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商务的优越性发展农村经济分析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23 浏览:34 海淘人物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农村经济势在必行。面对现代化新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竞争的加剧,农村电子商务突现出它的重要性,新农村建设要借助电子商务提供的平台,积极搜寻有效信息,扩宽销售渠道,在信息化充分实现的基础上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一、引言 农村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繁荣农村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生产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不能获得市场上有效的信息。 二、电子商务的时代必然性 电子商务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及国内商品交易的主要手段之一,国际上每年网上贸易交易额超过15万亿美元,在我国网上交易额也达到了400亿美元以上,并且随着各地区网络的不断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产生的贸易量正以迅猛的态势进行壮大,必将成为今后国际、国内贸易的新引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离不开电子商务的作用。所谓农村电子商务就是指围绕农村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而开展的一系列的电子化的交易和管理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等。它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从生产地到顾客手上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的全过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一致。 三、电子商务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 电子商务作为现阶段最先进的交易方式,它的存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力。 首先,电子商务活动让农民更加及时的获得市场信息。农民选择生产作物的对象主要依靠自身的经验和往年的销售情况,可以说农民从来没有根据市场行情发展趋势或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生产,这就决定了农民生产具有很高的风险性。然而电子商务的开展将会给农民以更多可靠的消息,农民在网上可以了解现阶段市场上对各种农作物的需求情况、价格趋势以及各种原料的相应性质,进而通过可靠的市场动态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怎样才能使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电子商务业务为农民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其次,电子商务可以更好的解决了我国农业中出现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单个农民作为生产的主题,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造成农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分散的独立生产者所生产的大宗农产品要汇集到城市中去,分销给众多的消费者,需要一套有组织的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但农户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单元,并不能支撑起日益庞大的农副产品市场的发展,单个用户和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即中介缺失而非市场缺失。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就会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将小农户与大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再次,电子商务活动有助于农产品的销售。目前农村最困难的就是“卖难”,农民生产出农产品,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生产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这就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通过电子商务,农民可以在网上公开出售自己的农产品,进而更多的采购商可以从网上获得农产品的信息,采购商和农民可以在网上进行讨价还价,在网上进行交易。 还有,电子商务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电子商务象征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不单是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式。农民可以从网上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生产,农民同样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农民同样可以享受电子商务的优越性。 同时电子商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与城市信息隔绝的现象。 四、衡量我国农村实行电子商务的困难 1.农民思想束缚。我国农村普遍比较落后,农民思想也比较保守,这就决定了农民很难迅速的接受新鲜事物,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的交易手段,在城市还没有达到广泛的普及,在农村实施将更加困难。 2.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尤其是网络的不健全。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一套健全的网络设施,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电脑的普及程度很差,有些贫穷的山区甚至连电话都没有,这就给农村建立电子商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3.农村生产规模小。目前国内的农村大多采取的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比较分散,农作物生产规模较小,这样就导致单个农民不能提供足额的农作物供给,进而丧失网上交易的竞争性。 4.农民怕风险意识严重。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交易手段存在着不能估计的风险,采购商可能毁约造成农民的损失,农民大多数惧怕风险,“小农意识”让农民不敢去尝试电子商务业务,从而阻碍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实施。 5.基层政府对农业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农村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相当重要的。据调查,基层政府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和开展电子商务上的作为机器有限,一般的基层乡政府电脑数量都只有3-4台,而且利用率低,很多乡镇信息员的工作只是局限于收发信息,基本上不涉及农村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电子商务的生产力的认识不够深刻。 五、我国农村运用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分析 1.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肉类、禽蛋、水产品、棉花、水果、油料的生产与消费国,所有这些农牧渔业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从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业加工到最终商品的批发、零售和服务,以及相关的交通储运和资金结算等,必然会创造大量的交易机会。这就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2.我国农村部分地区目前已经存在了电子商务活动。如云南的花农就是依靠互联网将各种鲜花、棕竹和草类等特色职务销往国内外的,山东农民上网销售石材,四川农民上网卖辣椒等,不计其数。这些成功的例子给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很大的激励,也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可以减少竞争阻力相对于大城市你死我活的惨烈商战,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存在着明显的竞争不足。目前,占据这些地区商业领域的主要是一些地方的中小型商业企业以及为数众多的零散经营个体零售业者,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布局混乱、组织化程度低、商品质量差等诸多问题。因此,我国商业零售企业正可充分利用自身在品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轻松占领市场。除了直接投资开店之外,还可通过收购、兼并、嫁接、加盟等形式的资产重组吸纳那些当地不景气的商场、市场,并重新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协助农民及时获得农业市场和科技信息,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资产品,把农产品及时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让农民真正从电子商务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从而实现低成本、大规模扩张。 4.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生产者能直接和消费者进行交流,迅速了解市场信息并自主地进行交易。其信息获取能力、产品自销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大大加强,对传统中介的依赖性也大大降低。当然,电子商务可以减少中介环节,但还是不能完全消除市场中介社会分工的必然性,仍需要有专门从事农产品流通的组织。我们可以通过电子商务选择和保留附加值高的流通环节,合并或去除附加值低的渠道。 5.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生产者能直接、迅速、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适量的农产品,避免因过剩而导致超额的运输、储藏、加工及损耗成本等。以电子商务中介代替传统中介能节约包括信息搜寻成本、摊位费、产品陈列费用、询价议价成本等在内的交易成本和因信息不通畅而带来的风险成本。 6.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新农村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可靠的硬件设施。我国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拥有计算机量、互联网用户和网站数近年来飞速发展。2005年国家发展新农村“十一五”中,计划在2010年全国农村开通电话、电视、各乡镇通宽带网路。随着国家的这些发展规划和一系列信息化工程的落实,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点定了重要的网络基础条件。 7.国内农业网站发展迅速。到2005年我国农业网站已经达到了10000多个,其数量可以排在世界前十亿内,这些农业网站利用其行业优势、充分挖掘和整合农业的信息资源,丰富网上新闻宣传内容,疏通了农业的信息渠道和流通渠道,为农产品提供了市场行情,价格走势等服务,在促进农业、信息交流、提供农业信息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如何开展我国农村的电子商务 1.建立网络机构。电子商务的展开必须具有健全的网络配套设施。政府部门要积极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电话、有线电视的普及率,提高因特网的宽带服务,为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力的基础条件。同时加强网站建设,组织建立大型的综合性的农村信息化网站及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引导农民积极进入市场,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电子商务,使其真正体会到电子商务的优越性。 2.国家大力支持,基层干部大力实施。政府机构要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农村电子商务以大力支持,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面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政府制定和健全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加大在农村的教育投入,农村电子商务的投资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专业人士进行培训,捕捉市场信息,大规模生产。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边远的山区、贫困地区,很多农民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更谈不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在加强农村教育的同时,要积极引进专业人士现场培训,一方面使更多的人认识计算机,认识网络,另一方面指导农民如何使用电子商务,如何在网上搜寻信息,如何在网上进行交易,这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必有步骤。 4.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单位小,组织化程度低,法制不健全,配送需求属多点次,物流技术难度较高。正如人们所讲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真正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极少,几乎等于零”。因此,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流通机制和过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它们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保证。 5.积极借鉴国外或国内已成功的农村电子商务实例。我国目前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够,很难一下子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发达的西方国家早已开始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因此完全可以将国外先进的农村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和经营经验应用到我国广大农村中去。同样国内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的电子商务实例也是要学习的对象。 6.实行由集体向个人电子商务的过渡。在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的初期,农民自身的知识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够,此时需要基层政府出面,由乡村政府工作人员集体操作,这样首先可以聚集大规模的农产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其次由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调度,使交易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更高。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逐步发展,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加深,电子商务的操作可以由集体转向农民个人,这样可以增加自主选择性,也避免了由于集体操作带来的混乱和滞后。 7.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加强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监管。发展电子商务要建立健全的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市场监督,改善信用环境,使电子商务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充分借鉴在信息立法以及其他法规上比较完善的国家经验,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用法律规范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农村网上市场的监督机制,保证网上交易渠道的正规化,形成良好的网上市场环境.(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勇全)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