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带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分析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06  浏览:37  海淘人物

近期“菜贱伤农”的消息塞满互联网,农民乡亲“卖菜难”问题令国人纠结,社会各界再次把目光投向“农超对接”,急盼以“农超对接”等方式减少蔬菜供应的中间环节,来进一步让利给农民,保证农民种菜权益。  对此,商务部亦再次发出紧急通知,部署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组织开展蔬菜“卖难”的紧急救助行动,进一步维护好蔬菜市场稳定。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组织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召开产销对接会,直接采购“难卖”的蔬菜。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信息手段,让大卖场、超市有效“收容”这些“难卖”的蔬菜?信息化在农超对接、生鲜管理、产品追溯环节该如何充分发挥作用?又有哪些信息化技术可以助力农民乡亲解决“卖菜难”问题?  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及农超对接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农村商品流通信息化是指在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农村商品流通各环节的技术创新,有效降低流通各环节的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动态过程。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农村商品流通业,而农超对接则是当前国家重点推进的新型农产品品流通模式。  为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2009年以来,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商务部与农业部共同开展农超对接。这是商务部在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双百市场工程基础上,实施的又一项惠农惠民工程。“超市+合作社+农户”是农超对接的主要方式和发展方向,能最大程度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了超市、农民、消费者三方共赢。  然而在充分肯定农超对接作用、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农超对接这项工作才刚起步,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公共财力有限,广大农村经济文化水平还较落后,农超对接覆盖面还不宽、发展程度还不平衡,超市农产品经营水平还比较低,农业生产组织化也有待提高,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等贸易便利化措施、政策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另外,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虽然有所发展,但距离农民的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以致“卖菜难”、“菜贱伤农”的“老大难”问题屡屡发生。  1、农民观念守旧,商品意识较低  许多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市场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的买卖集市,对新型的流通理念、方式组织等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只注重加大生产元素投入的粗放型生产,对于如何加速农产品的流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并不关心,对农村流通的信息化、现代化更是几乎未闻。  2、基础设施不足,渠道少而单一  目前,中国多数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农村市场窄小,流通主体规模较小,实力偏弱,市场尚不规范,流通网络也不健全,流通方式单一,这导致“卖菜难”、“卖好菜更难”。时下全国大概共有2400多个农村产地批发市场,平均每个县不到1个,西部边疆民族地区成规模的更是廖廖无几。而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至今仍倾向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农村的投入相对较少,很多乡镇没有交易市场,普遍存在以路为市的现象,何论“农超对接”,保护广大农民乡亲利益?另外,农村商品流通组织、物质技术构成、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条件与城市相比低得多,农村流通组织发展缓慢,更使农超对接难于最大化实现。  3、信息化普及少,IT技术应用程度低  我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地处边疆,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不畅,农村流通领域组织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发展较为滞后。而农村交通和通信相对落后于城市,为农民获取信息增加了难度,他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高于城市,而且由于交通闭塞,信息来源渠道不规范,致使信息对农民生产、经营的指导性大打折扣。出现有好的东西卖不出去,无法判别信息的真实性的问题,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由于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得不到保证,致使农民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产品的选择上产生极大的盲目性和盲从性,于是就会出现供求关系不对应等。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上一年度看到某些产品销售价高,第二年农民便盲目地都去种植这种产品,又加之销售信息不顺畅,大批产品就会积压,农民遭受巨大损失。  4、农村仍缺乏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的配套的物流服务系统  由于农村缺乏专业化的流通设施和系统(如农用车、集装箱车、GPS、RFID及其它管理系统等),使流通环节的价格更难于控制,瓜菜零售价格被大幅抬高,导致瓜菜零售价与收购价出现悬殊的差价。以海南为例,据有关数据估算,每年海南岛有近600万吨瓜菜出岛,由于缺乏对运输车辆的追踪系统,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运输车辆空车入岛,形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另外,瓜菜监管部门无法控制蔬菜去向,使得销地瓜菜供给跟不上,导致价格波动幅度大。  以信息化带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  目前“信息化下乡”要突出重围,突破“最后一公里”,让农超对接,真正解决农民“卖菜难”问题,造福于民,必须想方设法为农民乡亲考虑,加强针对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信息产品研发,并制定一套直接针对农村、完善有效的信息下乡整体解决推广方案,做精做细营销和售后服务,切实把政策阳光播撒到广大农民身上,才能以信息化带动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为全面建设新农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1、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信息化,全面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农村信息流通不畅,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我国每年有几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烂在地里的更是不计其数,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以供养2亿多人的生活。而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环节多、收费点多、造成流通成本较大的现象依然未变。据统计,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30%至40%,而鲜活产品则占60%以上,而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10%左右。目前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每年损失粮食几百万吨。  因此针对我国农产品小生产、大市场的流通特点,首先就要建设一个全面、准确、快捷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强市场动态监测,对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农民增收至为关键。主要是要尽快建设农村流通信息综合服务支撑体系,进一步在广大农村推广由中国供销合作社设计的“新网工程”和推进面向三农的“新农村商网”信息化服务,使市场需求与供给信息有效衔接,及时调剂余缺,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尤其是要全面加大政府投资,促进现代农业物流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提高订单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真正农超对接,普惠农民。  其次,农产品流通加工可以减少农产品损失,延长保存期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丰富人民生活,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因此,应加大力度把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信息化作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各中心城市建立农产品流通信息中心,强化农产品流通中心的流通加工信息功能,积极引导流通中心根据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特点,积极开拓,不断进行技术、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原料采购、运输、销售活动的创新,逐步实现加工规模化、技术设备现代化、资源利用综合化,以努力收容消化广大农村“卖菜难”的难题,全面顺利完成农超对接。  2、不断创新现代农产品流通方式,建立农产品收储调节体系  要做好农超对接,就是要加快信息化进程,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农村物流和商流的各个环节中去,给农村生产和流通企业以有力的支持。这主要就是要不断发展以连锁经营、物流合作社、自助会为代表的现代化农村流通方式和服务方式,并把这些现代流通方式和服务方式带动农超对接的建设和改造,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提高“超市+合作社+农户”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推广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发展在线农超对接平台,鼓励上网卖(买)菜等新型消费模式发展;另外,还要以信息化手段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加强农产品跟踪管理,提高生鲜管理与食品安全,避免造成大量损失和浪费,促进农超对接信息化、现代化。上海西郊国际作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立的一个试点,在食品可追溯信息系统方面开了一个好头,值得大力推广。  实现我国农村流通跨越式的发展,全面实现农超对接、造福于民,信息化就要成为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的必要手段,要在村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和经营服务网点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为农民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提高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多年来,由于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不完善,农民的分散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商贩抓住农民对外界收购信息的封锁的弱点,从而压缩了农产品的价格使得辛苦种出来的农产品买不到好的价格,造成农产品“买难”、“卖难”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防止“卖难”、“买难”的问题频繁出现,目前海南建立了依托信息化的农产品收储调节体系。依托25个海南产地集配中心,建立起商业收储机制,科学安排收、储、出的时间点与周期,调节鲜活农产品上市时间,防止集中上市导致“卖难”问题的发生,保证生产淡季市场供应,确保市场平稳。  3、加强电脑培训、提高农民IT应用知识和技巧  即使有网站、有平台、有信息站点,但农民不会应用也不行。目前绝大数的农民对电脑及信息技术可谓是“一穷二白”,因此对7亿农民的电脑培训是一个重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而意义重大的工作。要想把电脑培训在全国有效推广普及,这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等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电脑培训活动,以年轻一代的农民为目标,从点滴做起,对亿万农民进行电脑知识的扫盲式普及式培训,才能加快信息化在农村普及的步伐,全面启动数字化新农村之路。  同时,要另辟蹊径,围绕手机开发农村信息平台。调查发现,农民拥有的电脑少,但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却很高。因此围绕手机开发农村信息平台,不仅符合农民流动性强的特点,还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受众广的特点。手机信息平台,不是单一的短信平台,而是一个能够实现互动的综合服务平台。既可以宣传政府的政务信息,让农民了解国家的农村政策和富民措施,也可让农民了解气象信息、种植业信息、养殖业信息、生产资料信息,也可让农民和政府、农民和农业专家之间形成互动,一举多得。因此在电脑普及比较困难的县乡,可先另辟蹊径,以手机为平台打好农村信息化的前哨战。  推广农村商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亦需要政府各级部门、软件厂商、信息服务商、硬件厂商、电信运营商等相关产业链厂商同心合力。  目前,农村信息化推广、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模式大至有以下五种:⑴政府主导模式,如宁夏政府在22232个乡村建立了农产品信息服务站;⑵电信运营商主导模式,如中国电信在1000个县级和1000个村级信息化示范试点,中国移动开展的农信通工程等;⑶行业联合会/合作模式,如北京大兴区庞各庄西瓜产销联合会;⑷特许权经营模式,如英特尔、四川电信和商务部1000个乡村市场项目;⑸私营部门模式,如联想:300个农村信息化体验中心。这些推广模式有的发展不错,有的尚需改善,有的需再加大投入。因此创新合作商业模式,加快社会投资渠道多元化,放长眼光,稳扎稳打,才能信息化在农村广泛扎根结果,并最终促成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有效建立,让农超全面快速对接。  总之,以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为目标,全面推进农超对接活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惠民大工程。因此在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全面做好农超对接的过程中一定始终如一加强“七化”的指导思想,即推进办法要多样化、推进主体要多元化、资金渠道要广泛化、运营模式要市场化、信息使用成本要低廉化、信息资源要本地化、网络建设要农民化。(来源:《信息与电脑》杂志 文/吴勇毅 作者为厦门智者恒通IT管理顾问机构总监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604.0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