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政策一出手,跨境电商说走就走?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8-20 浏览:177 海淘攻略
先有税收新政暂缓一年,其后广州、深圳、南京等试点城市纷纷发布出台支持政策。跨境电商仿佛一扫阴霾,呈方兴未艾之景。更有乐观者断言“新政不仅是暂缓一年,实际上已尘埃落定”。 然而,“政策红利终究会过去”,一些行业大佬已开始调整经营思路模式。在他们看来,也许一年之后的行业大洗牌就是从今天开始。
再度成为政策宠儿?
5月底跨境电商政策密集发布,广州、深圳、南京相继发布支持政策。据了解,不少试点城市也在酝酿出台相关政令。
以广深两市的两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为例。对比先行一步的杭州去年公布的方案,这两份文件不仅强调复制制“关、检、汇、税、商、物、融”一体化的杭州经验,而且更进一步提出对接港澳、结合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等新的命题。
广深要做全国最大跨境电商之地的野心隐约可见。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为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倍,规模全国排名第一,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的30.2%;而深圳201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也达320亿美元,同比增长88%。
高速增长的数据让政府嗅到了行业潜力,支持政策出台,而有碍行业发展的框框则被搁置。由于杀伤力过大,今年4月8日开始高调实施的跨境电商新政将暂缓一年实施,这让惴惴不安的跨境电商企业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抱有一丝幻想:这政策还会出现变数吗?
近日,河南省进口物资公共保税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平在某跨境电商峰会上表示:“跨境电子商务新政不仅仅是一年过渡,已经尘埃落定。各部委并没有明确表示跨境电商在一年内政策会改变,而是跨境一年时间各试点单位要找到一个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
今年3月2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本意是为了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规范发展,不过却意外误伤了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
“税改前一天5万~6万单,而新政之后第一天单量769单,第二天14672单,第三天不到35070单。合作方之一某电商在新政出台之前每天从前海保税仓要发出两万单货到内地消费者手中,新政之后每天发货量还不到两千。”深圳保宏进口部总经理冯泉介绍道。
回到直邮模式?
一方面,税收新政让产品价格上涨,对跨境电商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以花王尿不湿为例,税改前,一包单价约为120元,消费者买4包的价格是480元;税改后,无论总价值是否到500元,都需要交11.9%的税,也就意味着现在购买需要支付557.12元,比之前涨了11.9%。
然而,这还不是重点,毕竟成本增加不是一家的事,但通关单却把部分跨境电商拒之门外。香港跨境电商协会会长刘少华表示,“按照新政,需要企业提供原产地证明、合同、运单、装箱单、食品卫生证等报检通过后,国检部门才会出具通关单或通关单号。”
目前,大部分跨境电商都采取保税制度,一般通过采购团队或买手在海外总代理、商超、卖场等地大量购买商品,再存放在保税仓,这样一来可以显示出自己的品质有保证,因为保税仓会有海关抽检,卖假货有风险,二来也能够保持备货充足。但问题是,这种模式无法取得原产地证明及合同等单证。
而直接拿到品牌授权,从品牌商那里进货的可谓少之又少。唯品会内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唯品国际上的品类虽然不多,但全部是拿到品牌商直接授权的,品质有保证。
面对政策变动,如乐观者所言,税收新政就此不了了之吗?“没人能够断言。”有一位行业大佬私下表示,“毕竟涉及的利益过于庞大,寄希望于政策面,既不健康又不安全。”他认为,企业层面必须有所调整。
因而,在这种背景之下,有些企业已经开始行动,大幅增加了一般贸易和海外直邮的数量。不过,直邮之路似乎也并不好走,虽然目前监管层面对直邮渠道网开一面,但对商家来说,直邮模式售后麻烦,发货周期长,而且通关能力有限。
某大型化妆品电商人士表示,直邮渠道的通关能力比保税备案差了不少,无法做到24小时通关,而且监管方也在收紧直邮通道,曾出现了大面积查扣。“不是说企业不愿走,而是这条路走不通。”
香港保税区意外“走俏”
另一种出路,则是转战香港仓,再从香港仓走直邮模式。
由于许多货物难以顺利进入内地市场,而香港是全球自由贸易港,加上紧邻深圳的优势,很多滞留的货物选择先放在香港,再直邮寄回国内,这样一来,耗时也比从国外寄回国内短。
不过,随着香港仓意外走俏,其仓储设施和物流价格出现了趁机上涨的现象。此前有媒体报道,香港仓储价格趁机涨价五成。
刘少华表示,“没有那么多,以前因香港仓储不足价格贵,许多港商不愿把货物放在香港货仓,但受到新政影响,大量货物如奶粉、日用品和化妆品等未能顺利进入内地市场。因香港邻近华南,航运到华东也方便,大量入口商便选择香港作为中转仓储地,供不应求,香港许多仓库出现短期租金上涨10%~20%。”
业内人士指出,“在这一年缓冲期内,从业企业须尽快实现转型、升级供应链或与海外供货商达成深入合作,得到商品的原产地证明、合同、发票等相关文件。尤其是对于化妆品、保健品等监管严格的商品,企业在引进新品时还需要做更多努力,否则将失去新品上线快和SKU丰富的优势。未来,建议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采取‘海外仓+保税仓’两条腿走路的形式。”除了香港仓,还可以选择台湾、越南等海外仓。
而对于有志成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和发展高地的广州、深圳而言,也看中了香港的地域优势,发力跨境电商的共通思路,主要体现在希望借助跨境电商来推进外贸的转型升级,以及将进一步深化与港澳跨境电商合作两方面。
据了解,广州将构建粤港澳跨境电商合作平台,包括创新穗港澳口岸通关模式,加强穗港澳产品检验检测技术和标准研究合作。深圳则计划,研究建设深港跨境电商合作示范区,打造深港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生态圈,包括鼓励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在港设立离岸公司开展跨境支付、结算业务。
在广东亚太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陈海权看来,背靠港澳是广州、深圳发展跨境电商的最大优势。两市有着港澳所不及的互联网技术,但港澳在货源等方面又更胜一筹,未来趋势一定是优势互补。
而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则认为,香港在广州、深圳跨境电商中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角色。同时,香港在贸易服务、金融服务和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这是内地所欠缺的。
行业洗牌在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消费者在境外消费1.2万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43%。7个试点城市跨境电商合计进口155亿元人民币,是2014年的14.5倍。如果照这样的发展趋势,跨境电商将成为中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进入了井喷式发展,蜜芽、洋码头、小红书等跨境电商完成多轮融资,相继踏入独角兽俱乐部。而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巨头也在积极布局全球购业务。
唯品会副总裁冯佳路表示,“唯品国际将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海外直采、品牌方直接合作、自建仓储等多重措施,降低商品成本,在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升级。”
而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则表示,平台的保税进口业务占比仅为10%~20%,受新政影响较小,目前在深化C2C买手制度,借新政之机优化旗下官方物流贝海国际的国际直邮服务,提高空运时效。
在跨境电商从业者看来,“对于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巨头来说,政策对其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对于中小型跨境电商平台来说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平台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弱,加之政策不稳定,必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是行业的整合期,阿里、京东等大平台或许开启收购兼并模式,中小型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不小。
再度成为政策宠儿?
5月底跨境电商政策密集发布,广州、深圳、南京相继发布支持政策。据了解,不少试点城市也在酝酿出台相关政令。
以广深两市的两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为例。对比先行一步的杭州去年公布的方案,这两份文件不仅强调复制制“关、检、汇、税、商、物、融”一体化的杭州经验,而且更进一步提出对接港澳、结合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等新的命题。
广深要做全国最大跨境电商之地的野心隐约可见。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为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倍,规模全国排名第一,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的30.2%;而深圳201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也达320亿美元,同比增长88%。
高速增长的数据让政府嗅到了行业潜力,支持政策出台,而有碍行业发展的框框则被搁置。由于杀伤力过大,今年4月8日开始高调实施的跨境电商新政将暂缓一年实施,这让惴惴不安的跨境电商企业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抱有一丝幻想:这政策还会出现变数吗?
近日,河南省进口物资公共保税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平在某跨境电商峰会上表示:“跨境电子商务新政不仅仅是一年过渡,已经尘埃落定。各部委并没有明确表示跨境电商在一年内政策会改变,而是跨境一年时间各试点单位要找到一个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
今年3月2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本意是为了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规范发展,不过却意外误伤了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
“税改前一天5万~6万单,而新政之后第一天单量769单,第二天14672单,第三天不到35070单。合作方之一某电商在新政出台之前每天从前海保税仓要发出两万单货到内地消费者手中,新政之后每天发货量还不到两千。”深圳保宏进口部总经理冯泉介绍道。
回到直邮模式?
一方面,税收新政让产品价格上涨,对跨境电商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以花王尿不湿为例,税改前,一包单价约为120元,消费者买4包的价格是480元;税改后,无论总价值是否到500元,都需要交11.9%的税,也就意味着现在购买需要支付557.12元,比之前涨了11.9%。
然而,这还不是重点,毕竟成本增加不是一家的事,但通关单却把部分跨境电商拒之门外。香港跨境电商协会会长刘少华表示,“按照新政,需要企业提供原产地证明、合同、运单、装箱单、食品卫生证等报检通过后,国检部门才会出具通关单或通关单号。”
目前,大部分跨境电商都采取保税制度,一般通过采购团队或买手在海外总代理、商超、卖场等地大量购买商品,再存放在保税仓,这样一来可以显示出自己的品质有保证,因为保税仓会有海关抽检,卖假货有风险,二来也能够保持备货充足。但问题是,这种模式无法取得原产地证明及合同等单证。
而直接拿到品牌授权,从品牌商那里进货的可谓少之又少。唯品会内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唯品国际上的品类虽然不多,但全部是拿到品牌商直接授权的,品质有保证。
面对政策变动,如乐观者所言,税收新政就此不了了之吗?“没人能够断言。”有一位行业大佬私下表示,“毕竟涉及的利益过于庞大,寄希望于政策面,既不健康又不安全。”他认为,企业层面必须有所调整。
因而,在这种背景之下,有些企业已经开始行动,大幅增加了一般贸易和海外直邮的数量。不过,直邮之路似乎也并不好走,虽然目前监管层面对直邮渠道网开一面,但对商家来说,直邮模式售后麻烦,发货周期长,而且通关能力有限。
某大型化妆品电商人士表示,直邮渠道的通关能力比保税备案差了不少,无法做到24小时通关,而且监管方也在收紧直邮通道,曾出现了大面积查扣。“不是说企业不愿走,而是这条路走不通。”
香港保税区意外“走俏”
另一种出路,则是转战香港仓,再从香港仓走直邮模式。
由于许多货物难以顺利进入内地市场,而香港是全球自由贸易港,加上紧邻深圳的优势,很多滞留的货物选择先放在香港,再直邮寄回国内,这样一来,耗时也比从国外寄回国内短。
不过,随着香港仓意外走俏,其仓储设施和物流价格出现了趁机上涨的现象。此前有媒体报道,香港仓储价格趁机涨价五成。
刘少华表示,“没有那么多,以前因香港仓储不足价格贵,许多港商不愿把货物放在香港货仓,但受到新政影响,大量货物如奶粉、日用品和化妆品等未能顺利进入内地市场。因香港邻近华南,航运到华东也方便,大量入口商便选择香港作为中转仓储地,供不应求,香港许多仓库出现短期租金上涨10%~20%。”
业内人士指出,“在这一年缓冲期内,从业企业须尽快实现转型、升级供应链或与海外供货商达成深入合作,得到商品的原产地证明、合同、发票等相关文件。尤其是对于化妆品、保健品等监管严格的商品,企业在引进新品时还需要做更多努力,否则将失去新品上线快和SKU丰富的优势。未来,建议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采取‘海外仓+保税仓’两条腿走路的形式。”除了香港仓,还可以选择台湾、越南等海外仓。
而对于有志成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和发展高地的广州、深圳而言,也看中了香港的地域优势,发力跨境电商的共通思路,主要体现在希望借助跨境电商来推进外贸的转型升级,以及将进一步深化与港澳跨境电商合作两方面。
据了解,广州将构建粤港澳跨境电商合作平台,包括创新穗港澳口岸通关模式,加强穗港澳产品检验检测技术和标准研究合作。深圳则计划,研究建设深港跨境电商合作示范区,打造深港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生态圈,包括鼓励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在港设立离岸公司开展跨境支付、结算业务。
在广东亚太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陈海权看来,背靠港澳是广州、深圳发展跨境电商的最大优势。两市有着港澳所不及的互联网技术,但港澳在货源等方面又更胜一筹,未来趋势一定是优势互补。
而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则认为,香港在广州、深圳跨境电商中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角色。同时,香港在贸易服务、金融服务和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这是内地所欠缺的。
行业洗牌在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消费者在境外消费1.2万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43%。7个试点城市跨境电商合计进口155亿元人民币,是2014年的14.5倍。如果照这样的发展趋势,跨境电商将成为中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进入了井喷式发展,蜜芽、洋码头、小红书等跨境电商完成多轮融资,相继踏入独角兽俱乐部。而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巨头也在积极布局全球购业务。
唯品会副总裁冯佳路表示,“唯品国际将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海外直采、品牌方直接合作、自建仓储等多重措施,降低商品成本,在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升级。”
而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则表示,平台的保税进口业务占比仅为10%~20%,受新政影响较小,目前在深化C2C买手制度,借新政之机优化旗下官方物流贝海国际的国际直邮服务,提高空运时效。
在跨境电商从业者看来,“对于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巨头来说,政策对其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对于中小型跨境电商平台来说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平台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弱,加之政策不稳定,必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是行业的整合期,阿里、京东等大平台或许开启收购兼并模式,中小型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不小。
上一页:
跨境进口电商标品买手制势必被淘汰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