过去的24小时,国内消费者们度过了一场狂欢的购物盛宴。在无数人买买买的同时,京东和苏宁旗下的LOL战队也在LPL夏季赛中厮杀。这场LPL史上首次电商战队对决,最终以苏宁战队SNG击败京东JDG拿下比赛告终。2017年互联网零售领域的第一次高潮正式落下了帷幕,经历了无数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与面红耳赤的对弈后,苏宁和京东这两个零售行业老对手却以这种方式结束了年中大促。从电商到电竞,两个不同战场的PK,不仅象征着苏宁与京东长期对决的关系,更体现了双方模式的差异性,谁最终能执零售行业牛耳?值得分析与探讨!站队与离场零售平台与供应商的博弈与合作对于零售平台而言,满足客户需求、提供更多福利、提升服务质量已经成为能够更好的吸引并沉淀用户的不二法门。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则与丰富的品类、充足的库存,以及价格的优势息息相关。基于此,怎样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尽可能吸引上游供应商入驻至关重要。为更好的吸引供应商,苏宁秉承开放与输出的态度,通过供应链融合,搭建统一的系统,解决上下游供应链之间存在的各种缺陷,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库存水平,缩短供货周期,增加企业利润。据苏宁财报显示,苏宁库存周期仅为36.75天,而企业更关心的付款周期仅为30.59天。年中大促期间,格力电器、飞利浦、美的、TCL、海尔、苏泊尔、科沃斯、方太等数百家品牌商站队苏宁易购,为苏宁年中大促冲刺。在吸引上游供应商,京东同样也做出了大量尝试。据京东最新财报显示,京东当前正在试图缩短长达60天的账期,目的只为吸引供应商。除此之外,京东宣布提供物流、资金、技术等支持,给予供应商大量的福利。然而,由于京东需要兼顾自营与第三方商家业务,势必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根据京东Q1财报数据显示,京东有刻意压制第三方商家发展势头嫌疑,这是资源向自营业务迁移的体现。6月18日年中大促期间,京东封杀裂帛旗舰店,裂帛创始人称,6月17日京东将裂帛放入会场并施加由商家承担的3.8折优惠券,裂帛无法承受超卖及不同价损失,无奈之下被迫关店。消费升级背景下,平台间的较量已经进入品质和服务竞争时代。类似于年中大促这些重大节日,已经不单单是平台间的较量,上下游供应链的参与尤为重要。构建起全新的互联网零售生态,和上游企业共同研究商品和用户需求、提升供应链效率成为必然。苏宁身体力行,通过开放供应链优势,为合作伙伴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更实在的利益。而在年中大促前标榜开放、共赢的京东,却是浅尝辄止。开放趋势下物流模式的差异化发展对于零售行业来说,物流成为供应链重要一环,而靠寡头提供整个链条服务或者解决全行业服务的可能性较低的。在此背景下,物流开放大势所趋。长期以来低调发展的苏宁易购,在物流领域也有长足的优势。当前,苏宁已经拥有47个大型物流基地和465个城市运转中心,全国区域覆盖率97%,仓储总面积达600万平方米,并已全部面向第三方企业开放。当前,苏宁已围绕苏宁易购、苏宁智慧门店、苏宁云店、大数据、物流仓储等多元化场景,成为目前国内零售+物流场景融合最为完善的物流体系。而早先被刘强东不断标榜的京东自建物流,年初突然一反常态的进行独立,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面向社会开放。而能否实现计划五年之内年收入超过千亿规模的浮夸目标却任重道远。根据京东财报统计,整个2016财年,京东物流配送员工数量仅6万人,远低于其他物流企业,共配送15.93亿单,履约总成本210亿,平均每单13.2元,高于物流行业平均水平。为达到千亿规模的目标,亟待吸引更多第三方商家来充实平台GMV,但单价高于行业水平,物流的能力又不能满足第三方商家。在互联网与实体的高度融合的当下,零售行业正在加速进入一个转型的关键期,是零售+物流场景融合的苏宁物流,还是单价高于行业水平,物流的能力有待提升的京东物流能够获得第三方商家的青睐,值得关注。可以肯定的是,谁能处理物流、平台渠道、供应商的关系,谁便能成为推进产业链融合的关键所在。电商大战下金融业务助阵博弈今年的年中大促,与往年有所不同。在今年的618年中大促战场上,传来了一丝金融的硝烟味。年中大促期间,京东为用户提供了卡支付、白条支付、小金库支付的多种支付方式,还有白条免息、支付立减、满减返券等活动吸引用户使用。据京东金融提供的数据显示,在6月18日当天前10个小时里,京东支付交易额同比增长240%。号称仅6小时白条交易额超去年618全天;仅9小时京东支付交易额超去年618全天。然而,光鲜数据的背后却暴露了京东金融一个最大的短板京东金融过度依赖于京东来创造收入。(而京东金融近年来的大幅度亏损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最终被拆分,用以美化财报。)值得注意的是,拆分出去的京东金融如果5年内不能以930亿人民币的估值上市,那么京东金融的第一轮投资者将有权要求京东赎回股权并支付利息,这无疑是一个早早埋下的巨大隐患。而在金融业务上,苏宁确实底气十足。拥有近4000家门店、31家门店(直营店),10家游乐场,2.8亿零售体系会员的苏宁,能够更好的使得金融业务落地,而并非京东金融一样仅依靠京东平台。此外,供应链上的数万家供应商和平台商户,都是苏宁金融体系的基础客户。6月16日,苏宁银行的正式开业,更是使得苏宁金融发展拥有了无限的可能。郁金香泡沫京东与砥砺向前的苏宁作为互联网明星式的人物,刘强东擅长制造话题,发布夸大的言论。不幸的是,这一特点也在京东这家公司蔓延开来。比如618当日,发布浮夸营收数据的京东,便长期以中国亚马逊自居,在剥离金融等亏损业务后的京东,近期财报实现了盈利。于是愈发浮夸起来,号称估值600亿美金。这一数据在国际上受到了质疑。在毕盛资管近期针对京东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其作者毕盛资产管理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Wong Kok Hoi直接公开对京东当前运营情况提出了异议,认为其已接近600亿美元的市值如同17世纪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一样,随时在面临着被戳破的风险。事实上,2014年5月上市以来,京东仍然是直营模式为主(2016年,占了91.4%的收入)。在它的直营业务中,76%的收入仍然来自低利润率的3C、家电产品。这一品类的线上渗透率已经达到40%,预期将开始放缓。而其引以为荣的自营物流业务因为连续亏损而被剥离,而金融业务更是面临盈利点单一的困境。可以说,京东生态毫无优势可言,非常容易被竞争对手取代。与京东最大的不同是,长年以来的竞争对手苏宁拥有双线融合发展的优势,包括散布在全国范围内各种类型的4000多家门店、10家游乐场,以及苏宁易购、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当前,苏宁已形成零售、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六大产业板块。依托旗下产业板块融合互补,苏宁发挥线上线下O2O融合优势,进而降低成本,扩大零售规模。而文创、体育的融合,在年轻用户群体有广泛的市场,并沉淀优质用户,助力生态内其他业务发展。2017年,张近东提出智慧零售概念,苏宁聚焦供应链、渠道、服务三大优势,在年中大促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说,苏宁构建生态强化产业的背后,吸引足够多的、各式各样的用户,共同达到良性的生态效应。对于零售行业而言,砥砺向前的苏宁与浮夸数据后的京东正是两个不同模式的极端,无论从电商领域到如今的电竞领域,两位长期的对手在对决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零售行业的发展。未来,苏宁与京东还会上演哪些对决,也是值得期待。
下一页:
分析:做电商,需要懂点消费心理学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