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新政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09-30  浏览:23  海淘人物

2014年2月27日注定要成为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有人认为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之后,中央在现有架构外新设立的第三个“超级机构”。因事关全局,又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引起网络热议也在情理之中。绝大多数人都能从中读出中央关于信息化发展的决心和战略部署,也有少数人出现误读,更多的人则希望弄清楚可能对国家信息化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电子政务》杂志约写一篇解读性文章,推之再三,勉力为之。从一个研究工作者的角度看,中央这一重大决策释放的信号很明确,有其深刻的背景,未来中国信息化值得期待。  ​一、读懂信号​  今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20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网民大国,中国在面对信息技术革命时做出的任何一项重大决策变化都会引起国内外格外关注。总体上看,外媒普遍认为这次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由中国最高领导人出任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总理及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局常委担任副组长,规格高、力度大、立意远,可以兼顾到国防军事、国务院系统及意识形态三个安全战略规划,更有力、更权威地统筹指导中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发展战略。国内舆论也普遍充满期待,在随后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盛赞“这个领导小组不一般”,体现了中国最高层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的意志,显示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更标志着中国正从网络大国加速向网络强国挺进。个人认为,至少应从中央这一重大决策中读出四个明显的信号。​  信号之一:更强有力的领导。新组建的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层次之高前所未有,过去都是在国家层面上的,这次是在党中央层面上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出任组长、副组长,第一次比较彻底地体现了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的内在要求。同时,新的领导小组也体现了党政军一体化融合推进的要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总揽全局、统筹推进的规划能力和协调能力都会大大提高。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  信号之二:网络安全倍受关注。安全与发展是信息化与生俱来的一对矛盾,也一直是理论上争论不休、实践中不容易处理好的焦点问题。“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是应该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但不同时期如何把握好调整工作重心的时、度、效,确实需要审时度势,需要大智慧。过去往往把信息安全放在信息化里面去提,这次新的领导小组更加突出地强调网络安全,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不仅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并列,而且将网络安全排在了前面。这说明网络安全在现阶段的重要性,具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问题导向特征,但如果说因此就会出现重安全轻发展倾向显然是一种误判。习近平讲话中说的很明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在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同时,也强调了“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至于强调重视网上舆论工作,创新改进网上宣传,那也是因为现在的网络内容传播上确实存在一些错误、混乱、有害甚至危险的东西,并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需要正视和重视,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坚守信义容法和——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总是一件大好事。  ​信号之三:信息化认识提升。从上个世纪80年以来,我国信息化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发生过多次大的变化,这是适应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信息化日益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环境快速变化所进行的必要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环境和阶段性任务变化,对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最终会体现在指导思想、信息化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的变化上。从指导思想上看,从积极应对新技术变革,到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再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两化融合”,现在的提法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相应地,信息化管理机构也经历了从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国民经济信息化联会议到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变化,其办事机构所属部门及规格层次也都有相应的调整。现在新组建的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所以能有这么高的规格和层次,也说明对信息化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高。除上面提到的一些新思想外,这次还提出了网络强国、信息生产力、信息经济、以信息化促进“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等一系列战略性新思维。​  信号之四:信息化战略基本敲定。新的领导小组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建设网络强国,其具体目标描述就是:“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重点工作内容也较为明确,比如:提升技术与产业支撑能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建设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强信息法制建设、确保网络安全等。  ​二、理解背景​  组建新的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具体而言,至少有四个大的背景变化需要加深理解。  ​背景之一:信息技术革命快速发展。近几年来,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创新应用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移动互联网等风起云涌,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去年底信息社会50人论坛年会评出了2013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内容分别涉及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棱镜”事件、个人信息保护、宽带中国、信息消费、微信、“双11”、“3Q大战”、4G牌照等,从这些事件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如果倒退五年,这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多数名词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被唱衰了若干年的摩尔定律仍在强劲地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坚信信息革命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正在不断孕育新的突破。财大气粗、趾高气扬的传统企业,一不留神就被跨界经营者冲撞得六神无主、人仰马翻。为什么这几年的变化会这么快呢?除信息技术本身进步加快、应用环境日渐成熟外,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刺激经济复苏、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各国都纷纷制定新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加速推动了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应用进程,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化影响也逐渐地显现出来。对于中国而言,面对快速变化而影响深远的信息技术革命,当然不能老是停留在应对、适应上,应该有新的追求,在积极利用的同时争取发挥引导甚至主导的作用。  ​背景之二:经济与社会面临转型。中国正处在多重转型的交汇期,发展阶段要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转型,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向集约转型,经济型态要从产品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社会形态要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环境约束这三大困境既是必须转型的原因,也是转型期需要重点克服的困难。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延用传统的惯用办法,需要跳出原有的思维寻找到新的出路,而信息技术革命恰恰提供了这样的机遇。信息化不仅通过技术变革、带动投资与消费进而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还在不断提供新的增长点和新兴产业,同时还是化解现有各类社会矛盾的一把利器。当然,每一种转型都会经由生产力要素变化引发生产关系调整和利益重新分配,所以,每一种转型都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么多的转型期阵痛叠加在一起当然是非常的痛苦。但是,承受这些痛苦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大家常说,转型期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效应促进增长、化解矛盾、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是中国在转型期面临的最大机遇,而丧失机遇才是最大的风险所在。  ​背景之三:信息化深化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已经大不一样,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带来的深刻影响日渐显现,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原有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从电子政务领域看,信息化建设重点在经历过基础设施建设、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开发等不同阶段后,现在已经到了应用为王的阶段。也只有到这一阶段,信息化的成效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每一项重要的应用都会牵涉到资源整合,要求部门间、业务系统间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现实中,因条块分割形成的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现象仍大量存在,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更影响到成效发挥。这在过去自建自用阶段还能将就,但到了重点面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时就无法持续下去了。2008年大部制改革时,在“两化融合”的指导思想下,信息化管理职能划给了新成立的工信部。信息化本就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重点项目都会涉及到多个部门,让工信部去协调各部委显然是有点勉为其难。在实践中,工信部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是“能不为就不为”了。从更大的范围看,现在信息经济已深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原有的许多法律、制度都需要大的调整,而每一项调整又都会牵涉到众多部门。全面推进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有一个更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背景之四: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中国网民数量在2008年就已超过美国,成为第一网民大国,2013年底网民总量达到6.18亿人,而且还在快速增加。在可预见的将来,估计也不会再有哪一个国家能赶得上中国的网民数量。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2006年起每年都会跨越一个亿级台阶,2013年已超过12亿用户,而且大都使用的是智能手机,中国也就成了谁也别想再超过的移动互联网大国。全球市值前5名的互联网公司,美国3家,中国2家;前7名中,美国4家公司,中国3家。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现在推出一项网络新应用,很多国家用户规模数量很难达到百万级、千万级,但在中国如果达不到亿级水平都会让人看笑话。所以说,从数量上看,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潜力依然很大,这也是中国的机遇所在。但我们确实还不是一个网络强国,因为我们的技术还不过硬,网络用的越多安全隐患就会越突出。有分析称,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通用芯片依赖于美国,95%的操作系统来自微软,移动领域三大操作系统平台都来自美国。也有人称中国不具备对于互联网资源的掌握能力,中国网络空间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在极端情况下,中国的水电站大坝、石油天然气管道和其他一些由计算机控制的公共基础设施都容易受到网络攻击。更何况,真的还有人想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处在转型期的中国还真的有很多人容易受到蒙蔽甚至误入歧途。想想中东、北非、前苏联、乌克兰,想不担心都不成。网络安全问题已不是简单的病毒入侵、网络欺诈风险,而是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大时代、大变化,需要大战略、新思维,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更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三、期待未来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会对中国信息化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呢?习近平讲话已经指明了大的方向和战略要求,后面肯定会有进一步的细化工作逐步跟进。从大的方面讲,国家信息化战略指导思想、工作重心、重点任务、战略行动、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可能要作相应的调整。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1.一举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目前政府信息化管理体制比较乱,各地信息化协调机构名称不统一、归属不统一、职能不统一,很多机构无法发挥统筹管理协调推进的作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各地有望借此机会一举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如果有地方能再进一步探索建立政府CIO制度体系,那就更好了。  ​2.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热潮兴起。信息化管理体制理顺后,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共识下,各级政府对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也会加强。  ​3.新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实施。2006年我国曾出台《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研究制定新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新时期国家信息化的战略目标、任务和路径。  ​4.“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制定实施。从国家层面和省市层面看,抓紧研究制定“十三五”信息化规划都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除信息化总体规划外,可能还会有一系列重点专项规划和政策出台。​  5.“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推进。我们现在的信息基础设施还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普及程度、带宽速度、资费水平、服务能力等还支撑不起惠及全民的目标实现,也是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这项工作已经列在李克强总理向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相信未来几年中国的网速会更快,移动互联网会更加普及,价格会更加便宜,用起来会更便捷通畅。  ​6.关键核心信息技术研发有望加强。我国信息化长久依赖外国技术支撑总不行,既不安全也不经济。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集中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还是大有希望的。新的领导小组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研发及推广将受到更加重视。​  7.政府信息开放共享程度大幅提高。无论从信息化内在需求、信息经济发展需要还是从引领网络文化方面看,政府信息开放共享步划都应加快。新的领导小组对各部门的协调领导能力显著增强,促进政府部门间协同共享及对社会的信息开放都应有更大的作为。2月28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全新改版,也在释放着这样一种新的信号。  ​8.信息经济加速发展。新的领导小组对信息经济发展十分重视,也寄予了很高期望。信息经济全面发展不仅是建成网络强国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支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产业互联网等将持续快速发展。为此,一系列围绕让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应迅速跟进。同时,指导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和话语体系可能也会因之发生很大变化。  ​9.网络治理更加规范。网络治理既是实现“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网络环境下完善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网上舆论工作将得到加强,方法上也将进一步规范和透明。​  10.信息立法进程加快。信息立法落后于信息化实践基本上是一个常态,国外也是一样,但我国在这方面似乎走得更慢一些。对于全新的信息化实践,法律缺位常常让我们非常被动,有时用临时部门行政条例去管理总显得底气不够甚至不足为外人道也。更多的情况是大量原有的法律条文已成为限制信息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比如大数据发展会对统计法提出调整要求、互联网金融发展会对传统金融管理办法提出调整要求、云计算会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新要求等。强调要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也是对加快信息化领域的立法进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然,信息立法也要更加科学、更具前瞻性,要确保新的法律能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  ​信息技术革命还没结束,信息化带来的深刻影响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信息化值得期待。​(来源:《电子政务》 文/张新红(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行委员兼秘书长、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825.3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