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物流、清关、采购,海淘走向全产业链时代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7-31  浏览:139  海淘动态

海淘或许是目前国内所有的电商行业里面供应链水平最低的一块市场。海淘的供应链整合难度极高,从采购到物流再到清关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海淘的风险。
但在国人买遍全球的强烈需求的推动下,大批企业携巨额资本进入这一行掘金。由于海淘的供应链并不成熟,所以不同的从业者结合自身的角度给出了各不相同的解决方案。而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让海淘的模式格外多样。但究其根本,通过拆解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可以将海淘分门别类。
物流:从粗放到精细
物流恐怕是跨境电商中最笨重的一环,也是此前海淘面临的最大挑战。借助全球互联网,消费者坐在电脑前动一动手指就能买遍全球。但是为了将商品从万里之外漂洋过海送到用户手中,海淘搬运工就成了特别苦逼的一个角色。
国际快递当然是大家首先想到的物流方式。速度快、服务有保障、业务成熟,UPS、FedEx、DHL等国际快递巨头的品牌也早已深入人心。这些统统构成了国际快递这种物流方式的优势。
既然国际快递有这么多确定性的优点,海淘族为何还要在物流方式的选择上绞尽脑汁?答案很简单,成本太高构成了国际快递致命的弱点。我们以三大国际快递公司从美国洛杉矶寄送一公斤的包裹到中国上海为例,选取各自最经济的服务方式,UPS、FedEx、DHL 国际段的运费分别为316 元、415 元和355 元,这还不包括两端国内的配送费用以及可能产生的清关等其他费用。虽然通过一些大型的物流平台,消费者能够在此基础上拿到一定的折扣价格,但是动辄上百元的运费依然是海淘一族不能承受之重。
如果严格按照海关的规定来执行的话,个人进境邮递物品限额1000 元,快递费会让海淘的性价比大打折扣。这就决定了该种物流模式难以成为主流。同时,国际快递清关相对透明,缺乏“弹性”,这又进一步降低了快递模式的竞争力。
国际快递虽有诸多优势,但却被性价比一招毙命。邮政小包提供了一种性价比更高的直接替代方案。同样以上面的包裹为例,邮政小包的物流费用能够控制100 元以内。这就让海淘在经济上变得相对可行。当然,与相对便宜的价格对应的就是更慢的速度和打折的服务。而这是海淘族不得不面临的取舍。
国际快递的收费高高在上,但是它的成本究竟有多少呢?
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曾透露,从美国洛杉矶到中国上海的空运价格仅4 元/ 公斤,这与快递公司的报价简直是天壤之别。转运平台“海外通”负责人杨学海披露的一组数据也能侧面印证这一点:海外通平台从洛杉矶仓库收货,到广州白云机场入境,包括空运和清关费用在内的总成本只有9.8 元/ 公斤。
即使考虑集货模式下的分拣包装和境内快递费用,上述包裹从海外入仓到配送到中国消费者手中的总成本也能控制在30 元以内。相比国际快递和邮政小包,国际物流存在着巨大的成本优势,而消费者只需在速度和服务上稍做牺牲。
所以当跨境电商开始打出免运费旗号的时候,我们不用太惊讶,因为严格说来,跨境物流的成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由于许多海淘商品来自国外的电商网站,而这些平台大部分不支持跨国直邮,因此对转运公司的需求就生产了。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转运公司只是海淘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它们并没有跳出国际快递、邮政小包和国际物流这三种模式的框架。不过在看到国际物流模式的发展前景以后,不少转运公司逐渐发展为国际物流服务提供商。
相对于国际快递和邮政小包,国际物流模式存在着巨大的成本优势。虽然国际物流在海淘行业起步较晚,但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同时,国际物流的效率和体验也在快速改善。以洋码头旗下的贝海国际速递为例,通过在洛杉矶、旧金山、纽约等地设立货站,贝海国际保证每周至少5 趟航班从货运中心发往中国内地。洋码头的商品配送时间因此得以压缩至4 ~ 7天。同时打通物流信息,让包裹状态可实时跟踪。可以预见的是,国际物流将会成为海淘电商打造供应链竞争力的核心阵地。
清关:从灰色到规范
只要存在跨境商品流通,就涉及清关,海淘也不例外。清关主要分为两种模式:贸易清关和物品清关。贸易清关主要适用于一般贸易,而个人邮递物品则采用物品清关的模式。
物品清关相对于贸易清关存在许多优势。物品清关的手续更加简单,大幅简化了贸易清关繁琐的商检和报关流程。在商品征税方面,物品清关采取三税(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合一的征收方式,税率也更加优惠。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确定了常见入境物品的完税价格,免除了商品核价的过程。
结合人“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可以提炼出海淘清关的基本原则:能免税的尽量免税,不能免税的尽量少税,能够物品清关的一定不要贸易清关。落实到具体操作,无外乎两种手段:一是降低被抽查的概率,二是谎报物品、虚报价格。
目前只有一个渠道能够降低被抽查的概率,那就是邮政清关。为了促进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海关为万国邮政联盟旗下的邮政系统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邮关是一套独立于海关的系统,通过邮关清关的物品直接发往当地邮局,由邮政自行清关,海关在此过程中仅行使监督职能。
真正让邮政清关变得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邮关采用“批量报关+X 光机检验+ 随机抽查”的方式清关。只有被X 光机鉴定为明显不实和被抽查到的包裹才会被逐单清关。其他包裹即使是消费者虚报、谎报物品,也能侥幸蒙混过关。
所以,当海淘用户通过国际快递购物时,快递公司往往要求消费者上传身份证等信息,因为普通快递公司在入境时需要逐单清关。而邮政包裹只有在用户被抽查到时才需要相关信息。因此,虽然从价格和服务来看,邮政小包并无太大优势,但得益于在清关环节上独一无二的便利,邮政小包仍然是许多海淘族首选的物流模式。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被抽查到的包裹才需要交税,而没被抽查到的包裹就可以免税。入境物品行邮税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清关检查的目的只是在于核实商品的质量、数量、价格等信息,排除虚报、谎报的情况。
但只要海关不能做到所有包裹都开箱检验,虚报、谎报的情况就不可能根除。这也即我们所称“灰色”清关的意义所指。随着海淘市场的引爆,每年上亿的包裹涌进来,在传统的清关业务逻辑下,几乎不可能实现完全的阳光化。
不过,目前国家正在积极试点的一种模式为入境包裹批量化阳光清关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保税区”模式。
保税区可以简单理解为中国本土市场的一块“自由港”,国际商品可自由进出该地区(不算入境),但该地区的商品流通需在海关的全程监管下。保税区海淘的核心逻辑在于将监管重心从包裹零散入境阶段前移到商品批量入区(保税区)阶段。当海淘商品进入保税区以后,海关就完成了商检、备案等流程,并持续跟踪之后的流向。所以当商品分拣、打包完成后,海关无需再去核实商品。
更进一步,通过与海淘电商平台打通底层数据,海关能确切地知道商品的交易价格。行邮税因此得以从实征收,不用再笼统地参照完税价格表。通过技术手段和全社会的资源协同,海关第一次可以确切地知道通过保税区入境的每一个包裹中的商品和价格,从而实现入境物品清关的阳光化。
另外,人肉带货是一种集物流和清关于一体的海淘模式,它常见于出境旅游和香港代购。在满足自用和数量合理的前提下,海关为境内居民提供5000元随身行李的免税额度。
至于转运、集货等物流方式,其清关方式也落在贸易清关和物品清关的大框架下。入境商品清关的基本原则是对个人物品免征、少征,对贸易物品在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合理征收。但由于技术上操作困难,以及存在监管套利,消费者一直在与监管方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保税区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阳光清关方案,但该模式的应用场景存在较大限制,全面推广后又与一般贸易存在一定冲突,目前仍在摸索阶段。
采购:从无到有
海淘的出发点是消费者的需求,海淘供应链的起点则是采购。
海淘采购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买什么?找谁买?放到传统的零售场景,选品可能会是商家最头疼的问题,因为在供过于求的市场里,及时发现适销对路的商品无疑是很重要的竞争力。
但海淘的游戏规则不一样。海淘大规模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境内消费者的需求未能被有效满足,所以只需要找到消费者有明确需求的商品就行。在供不应求的海淘1.0 时代,海淘的采购只是纯粹的“跑腿”。
这一时期海淘的主要品类是3C、母婴、化妆品等标准品,它们的共同点是每个品类都存在广为人知的品牌和爆款单品,海淘一族对它们也都有非常成熟的认知,能够明确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但是当海淘进入服装配饰、日用百货等“深水区”时,消费者的需求就变得比较模糊了。用一句话来形容用户的感受就是,“我知道这些商品好,但我又不知道具体买什么”。受语言、地域等限制,海淘用户不可能像在国内消费那样去逛和挑。于是,一批导购网站和买手平台在海淘行业应运而生。这是国内海淘目前所处的时代,我们称之为海淘2.0。直到这时,选品才完成从无到有的蜕变,成为海淘网站的一项竞争力。
回答了“买什么”的问题以后,海淘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找谁买”。二级代理商、一级代理商、品牌商,这是国内电商在传统零售行业的突破路径 。但海淘目前的采购对象却主要是消费品行业的最末端——终端零售商。
从国外的品牌商到国外的零售商,再到海淘商家,最终配送到国内消费者手中,海淘商品的流通路径相对于传统零售延长了整整一倍。这是海淘无奈的选择。
就非标品来说,因为采购相对分散,尚未实现规模化运营,海淘难以争取到上游话语权,只能在终端市场扫货倒也正常。但中国的海淘族在传统标品上的购买力已经非常可观,理论上来说能够帮助海淘商家争取到供应链上游的授权。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品牌非但没有给出授权,反而在零售端制定了严格的限购政策,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海淘商家扫货的难度。目前规模化运营的海淘商家只能通过发动留学生、当地白领和家庭主妇来组织货源,资源浪费巨大。
综合来看,不管是选品还是组货,海淘在采购环节的供应链都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海淘迎来全产业链时代
毫无疑问,物流是海淘用户最核心的痛点,它也因此成为企业重点突破的环节。2009 年,曾碧波辞职创业,经过一年筹备推出自建的国际物流平台——“贝海国际速递”。2011 年7 月,洋码头网站正式上线。得益于在物流环节的深度整合,洋码头能够大幅提升海淘配送的速度和服务,并有效平衡成本。
2013 年以来,洋码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物流之于海淘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整合资源和打通信息。通过将快递、邮政、航空公司等社会化的物流资源与海淘用户零散的需求对接,能够显著降低跨境配送的物流成本。同时,配合物流信息的全程可视化,海淘用户的物流体验得到了质的改善。但即使做到这一步,海淘仍然只是一项“只有下游,没有上游”的业务。
海淘的“上游”指的是选品、定价、陈列、促销等零售行业的基本职能。但组织全球供应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海淘企业在这方面一直切入得比较浅。上线较早的“美国购物网”定位为代购平台,“北美省钱快报”主打优惠信息,“什么值得买”的基因则是导购平台。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专攻搜索、返利、外汇和物流工具的海淘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模式非常轻,它们很难从根本上改善海淘的购物体验。
垂直市场的引爆为海淘企业建立真正的上游供应链提供了机会。蜜芽宝贝从奶粉和尿片入手找到了突破口。奶粉和尿片的共同点是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大部分销量都集中在少数品牌的少数商品上。同时,境内外商品存在非常大的价差,中国消费者对海外商品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
这些特点使得奶粉和尿片的海淘供应链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搞定少数几个爆款就能撬动一个行业,迅速打开市场。
更进一步,围绕年轻妈妈这个群体和育婴这一主题,品类扩张也比较容易实现。在种种天时地利因素的作用下,蜜芽宝贝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至此,海淘终于迎来了“采购—物流—销售”的全产业链时代。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21.2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