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洗牌在即,大批外贸代理公司难渡寒冬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6-26 浏览:180 海淘动态
外贸代理公司曾是外贸行业风靡一时的代言词,众多外贸中小企业对其趋之若鹜,因为它为外贸企业提供了通关、退税、外汇、物流、融资等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让企业能够安心于生产环节,提高产品质量。然而,由于各项配套政策的滞后或限制、产品竞争力的减弱以及融资窗口的收紧,近年来,传统外贸代理行业正在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势在必行的行业洗牌。
寒冬已至随着进出口权的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生产企业具备了进出口自营能力。这让原本以提供外贸一条龙服务为骄傲的外贸代理公司不寒而栗。“我们能做的生产企业都能做,甚至比我们做的还要好,还要我们干什么?”进出口权的获得不再有任何准入壁垒,这是很多代理公司担心的问题。
此外,近年来海关、税务等部门在内的进出口环节等不断简化、优化,进出口环境日益得到改善。传统外贸代理公司在通关、结汇、退税等方面秉持的优势早已不见踪迹。
代理公司对此普遍有着深切的感受,“生意愈发难做,寒冬来了。”
利空重袭然而,寒冬才刚刚开始。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利空因素,才是真正的“西伯利亚寒流”。
随着近年海关出台的“国门利剑”等一系列行动,出口货品改为稽查率和稽查数量不断攀升,与之而来的,一方面是各类走私违法活动得到有效打击,另一方面,代理公司的通关压力也在不断激增。
一位代理公司负责人对此做了一个比喻,“以前100件货中可能有3件被查,现在抽检的几率增长了2、3倍。”
对于代理正规产品的代理公司来说,加强稽查无疑降低了报关效率,造成客户流失;而对于代理违规货品的代理公司来说,不管出于有心还是无意,一旦被查出异常,面临的不仅是产品被扣留,有的代理公司面临高达几千万的税款被扣,还要承担3-5倍的罚款,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法律风险。
国税总局方面,大力度打击出口骗税却让一些因此而“背黑锅”的正规代理公司叫苦不迭。
由于外贸综合服务公司的监管政策尚未出台,代理公司仍被相关部门按照出口企业监管,尽管很多代理公司为此成立了风控体系对上游企业进行审核,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各种问题的发生。按照一个中型代理公司一天出口申报的单子约2000单计算,一旦其中任何一家上游企业出现配票配货、货不对版、虚报价格、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都需要代理公司承担全部责任。
此外,政策的原因还导致企业对代理公司的信任不断流失。由于海关与税局之间存在信息屏障,进口企业进行增值税抵扣时,造成第三方恶意抵扣进口增值税的案件层出不穷,有的代理公司甚至每月被恶意抵扣近千万人民币。对于上游企业来说,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代理公司玩不转了。”
融资路断曾几何时,外贸代理公司还是各地银行眼中的香饽饽。
原因很简单。鼎盛时期的外贸代理公司因为在外贸通关、结汇等流程都拥有绝对的市场优势,银行愿意以相对较低的利息把资金授信给外贸代理公司,由其以此垫付上游企业的退税款。
而各地上游企业,尤其是没有能力向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也对代理公司的垫付能力津津乐道。仅以出口大户深圳地区为例,当地外贸企业正常退税往往需要3-5个月才能拿到退税款,而通过代理公司,企业只需要1周内就可拿到垫付的全款,用于生产经营。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比起充足的现金流,垫资产生的利息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时至今日,依靠垫资获利的代理公司发现,日子愈发难过了。
一方面,由于各项从紧稽查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正规代理公司成为了不良上游企业的替罪羔羊,这让银行对代理公司失去了兴趣。早在几年前,各地银行就逐渐收紧甚至关闭了对代理公司贷款的窗口。
资金链的断裂对于处于寒冬中的代理公司无疑是凛冽寒冬中致命的一击。
步履维艰的日子里,一大批传统代理公司的倒下在所难免,也许,也只有通过行业洗牌,实现抱团取暖,以此呼吁业态新规并提升产品竞争力,外贸代理行业才能获得重生。
寒冬已至随着进出口权的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生产企业具备了进出口自营能力。这让原本以提供外贸一条龙服务为骄傲的外贸代理公司不寒而栗。“我们能做的生产企业都能做,甚至比我们做的还要好,还要我们干什么?”进出口权的获得不再有任何准入壁垒,这是很多代理公司担心的问题。
此外,近年来海关、税务等部门在内的进出口环节等不断简化、优化,进出口环境日益得到改善。传统外贸代理公司在通关、结汇、退税等方面秉持的优势早已不见踪迹。
代理公司对此普遍有着深切的感受,“生意愈发难做,寒冬来了。”
利空重袭然而,寒冬才刚刚开始。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利空因素,才是真正的“西伯利亚寒流”。
随着近年海关出台的“国门利剑”等一系列行动,出口货品改为稽查率和稽查数量不断攀升,与之而来的,一方面是各类走私违法活动得到有效打击,另一方面,代理公司的通关压力也在不断激增。
一位代理公司负责人对此做了一个比喻,“以前100件货中可能有3件被查,现在抽检的几率增长了2、3倍。”
对于代理正规产品的代理公司来说,加强稽查无疑降低了报关效率,造成客户流失;而对于代理违规货品的代理公司来说,不管出于有心还是无意,一旦被查出异常,面临的不仅是产品被扣留,有的代理公司面临高达几千万的税款被扣,还要承担3-5倍的罚款,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法律风险。
国税总局方面,大力度打击出口骗税却让一些因此而“背黑锅”的正规代理公司叫苦不迭。
由于外贸综合服务公司的监管政策尚未出台,代理公司仍被相关部门按照出口企业监管,尽管很多代理公司为此成立了风控体系对上游企业进行审核,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各种问题的发生。按照一个中型代理公司一天出口申报的单子约2000单计算,一旦其中任何一家上游企业出现配票配货、货不对版、虚报价格、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都需要代理公司承担全部责任。
此外,政策的原因还导致企业对代理公司的信任不断流失。由于海关与税局之间存在信息屏障,进口企业进行增值税抵扣时,造成第三方恶意抵扣进口增值税的案件层出不穷,有的代理公司甚至每月被恶意抵扣近千万人民币。对于上游企业来说,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代理公司玩不转了。”
融资路断曾几何时,外贸代理公司还是各地银行眼中的香饽饽。
原因很简单。鼎盛时期的外贸代理公司因为在外贸通关、结汇等流程都拥有绝对的市场优势,银行愿意以相对较低的利息把资金授信给外贸代理公司,由其以此垫付上游企业的退税款。
而各地上游企业,尤其是没有能力向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也对代理公司的垫付能力津津乐道。仅以出口大户深圳地区为例,当地外贸企业正常退税往往需要3-5个月才能拿到退税款,而通过代理公司,企业只需要1周内就可拿到垫付的全款,用于生产经营。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比起充足的现金流,垫资产生的利息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时至今日,依靠垫资获利的代理公司发现,日子愈发难过了。
一方面,由于各项从紧稽查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正规代理公司成为了不良上游企业的替罪羔羊,这让银行对代理公司失去了兴趣。早在几年前,各地银行就逐渐收紧甚至关闭了对代理公司贷款的窗口。
资金链的断裂对于处于寒冬中的代理公司无疑是凛冽寒冬中致命的一击。
步履维艰的日子里,一大批传统代理公司的倒下在所难免,也许,也只有通过行业洗牌,实现抱团取暖,以此呼吁业态新规并提升产品竞争力,外贸代理行业才能获得重生。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