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事件”的网络传播研究与分析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0-12 浏览:94 海淘人物
今天keso分享了《中国经营报》记者李媛、李立、蔡放的深度报道《抵制家乐福中的新意见领袖传播路线》。诚如keso所言,“记者的这种调查,有价值。是因为每个互联网上的群体事件,一定有它自己的引爆路径,确实值得仔细分析”。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报道,发现记者在分析家乐福事件的传播过程,确实提出了真问题:1,抵制事件是如何产生的;2,抵制事件是如何传播的。但记者的答案显然错了——远远高估所谓“网络社区意见领袖”和mop网站在这两个阶段的作用。(这里,“网络社区”特指BBS论坛)。 一、家乐福事件的传播过程 先概述一下“家乐福事件”的传播。它非常清晰地呈现五个阶段: 一,酝酿,4月9日前后,法国站火炬传递结束当天,国内所有形式的媒体广泛、持续、高密度报道,尤其是对金晶的报道; 二,网络传播,这大约是从4月10号开始,国内主要论坛出现第一版“动员令”(第一版“动员令”的特点是只号召北京地区抵制家乐福);随后十来天,在QQ群、MSN红心和BBS论坛持续传播; 三,个人行动,4月13日,北京女艺人张萱在白石桥家乐福举牌抗议(即网上流传的白石桥mm); 四,手机传播,基本上从13号之后,很多人的手机上都收到朋友传的相关抵制信息; 五,群体事件,从18号开始,合肥、武汉、西安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到家乐福店抗议活动 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上述五个阶段全过程,自始至终都有传统媒体在进行持续、高强度、深度报道——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整合互动报道,才使得“家乐福事件”成为最近半个月社会热点事件。 二、家乐福事件的产生原因 关于家乐福事件的产生,在《抵》文中,记者按图索骥,追到“抵制贴”最开始发表论坛(mop)和发贴人(水婴)。这给人一个感觉,似乎家乐福事件能够产生,在于这些“意见领袖”在关键时刻做出关键作用。 记者的调查功夫值得敬佩。但是,网络热点事件其实有两类。第一类网络热点事件是基于“人”的。比如芙蓉姐姐、艳照门——在基于“人”的热点事件中,确实存在key man,存在记者所言“意见领袖”。比如芙蓉姐姐事件中的芙蓉姐姐;艳照门中的陈冠希和奇拿。第二类网络热点事件是基于“事”的。比如轰炸大使馆事件,911事件,以及这次的家乐福事件。 具体以家乐福事件来说。它的产生,绝非因为“水婴”的一个帖子。事实上,没有“水婴”,还会有火婴、土婴。。。家乐福产生的真正原因,在于国内几乎所有媒体形式,在传播几乎同样的一条信息:以法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在纵容zd,抵制圣火。这里,我说的是所有媒体:电视,电台,报纸,网络门户,网络论坛,QQ和msn。。。。。。我们处于一个媒体的时代,当所有媒体,高强度、高密度说着同一个声音;那么对群众来说——这就是“真理”。 群众是朴素的。当大家感到民族和国家受到侮辱时,每个人都本能地希望为民族和国家贡献一己之力。于是就有了行动。至于这个行动到底是“家乐福”,还是“lv”,只是一个或然事件;而行动本身,是一个必然事件。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家乐福事件之所以能产生,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所有媒体发出了“同一个声音”。 三、家乐福事件的网络传播特点:QQ群和MSN的力量 对于上网多年的老网民,类似家乐福事件,我见过好几次了;而且事件产生原因如上所述。只要“同一个声音”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还存在;那么过去,现在,将来也会不断出现这类事件。我毫不吃惊。都一拨拨的,就跟唱戏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60年代生人搞完了,70生人上;70生人搞完了,80生人上。现在是80后当主角而已,以后还会有90生人出场。近百年来,咱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大好的热血青年。 这次家乐福事件,真正有新意之处在于网络传播中,QQ群和msn成为关键工具,尤其是前者。“QQ群”完全可以说不是一个IM产品,而是“小社区”。在“QQ群”参与下,中文网络传播形态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门户网站和大型社区类似航空母舰,产生“主要内容”;中小型网站和博客类似护卫舰,产生“补充内容”;QQ群类似舰载飞机,他们“飞”出去,专门负责“传播内容”。 至于MSN,这次“红星爱中国”的行动能广泛传播,关键得益于前段时间MSN的慈善签名活动。那次活动是这次的“预演”,启蒙了多数msn用户使用签名来表达心情。否则,“红星爱中国”不可能会这么火。 四、“网络推手”和“意见领袖” 最后想借这篇博客,说说“网络推手”和“意见领袖”。很多人对网络事件不熟悉,有误解,以为真的有什么“网络推手”。但其实如上叙述,网络两类热点事件中,第一类基于“人”的热点事件中,存在策划的可能性,存在“网络推手”。但关键还是“人”本身是否具有话题。比如芙蓉姐姐,没策划也能火,有了策划火得更大而已。第二类基于“事”的热点事件,绝对没有“网络推手”,只有关键媒体。 至于“意见领袖”的情况差不多。当前中国存在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但不存在真正普遍范围的“意见领袖”。对于后者,除了CCTV和《人民日报》,谁又敢说自己是“意见领袖”呢? 作者介绍: 麦田:互联网知名博客。现为蚂蚁网创始人兼CEO。天津大学管理系毕业,12年IT行业经验,6年互联网经验;曾任博客网市场总监、互动总监、天涯社区总裁助理。
上一页:
河北省钢铁电商生态调查 观望者多于试水者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