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变阵 “数据保密”监管平台即将成立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0-08  浏览:23  海淘人物

刚收完“双11”的包裹,“剁手党”们又迎来了大洋彼岸的购物狂欢节“黑色星期五”,虽不是所有人都能亲自飞去美国畅享购物,但跨境电商的崛起让“剁手党”们坐在家里就能跨国血拼。  根据海关总署和中国电商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14年海淘人群1800万,成交规模1400亿,从百亿级市场步入千亿。预计在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别。  “海淘的东西确实合算,电子产品、护肤品、衣服鞋子,很多东西折扣力度都很大。”已经有几年海淘经验的王姣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例如kate spade的新款包,平时海淘的价格是300到500美元,遇到打折促销还会低于200美元,而在国内同一款的价格在4000到5000元人民币左右。  不过,面对今年的“火爆黑五”,王姣比较淡定。“双11是爆款,只有一个字‘抢’,但黑五则要满逛,多家比价是关键。”  这两年我国进口跨境电商发展很迅猛,国家为此还批准了5家跨境电商城市作为试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跨境电商发展也还面临诸多问题。  作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上海市于近日发布了《促进本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今年以来上海海关已实现进口环节行邮税网上支付、进境应税商品担保验放、进境商品向海关自动备案等。接下来,上海海关将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监管措施,将邮运渠道纳入跨境电商试点范围,以推动形成多种模式并存的跨境电商发展新格局。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介绍,上海将允许各大跨境电商建设单独的保税仓库。为方便海关监管,上海将由财政出资,建设统一的、完全第三方的跨境电商监管平台,为各大电商提供公益性服务,在规范行业之余也确保各家电商的数据安全。  抢占“制高点”  2013年5月,国家先后批准了8个试点城市进行跨境电商业的试点城市,上海是其中之一,而其他城市则分别为郑州、广州、深圳、杭州、宁波、重庆和天津。  迄今为止两年多时间,B2C领域的跨境电商正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并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复旦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岳称,作为对传统大型贸易模式和传统零售模式的一种颠覆,跨境电商跳过代理、分销、经销等所有中间环节,以及流通环节产生的各种税费,打造出从工厂到消费者的最短路径。  公开资料显示,全国跨境电商平台已超过5000家,其中天猫国际、淘宝网分别有5400多个品牌商家和70万小商户从事跨境电商业务。eBay在全球的2500万商户中,在中国内地从事跨境出口业务的就达5万家。  有业内人士透露,国内在该领域的跨境电商应该是在30%左右。2013年和2014年的增速分别是31.3%和33.3%,而占全国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已经上升到14.2%。  其中,在跨境进口方面,深圳、广州、宁波、郑州、重庆都在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业务增长超3倍”的成绩单。  今年5月,产业发展的速度在国务院发布“加快电商发展的意见”后逐渐“提速”。该意见明确提出,今年将积极开展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于是,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优势”,多地正在大力推出在服务跨境电商上的“优惠政策”,并试图抢占跨境电商的“制高点”。  今年3月,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这也是我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根据10月20日公布的方案,杭州海关将对跨境电子商务实行“清单核放、集中纳税、代扣代缴”的通关新模式,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B2B、B2C试点模式全覆盖,同时申报模式将更加简化。  杭州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孙华伟说,比如对于不涉及出口征税、出口退税、许可证件管理,且金额在5000元以内的电子商务出口货物,电商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简化申报,有助于提高通关速度,做跨境电商生意的诚信企业将体验到更便利的通关流程。  在这份监管方案中,海关还为跨境电子商务“量身设计”了一套涵盖企业备案、申报、征税、查验、放行、转关等各个环节的通关无纸化流程。电商企业在进出口申报前,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向海关提交订单、支付、物流等电子信息,以及相关电子数据,无需递交纸质单证即可完成海关进出口申报。  方案中的集中征税、代扣代缴等举措与消费者密切相关。孙华伟介绍说,根据这个方案,消费者在B2C模式的平台上购买的物品,如果按照总价需要缴税,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企业向海关缴纳税款,免去自己缴税的麻烦。电商企业按月集中纳税也比逐票纳税更便捷。  在业内专家看来,在跨境电商领域发展速度较快的郑州市也在电商公共服务领域“做得到位”,原因离不开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商务成本低、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效率高这3个方面的因素。  走出试点  记者近日采访多位跨境电商领域的业内人士均认为,跨境电商在国内真正兴起不过两三年,各家都还在刚起步的阶段,物流链路、支付环节等是前期必须搭建好的刚需。随着消费者对跨境购物的深入,物流、支付等将成为基础设施,而位于前端的商品发现将成为平台方重点着手解决的问题,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跨境电商和国内电商相比,其供应链要更为复杂。跨境电商全流程需要采购供应、物流配送、电子支付、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衔接配合,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跨境电商的发展。而且相对于国内电商,进口跨境电商上游的商品大多不为国内消费者所熟知,消费者和上游品牌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尤其是今年以来一些跨境电商网站出现的售假风波,更是让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由于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试点城市的政策创新也在同步进行。最早参与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的上海,正在酝酿一场监管变阵,以化解跨境电商企业的后顾之忧。  上海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自2013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在此基础上,“直购进口”、“网购保税进口”两项模式开始运作,“跨境通”成为面向消费者、电商以及物流企业的主要平台。  2014年,上海海关又相继批准松江出口加工区和嘉定出口加工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试点。数据显示,2014年,上海消费品进口额为345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近66%,占全国总额三成左右,是全国最大进口消费品集散地。  2015年6月18日,上海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在松江出口加工区揭牌,阿里巴巴跨境电商项目——天猫国际正式走货运行。今年初,嘉定出口加工区和“跨境通”合资成立“嘉境通”,旨在将其打造成跨境电商企业的线下服务平台。  虽然刚刚经过测试开始运营,嘉境通董事长徐瑞祥表示,这种合作形式,能够更好地加强嘉境通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现在已有京东等30余家企业要入驻“嘉境通”,会在11月底12月初完成。可期待空间非常大。  今年7月2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本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上海市将在跨境电商方面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根据该意见的表述,上海市将依托本市电子口岸,把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为“单一窗口”平台,为进出口电商和支付、物流、仓储等企业提供数据交换服务,为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管等部门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高口岸监管便利化程度。简化企业申报办理流程,建立公平、开放、透明、高效的对接服务机制。  来自上海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海关共受理跨境电商进口业务订单71.4万单、交易额达1.7亿元,同比分别激增26.1倍、23.4倍(包括直购进口和网购保税进口)。其中,受理跨境电商进口直购订单22.77万票,总货值6264.9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倍、26倍;受理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订单48.6万票、交易额达1.1亿元,同比增长21.7倍和23.2倍。  为了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日前表示,上海正在搭建一个公共的海关监管平台。  2013年底,上海的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平台正式启动,由东方支付旗下的公司负责运营,主要提供通关、行邮税缴付、外汇支付等服务功能。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需要在该试点平台做好相关的备案,并通过提供相关数据以实现监管上“三单对碰”的要求。且这些企业所使用的保税仓,都是属于“跨境通”公司的,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在此有设立专门的监管点,以实施必要的监管手续。  尚玉英解释,因为当时是试点初期,虽然搭建的也是公共平台,但主要是委托企业来主导。“试点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跨境电商企业都非常希望有自己独立的仓库和独立的监管点,但是海关等部门受人力资源的限制,不可能为每一个电商企业专门设立监管点。”尚玉英说,“接下来,我们会允许每一个跨境电商企业拥有自己的仓库,(监管上)我们会把海关等部门的监管点,平移到一个公共平台上,这个平台向所有电商企业开放。”  “估计还有2个月,(新的)监管平台就建成了,它第一,规范;第二,体现公平、公益,因为完全是政府搭建的第三方平台;第三,它能解决跨境电商企业最关心的一点:数据的保密。”尚玉英说,“我相信,在明年、未来几年,上海的跨境电商会有一个更大规模、更快速度的发展。”  对于上海要成立“数据保密”的第三方监管平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从政府规范监管,还是从企业的发展需求而言,业界同仁都普遍希望在今年剩下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这一目标能有“大的突破”,充分体现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今年7月份发布的关于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文件精神,形成公平、开放、透明、高效的对接服务机制。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692.6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