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阿里上市路情节够曲折 九月成正果?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1-19 浏览:49 海淘人物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考虑将于9月3日开始向投资推介股票的计划。在下月中旬IPO之前,阿里巴巴将在亚洲、欧洲和美国进行路演。据负责此次IPO承销行的计划,在阿里巴巴管理层将先在香港、新加坡进行路演,之后前往伦敦,最终于9月8日在纽约进行美国首次路演。知情人透露,根据此安排,符合阿里巴巴9月16日公开上市的目标。 在重返上市路这一年以来,阿里的各种传言从来没有消停过,每隔十天半个月就有阿里上市的谣言传来,这样让九哥给你梳理一下阿里从青葱时代开始的漫漫上市路~ 初创阶段:上市的猜想和否认 2000年7月10日出版的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全球版将阿里巴巴网站创始人马云作为封面人物报道。在这次报道中,就有判断阿里巴巴可能选择境外上市。这是阿里巴巴最早传出的上市言论。只不过当时阿里巴巴总收入还不到1亿元人民币。 2003年杭州第四届西湖论剑网络峰会上马云对公司上市首次予以“否认”:“阿里巴巴没有想上市。”这位号称在全球B2B中做到第一位的“掌门”对记者说:“互联网公司下一步的发展不应局限在上市,而是应该挖掘内部价值。” 阿里B2B的辉煌上市和惨淡收尾 2007年,阿里巴巴,中国的B2B行业的“领头羊”已经正式宣布将于此年9月中下旬登陆香港联交所进行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同年11月6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俗称阿里巴巴B2B公司)以B2B业务作为主体,在香港主板挂牌成功上市,融资116亿港元,当时它身负众多光环:融资17亿美元,超过谷歌成为科技领域融资之最(同时创港股融资纪录);市值超200亿美元,成为亚洲市值第二的互联网公司,紧逼雅虎日本;市盈率高达300倍,在当时已上市的科技公司中几乎无人能及;超额认购258倍,冻结资金高达4500亿港元,创下了香港股市的冻资最高纪录。上市当天,开盘价达到30港元,尾盘收于39.5港元,较发行价涨192%,一度创下了港股2007年新股首日涨幅之最。 然而上市后,阿里巴巴B2B的股价一度表现不佳,自2009年三季度开始即一路下滑,至2012年2月,股价一度跌落至10港元不到。最终以2011年欺诈门和高管辞职事件为导火索,2012年彻底退出香港交易所收场。 重启IPO,整体上市动静大 自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B2B正式退市后,业界便关注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事宜。阿里巴巴官方则是在2013年1月,集团CEO陆兆禧公开表示阿里巴巴已经做好上市准备。而显然香港仍然是阿里的第一选择。 经过半年的准备和打磨,在准备各种基本材料之后,2013年8月阿里巴巴向港交所提出了一项“创新方案”,希望引入合伙人制度,让现行的管理团队拥有董事会内多数董事的提名权。对此,2013年9月4日,香港证监会召开董事局会议,称对于任何会被视为对阿里巴巴作出豁免,使其不需遵守现行上市规定的改变,证监会都予以否决,其中包括允许阿里巴巴采取合伙人架构上市的建议。2013年9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以内部邮件形式披露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制度,表示对此制度的坚持。次日,对于阿里巴巴坚持合伙人制度的表态,港交所主席周松岗表示,依然希望阿里巴巴选择赴港上市,港交所在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大前提下,希望能平衡各方利益,找出解决方案。在经过近一个月的胶着的讨价还价之后,10月8日香港媒体披露,为了让阿里巴巴顺利上市,其第一大股东日本软银破天荒承诺将其持有超过三成股份的投票权,全部“委托授权”予阿里合伙人。这样,阿里合伙人将持有超过四成投票权,符合香港监管机构规定。作为回应,港交所也向阿里巴巴提出了一些限制条件。不过由于港交所提出的限制条款“苛刻”,被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拒绝。第二天,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公开表示,香港上市规则规定不能设有双重股权,为了保障投资者权益,必须坚持“同股同权”的原则。目前,港交所并无计划就新股上市采取不同股权制度展开公众咨询。 事实上阿里方面所提出的,是一种类似双重股权结构的所谓“合伙人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包括马云在内的合伙人在上市后可以提名半数以上的董事。可是香港的《上市规则》秉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不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股权结构,而马云作为创始人和小股东,恰恰是通过这种方式保持着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 最终,2013年10月10日下午,在一次媒体交流中,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对外界“赴港上市”传闻做出评论,称“决定不选择在香港上市”,同时表示“今天的香港市场,对新兴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还需要时间研究和消化”。这是阿里巴巴高层首次就在香港谋求上市的问题做出的公开明确表态。到了10月14日,阿里巴巴负责投资并购的副董事长、前CFO蔡崇信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次交流会议上明确表示,因VIE结构,阿里巴巴不符合中国内地的上市规则,并暗指称,若某个交易市场(香港)反悔,阿里还会考虑。 经过一番无用功的消磨后,阿里开启了上市计划Plan B,为放弃香港投向美国上市作准备。消息指出,虽然美国方面同样没有“合伙人制度”,但由于美国上市企业具有Dual Class Structure(双重股份结构),可提供两类不同股票,有着不同的表决权;因此,到美国上市便可解决阿里巴巴董事局所担心的控制权问题。 阿里这次赴美上市是以集团名义,但不包括支付宝,剩下实际有价值吸引力的就是B2B、B2C、C2C三块主体,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集团与小微金服达成了全新的股权和资产购买协议。阿里巴巴表示将以32.19亿人民币(5.18亿美元)的价格将中小企业金融贷款业务卖给支付宝母公司小微金融服务集团。 在放弃港交所后一个星期左右,2013年10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证实,公司已获得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接受阿里合伙人机制的书面确认,并称包括董事会的提名权等在内的阿里合伙人机制完全符合上市规定。但由于上市地点转变、规则也有所变化,阿里的各项IPO材料也许在进行斟酌,又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到了2014年3月16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决定启动在美国的上市事宜。 这份简短声明的发布,意味着阿里正式作别与其“纠缠”了大半年的港交所。在这份声明中,阿里也语带保留:“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积极参与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阿里巴巴和港交所纠缠了将近一年,港交所曾是阿里巴巴最可能上市的地点,结局却是阿里巴巴宣布启动在美国IPO,这样的反转剧不能不让人唏嘘。 2014年5月8日,距离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达成股权回购协议以及阿里巴巴B2B退市近两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赴美上市52天后,阿里巴巴集团终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招股书。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募集至少10亿美元,这与此前业界人士预测的是筹集金额为15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规模相去甚远;阿里集团未说明发行的股票数量及估值情况;阿里巴巴集团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具体哪一家还未敲定,股票交易代码也未确定。 2014年8月13日,I阿里巴巴再次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披露了阿里巴巴集团和小微金服集团的最新股权和资产购买协议。新的协议中,阿里巴巴集团将至少获得来自小微金服93.75亿美元的回报。分析人士称,对于阿里小微的前景预期,或将助推阿里市值登上2000亿美元的峰值。同日有外媒透露,阿里将于9月16日在纽约交易所挂牌交易,并将在9月初公布发行价区间。不过对于此,阿里官方并未回应,九月阿里能否完成上市路,还待事实证明。 另附阿里巴巴的融资历史资料: 1999年10月,引入了包括高盛、富达投资(Fidelity燙apital)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Invest燗B等在内的首期500万美元天使基金。 2000年1月,获得日本软银(SOFTBANK)的注资2000万美元 2002年2月,进行第三轮融资,日本亚洲投资公司注资500万美元; 2004年2月,获得82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投资者包括软银、富达投资、Granite燝lobal燰entures和TDF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 2005年8月,与雅虎结成战略同盟。阿里巴巴实际收入2.5亿美元现金。其中包括雅虎的7000万美元(购买普通股),以及软银的1.8亿美元(购买可转换债券)。淘宝成为100%控股公司。雅虎成为第一大股东,拥有40%股份。马云及其团队为第二大股东,拥有28.2%股份,软银为第三大股东,拥有股份16%。 2011年:马云将支付宝资产转移到个人控制公司 2012年:国资入股接手雅虎一半(20%)股权 2007年-2012年:阿里巴巴外贸业务板块上市再退市 本文材料整合自凤凰、网易等门户网站财经版块的往期报道(来源:九个头条;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