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海淘热情高,最爱钟表、玻璃等新奇玩意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4-20  浏览:192  海淘动态

对很多人来说,家里没有几管意大利的牙膏、日本的纸尿裤,已经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了。其实,随心所欲买进口商品,只是在近几年才普及到普通人身上。在早些时候,想要买点进口货,可是比登天还难。
这里,我们就来说说进口货的那些事儿。
隋唐以前:买买买是啥?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很久以前,我们的先辈们还不知剁手为何物。
中国最早的商业发展起源于商朝。商朝人特别善于经商,还专门设立了“九市”作为商人们经商的场所。《商颂·殷武》记载:“商邑翼翼,四方之极”,繁华得吓死人。随后的周朝商业发展也十分繁荣,到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国家的都城都成了重要的商业城市,“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那时候市场上卖的都是普通的手工商品,像农具、鞋之类的,偶尔也有粮食。但是价钱最高最稀奇的还是来自远方的特产。和现在的进口货一样,当时的特产就一个字:贵!据《墨子·贵义》记载,当时的“进口货”,“市贾倍蓰”,价钱能和原产地差出四五倍,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
因有利可图,许多大贵族也兼职做起了“代购”。不过,这些土特产主要都在王公贵族之间流传,老百姓是轻易见不着的。
秦朝以后,国家逐渐通过高税收压制商业发展。
汉朝时普通商人的算赋就比一般百姓多一倍,在固定市集的固定店铺经营的商人还要交市税。汉武帝时国库开支巨大,于是又开始对商人征收缗钱税。财产在三万钱以上的,征收“赀算”,也就是财产税。王莽改制时,捉鱼捕虫,养蚕织布,只要进行经营活动,都要把利润的10%拿来上税。魏晋时期就更不用说了,鱼税、皮毛税等等,名目众多,还很繁重。
总之,一言不合就收税,经商的人也越来越少。所以当时从国外进口来的主要是一些新品种的农产品,还有音乐、雕塑之类的艺术形式,没有能摆出来卖的。
唐朝:终于能看得见买得着
到唐朝,商业再度活跃起来,市面上珠宝、瓷器、服装、饮食、薪炭应有尽有。交通也十分便捷,国内有各大栈道和运河通往全国各地,国外走陆上交通的丝绸之路最远可到欧洲,海上可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甚至非洲,也可从扬州出发向北到日本。
因此,长安、洛阳和许多沿海城市都成了重要的通商集结地,许多外国商人也慕名而来,把本国特产卖到中国。唐末,广州政府甚至特别设置了市舶使,专门管理进出口贸易。
当时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来自日本、波斯、新罗等地的外国商队在各大店铺采买。他们带来的大多是奢侈品,比如香料、犀牛、珠宝、象牙等。这些商品都会在市集上出售,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
也有一些外国商人定居下来,在长安直接开店卖本国特产,生意非常好。
清末民初:要买就买进口货!
唐朝之后,再一次大规模接受国外事物就要到清朝了。清中期,进口商品就已经开始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当时英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对象,进口的商品除了当时英国卖得很便宜的棉花和纱线之外,排名最靠前的是钟表、望远镜、香水等奢侈品,还有鱼翅、鱼肚、洋参、槟榔这些吃的东西。
奢侈品的主要消费人群是皇室、贵族和官僚,比如乾隆非常喜欢进口的钟表,写诗“内外洞达称我心”赞美进口来的玻璃,还下令“买办洋钟表、西洋金珠、奇异陈设或新式器物… … 皆不可惜费。”
《红楼梦》里也提到过镜子、眼镜、葡萄酒这些舶来品,可见进口货在大户人家中并不稀奇。
上层社会之外,北京、广州这些通商大市的普通人也“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嘉庆年间,北京人喜欢穿“西洋毡”,觉得比国产貂时髦。19世纪初的广州人流行佩戴怀表,炼乳、洋酒、进口糖果等也很受欢迎。到了道光时期,“洋”已经成了“好”的代名词,无论什么东西加一个“洋”字,身价马上倍增。
民国时期,大家对洋货的推崇更是有增无减,进口到中国的商品也越来越多,香烟、胶卷、皂粉、牙膏,甚至还有进口的减肥药。
追求进口货不仅为了彰显身份地位,也因为进口产品质量有保障。比如当时的国产牛奶大多掺水,一些奶农还会在过期牛奶里兑豆浆、碱面和石灰膏掩盖异味,这样的牛奶生产出的奶粉质量也很差。因此有条件的人更喜欢买进口奶粉。美国克宁乳粉还打出过“到埠之后亦不拆包”的广告语,强调原装进口,没有做过手脚。
当然,进口奶粉的价钱大约是国产奶粉的二十倍,比现在的价格差还夸张。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03.5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