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服务和创新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0-04 浏览:38 海淘人物
电子商务技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使商业银行获得了金融产品创新、技术进步、实现经营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促使了银行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改变与创新。如何进一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已成为银行未来发展的难点和重点所在。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的环境、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的分析,从支付结算、融资服务及未来金融服务创新的角度对商业银行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创新金融服务提供一些思路建议。 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数字服务中心(CECA)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突破了27万亿美元。2011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迅速突破40.6万亿美元。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电子商务的主力军;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正成为国际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力量。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十余年来,起步晚,发展快。由于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务的交易模式,使传统商务中并不明显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开始备受关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同一交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可以横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使得我国电子商务不得不在技术驱动的基础上,重视这三流的相互关系和价值,研究其平衡关系和业务模式。因此,下文首先从我国电子商务整体的资金层面及发展趋势着手,逐层分析其未来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 我国电子商务资金规模趋势 中国正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快速铺展电子商务业务。至2011年9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5.2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0%,互联网用户人均每月网络消费则达260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7%。中国B2B研究中心报告和艾瑞咨询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已占全国GDP的11.4%。截至2012年一季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5.8%,从市场结构来看,B2B仍然是电子商务市场的主体。其中,中小企业B2B交易规模占比达55.1%。预计至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将达20.6万亿元。在整个网络经济市场中,相较移动互联网、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等网络经济形式,电子商务已逐渐增加其市场占有量,预计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在整体网络经济中的占比将超过40%。 从以上数字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稳定增长、发展动力十足。可以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电子商务仍将保有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一方面,虽然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超过5亿,但其中网络购物用户尚不足2亿,随着互联网用户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网络购物用户数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用户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向传统行业进一步渗透,传统零售业和互联网结合日益紧密,各类新型电子商务网站和应用将进一步涌现。 然而,以上数据仅体现了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层面的资金规模,还未涉及到生产链和上下游供应链的资金规模,仅用技术手段提高电子商务零售环节效率所带来的价值,并不能覆盖对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业务的巨大投资。在过去,制约电子商务的最大瓶颈是物流;现今,尽管国内物流业已经在以每年30%至40%的增速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全速铺展的需求。电子商务不仅仅是线上销售、不仅是网络零售,在其销售链的基层,是一个个供应链的协同平台,当未来商业模式真正由消费者驱动即由传统B2C模式向C2B模式转型之时,“定制化”模式将成为主流,它要求的是个性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的平台化协作平台,而只有当电子商务从网络零售走到供应链实时协同、电商不再是线上线下割裂的业务模块之时,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才在互联网业务上得以真正实现。因此,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将是从大规模定制走向这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技术革命,如果将生产链、上下游供应链的资金规模与交易规模并总,伴随着物流、信息流的快进式发展,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作业,那么未来电子商务的资金规模将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正从一场消费者的革命向足以深刻影响企业商务流程变革的方向发展,企业上下游之间的协作必然要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分离式管理向统一集成的平台化管理转变。电子商务真正做强之时,正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完全打通之时,此过程必然经由目前的网络零售平台向线上线下融合营销阶段发展,直至形成产业链实时协同平台,从而构建起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在整个演进过程中,电子商务的任何网上交易都包含交易环节和支付环节两部分的资金流需求,其中支付结算环节是由包括支付网关、银行和发卡行在内的金融专用网络完成的,那么作为电子商务中连接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商业银行是否能够有效地满足这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已成为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可以说,银行是任何电子商务资金流的核心机构,面对电子商务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金融需求,需要银行对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予以满足,否则就造成了三流之一短板的木桶效应,从而拖滞电商业务的前进。电子商务由信息交易平台阶段朝线上线下融合营销阶段继而向产业链实施协同平台阶段发展。 首先是信息交易平台阶段。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初步做到了信息的相对通畅,物流公司配送的相对紧凑,以及逐渐被接受、拓展使用的资金支付等创新服务,伴随着以平台式为主的B2B、B2C、C2C、B2b2C等商业模式,以及搜索引擎、门户技术等技术驱动因素,电子商务信息化交易平台逐渐由以往机械逻辑的产业时代向生态系统时代演进。在这一阶段,电子商务的金融服务需求基本集中在资金支付及其延伸的支付创新服务上,需要足量的支付机构、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满足电商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其次是线上线下融合营销阶段。电子商务由传统信息交易平台向线上线下融合营销平台的过渡阶段,新型的自营式商业模式逐步发展起来,能够分享地理信息、商家信息及物流信息的共享平台也在GIS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LBS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SNS技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海量数据处理、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驱动下,逐步深化了新技术服务的应用,从而出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团购服务、分享式导购服务、电商管家服务、导航网站、代理服务等一系列的电商服务。这种协同作业平台的涌现,将从支付、资金结算、交易对账等资金流的各个环节,带来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这一阶段,电商需要不断的资金支付创新服务、多层级的结算服务、线上线下的统一支付、多方电子对账的创新服务,以及零售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创新服务,才能协同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信息流及技术服务共同前进。 最后是产业链实施协同平台阶段。在融合营销平台向产业链实时协同平台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化物流平台的不断进步、供应链生产信息及个性化需求信息的对称共享,云计算技术服务能力的增强,企业将更需要供应链的金融创新服务,以及更深层次的信息资产类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得电子商务价值链导向真正由商家向消费者过渡。 可见,未来电子商务发展对金融创新服务的要求提出了更多难题,银行需要不断革新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建立起相应的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以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金融服务要求。 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现状及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银行业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作为传统银行变革的根本动力,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帮助银行突破传统的营销模式,一改以往商业银行依靠设立网点吸引更多客户的营销渠道,以从线上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1~2012》指出,越来越方便的电子化交易,令电子银行的交易量远远超过传统的柜台交易量。2011年,上市银行的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已普遍超过60%。其中,工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在全部业务量中的占比已超过70%,这意味着每10笔业务中有就7笔通过电子渠道办理。另据上市银行2012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6月末,民生银行网上银行交易替代率超过85%;南京银行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为69.3%;中行个人网银客户和手机银行客户数分别达7807万户、3270万户,较去年增长40%和91%,手机银行交易量增长达461%。调查发现,拥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并办理过电子银行业务的人群同时也在电子商务市场扮演着重要的消费角色。网络化的不可逆转性、庞大的网上交易额、无处不在的支付结算,使得各家银行也不断延伸服务手段、纷纷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投入,力争在电子商务热潮提供更具创新意义的金融产品与支付服务。 然而,电子银行的网上交易在实现低成本及差异化的同时,也对网上支付和电商金融服务的业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与异军突起的第三方支付激烈竞争中,银行作为掌控市场资金流的重头,却并未充分发挥其优势。相反,在电商市场上,每天大量交易的支付结算几乎被第三方支付机构垄断,而银行仅处于支付链条的最末端。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方支付的市场规模为2700多亿元,2010年达1万亿元,2011年超过2.1万亿元。目前,获得央行颁发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达101家。伴随着市场蛋糕的做大,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有成熟业务模式和稳定客户资源的企业不会满足于现有的优势领域,还会不断地寻找、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从而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在企业层面,更多的运营主体挤进支付行业,这不仅包括京东商城等互联网企业,也包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讯业巨头。与此同时,受央行正式监管后,支付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银行、保险和金融等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进入。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网络环境下零售市场无处不在的资金流涌向了第三方支付,这给银行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商业银行开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已不仅面对着自身商务模式尚不成熟,技术驱动滞后,人才、物流缺失等多方因素,还面临着供应链管理能力较弱、用户体验稍差及支付结算链条上的外在竞争压力。 面对这些,银行需要迈出电商金融服务创新的一大步,开拓思路、搭建自有电商平台、依靠银行天然的业务优势和资金优势创新支付结算服务、融资服务,创新供应链协同的金融服务,这些都是商业银行面对网络化挑战的尝试。银行在资金监管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一方面客户对银行的信用最为认可,另一方面交易过程中资金流和信息流分离,交易资金均在封闭的银行系统中运行,能够有效提高交易的安全性。以建行为例,于2012年8月上线的“善融商务”,提供B2B和B2C客户操作模式,涵盖商品批发、商品零售、房屋交易等领域;在金融服务方面,为客户提供从支付结算、托管、担保到融资服务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善融商务平台以资金流、结算、信贷、支付为核心,试图对传统电子商务模式有所创新。不只是建行,交行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交博会”也陆续向客户开放,其中的商品馆就是B2C的模式。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获得客户的动态经营信息,或许是银行共同的驱动力。尽管从目前来看,商业银行做电商很烧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几乎不能没有线上业务,并且开展业务的企业也必然越来越多。除此之外,电商平台交易产生的沉淀资金对于银行负债业务的拉动效应也十分明显。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对于银行保持净息差的稳定至关重要。 因此,商业银行须要在电子商务领域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只有以先进的电子商务经营理念为指导,不断进行支付结算及各类金融服务创新,才能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日趋激烈的客户争夺战中取得自有客户及潜在客户的市场占有份额。电子商务为商业银行带来的主动服务理念也是革命性的,它使银行的竞争原则更趋向于服务客户,从而加速业务创新使银行服务更贴近客户需求。作为网络经济最活跃的参与者、最大的受益者,银行已成为电子商务乃至新经济持久而强大的推动力量。传统银行必须进行战略调整,转变经营理念、变革商业模式、再造组织体系、重组业务流程,将电子商务领域的金融服务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否则必将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恐龙”。 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创新思路 当前,电子商务信息流建设已日渐完善,只有真正实现物流和资金流的高效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不仅执行着企业间电子商务资金流高效运转的职责,还在自身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展中逐渐强化了电商服务创新意识。在银行业着力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大环境下,针对商业银行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金融服务创新,下文分别从支付结算、融资服务及未来服务方向这三个层面提出了一些创新思路建议。 支付结算层面 从支付结算层面来看,商业银行应利用自有用户量庞大、资源优、安全性高、用户信任度高的优势,充分融入电子商务、积极参与电子商务金融在支付领域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在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竞争关系的同时,也应加强与第三方公司的业务合作与技术交流,学习其在电子商务支付领域先进的技术服务与良好的用户体验,并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出与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同的、更具特色的金融服务,强调支付产品的支付安全性与快捷性。商业银行应先行制订电子商务技术体系的整体建设规划,构建一个先进的电子商务支付体系,提供多种形式的支付结算服务。 在支付方式上,不仅局限于现金、卡类、票据支付,更应体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支付应用,进行数字证书、网银支付、积分兑付、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的推广以及通过各类移动终端进行的支付收单业务等,这就需要加强银行支付媒介软硬件的研发与应用。经过普及和深化支付服务,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开发清算管理系统,通过高效即时的管理企业资金流和信息流,提供更深层次的清算服务。如客户信用评级、电子对账、贸易链、资金链的三方清算服务、信用服务下的资金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服务。 在技术支持上,银行应注重支付结算业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为深层电子商务服务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应加强与IT企业联盟的合作,借助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加深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以提供客户更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当然,加强银行网络技术和网络硬环境建设,确保系统安全是支付产品创新的基本安全保障。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大对网络系统建设的投入,以更高的安全标准、更先进的安全认证手段保证用户网上交易、移动支付的连贯性和安全性,为银行发展电子商务提供强大的系统安全后盾。 融资服务层面 在融资服务层面,当前的信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商业银行质量与效益价值取向的改革推进,使其更加注重中小企业在资产融资市场上的地位。在商业银行构建先进支付结算体系的同时,通过对企业支付结算业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即可掌握大量的企业交易信息、资金状况、产品销售等全方位的信息数据,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构建基于电商服务的信用评级模型。商业银行应以创新的融资服务观念,基于深入、多元信贷指标和数据的全面性分析,建立起包括融资申请管理、融资方案、信用评级、支付结算及贷后服务管理等模块的信用评级模型,通过对客户全方位指标的评估,按照系统的评级模型,生成借资人从低、中、高多个风险视角的信用评估结果。 信用评级模型的核心思想分别从时间和指标因素两个维度展开,从纵向时间轴上,建立历史、当前和未来的评估视角;从横向指标因素上,充分考量市场环境、行业发展状况、融资成本与投资风险、消费结构等因子,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指标变化,得出风险等级评定结果,从而掌握企业信用状况、理性放款。在解决银行与企业信贷信息量不足、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融资难题时,商业银行可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对中小企业在平台上产品交易行为的信息掌握,在其资金流、商流、物流可控的情况下,对这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服务。这种新型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中,相比较原有的融资模式,具备了将众多且分散的企业融资需求规模化、信息透明化,同时将平台内的企业客户规范化、过滤化,从而更高效的获得优质客户。 从技术层面上,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化操作,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可大大提高融资需求的处理效率。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信用融资服务模式通过创新电商交易与服务模式,将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建立商业银行电商业务的信用体系。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还必须学会把资本科学地糅合在各个产品、各个行业,在今天和未来之间合理地分配,对资本运营进行精细化管理。 未来创新服务方向 从未来创新服务方向上来看,商业银行应持续紧跟电子商务发展的整体趋势,基于商业银行先进支付结算体系的搭建,以及融资服务模型的不断修正完善并深入应用,伴随着电子商务从网络零售向供应链实时协同平台的渐进过渡,银行也应将服务定位于打造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并逐渐打造成整合供应链金融业务各个环节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该平台将是以供应链需求为导向,以金融功能为基础,以供应链金融为主线,能够贯穿起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企业理财、信息咨询、物流查询等系列服务的综合平台,而这一创新服务方向将颠覆以往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理念,将金融产品对企业在各环节上的支持提升到新的水平。同时,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将很快被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形式所取代,商业银行移动支付将成为满足小企业和零售客户融资需求最好的方式。 未来电子商务是以消费者信息流为源头的价值链聚合市场,面对消费者及企业行为的海量数据处理、渠道和供应链等商流的整合重组,商业银行也应适时将原有B2B、B2C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逐步转向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C2B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模式。在深入分析消费者行为及企业需求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不断通过金融创新服务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平台,将银行线上业务与客户的线下消费以及实体商户三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核心资源及潜在资源建立互利多赢的电子商圈营销体系,建设综合平台系统和网络软环境,拓宽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手段,并通过SNS营销、创新支付方式、手机银行移动金融技术、体验式营销等多种手段全面铺展和深化商业银行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金融创新。(来源:银行家 文/丁红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