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建农村电商体系 促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0-11  浏览:25  海淘人物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农村的市场格局正在悄然改变。2014年的“双十一”,对广东省清远市来说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这一天在天猫平台上清远鸡售出870万只,而清远鸡一年的产量为5000万只。作为清远名片之一,清远鸡产业率先尝到了清远发展农业电商的甜头。  作为广东省农业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清远从“双十一”奇迹中看准机遇,提出建设农业电商第一市。清远农村电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市覆盖,不仅打通了农村网购渠道,还开发了农产品(12.72, -0.63, -4.72%)上行渠道,将农业与电商结合,形成了“工业品进村,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渠道。  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近日在推动清远农村电商的相关会议上表示:“农村电商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新业态,它更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清远农村电商之路:一场球赛为清远农村带来“触网”机遇  实际上,2012年开始,“老乡见老乡,就得去当当”,“要想生活好,赶紧上淘宝”等广告语就已经在清远农村出现。但清远农村的真正“触网”还得从2014年阿里巴巴[微博]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微博]的一次偶然到访说起。  2014年9月,在观看过一场亚冠联赛后,马云顺道参观清远恒大足球训练基地,发现当地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适合发展农村电商,随即提议与清远市合作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网络。当年12月,清远市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全方位合作,成为广东省首个与阿里巴巴签订广泛合作协议的地级市,并成为全国第二个推广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农村电商计划的地级市。  有了阿里巴巴这个载体,清远农村电商发展驶入快车道。  由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清远发展农村电商最大的难点是物流。随着阿里巴巴推出“农村淘宝”项目,即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清远阳山县、清城区和佛冈县均成为清远第一批试点县区,用“五个一”,即一个村庄中心点、一条专用网线、一台电脑、一个超大屏幕、一帮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来建设服务中心。  清远市政府在此基础上,整合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农村电商服务点、乡镇邮政储蓄服务站、村镇群众活动室、基层农业合作社等资源,建立“小万达[微博]”式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以政府公共服务为引导,结合地方快递企业联合服务、农村快递合约议价、邮政农村节点服务等方式协调布局农村电商物流网,增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支撑能力,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农产品外销,清远市建立了农业电商供销体系,目前已初具规模。此外,建成的3个农业电商产业园吸纳了80多家当地大型农村合作社,农民可以直接对接供销社或村级服务站出售农产品,同时供销社也会在电商园区的配合下获得互联网买卖信息,组织农民标准化生产。  “通过农村电商的燃爆,引起了很多方面的注意,很多农村电商都知道了我们的农产品,也带动了清远本地电商的发展,聚集起了一些零散的电商企业。”清远市商务局副局长潘海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产品标准化、冷链配送:涉农电商需突破“硬伤”  清远市拥有众多优质的特色农产品,且邻近珠三角城市群,但在网上销售方面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发展农业电商面临着农产品标准化、冷链配送等问题。  2014年“双十一”清远鸡销售“奇迹”的幕后策划是广东清远清农电商有限公司(下称“清农电商”),一日销售近900万只鸡看似“大获全胜”,但这胜利来得着实不易,清农电商创始人、董事长姚远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农业电商要走上正轨必须解决两大难题:农产品品质问题和配送问题,特别是后者,以鸡肉为例,鸡肉的保鲜期很短,即使运用冷链运输,到达客户手里鸡肉也可能已经变味甚至变质了,差评率一度高达40%,清农电商曾为此亏了1000多万元。  姚远平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琢磨起如何弥补农产品保质保鲜期短以及冷链物流实效体验差、妥投率低等“硬伤”。清农电商聘请了5位工程师,研制的专利保鲜技术和保温箱,最大程度利用常温物流,减少对冷链物流的依赖,利用工业思维成功解决了配送问题。  此外,农产品品质是电商交易中消费者最关注的。清远鸡的饲养条件相对普通鸡要严格许多,清农电商想出“分阶段分地点”养鸡模式:小鸡被交给农户养殖130天后,再被接回公司的鸡舍,筛选掉一些发育不良的鸡后,再在26℃恒温里享受30天的“豪门生活”,由此养出的鸡在重量、肉质等方面都相当,保证了鸡蛋和鸡肉的品质。  在清远,像清农电商这样的涉农电商还有很多。为带动清远及周边地区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全面打造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2015年7月1日,由深圳市三栖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清远市稻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开始招商,至2015年8月13日止,已正式签约36家优秀电商企业及服务商入驻,其中涉农电商企业达到19家。一期入园企业预计年销售额约8000万元,其中涉农电商销售额约为3000万元,占比约为37.5%。  但由于清远市农村与农户都相对分散,难以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也缺乏大型农产品集散地,线上销售货源组织比较困难,导致不少涉农电商都面临组货难、产品品类单一、缺乏竞争力等共同的问题。  潘海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为解决这些问题,清远市将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成立合作社,组织大家一起种水果蔬菜,统一标准、技术,例如大规模种植连州菜心。通过这样的新型农村合作社来促进农业产业化,而且这些以产品为纽带的跨镇的合作社,直接对接电商企业。  例如,阳山县供销社为当地农户注册了公用品牌——阳农牌,符合要求的农产品都可以使用这个品牌进行销售。同时,供销社还建立了溯源体系,只要扫码就可以看到农产品的原产地。阳山县供销社主任陈伟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农民是很弱势的群体,通过建立新农村供销合作社,搭建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电商之间的桥梁,把农民团结在一起,可以做强做大农业。”  此外,土地承包整合也是清远突破农村电商“硬伤”的一条路径。在佛冈县石角镇大田村,村里人均拥有0.7亩地。过去,大多数村民以种植砂糖橘为生,约280户农户靠着230亩左右的土地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农综改后,全村213亩地经由每家每户集中到村里进行土地整合,再统一发包给了一家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种植,而这家企业支付给农民每年每亩1200块钱的地租。  这种模式既转移了不可预知的生产风险,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让农民增收,还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经营,进而更好地带动了农业电商发展。  交易总额超过50亿,带动青年人回乡创业  清远市农村电商已经在2015年全面铺开。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清远市在阿里巴巴网络零售平台的交易总额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51%。  发展农村电商以来,清远市的农民受益颇多。自从2014年“双十一”后,清远鸡收购价格上涨了15%,在电商市场打响了“清远鸡”的名声,更打开了清远农产品大步进军电商市场的大门。2015年上半年清远市通过“村级服务站”进行网购的交易额约1650万元,其中第二季度销售额约900万元,环比增长20%。  潘海涛介绍,在清远农村电商网络推广后,阳山淮山、蔬菜、阳山鸡、土猪肉、土鸡蛋等大批农副产品,电商平台上的价格比实体市场售价提高了16%,且供不应求。譬如,阳山冰鲜鸡最远卖到北京市,每斤售价50元,而阳山鸡活鸡每斤出货价仅30元,阳山淮山(山药)也从去年每斤2.7元卖到今年每斤6.8元。  此外,由农村电商衍生出来的创业项目与就业岗位吸引着青年回乡创业,清远200个村级服务站、5个运营中心创造直接就业岗位500个,农产品网销业务创造直接就业岗位350个,未来这些岗位会不断增加,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入驻清新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南方农业总裁李翔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他选择将产业从佛山延伸到清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希望把城市里面一部分青年人带回家乡来创业。  清远市商务局表示,现阶段建立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络以及农产品供销体系只是尝试,下一步清远市将深入探索农产品规模化网络销售与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开拓农村基层的就业创业渠道,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三农”事业发展不断奠定坚实的基础。(来源:《中国经济周刊》文/邹锡兰)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559.2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