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2-2015)》全文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09-23  浏览:105  海淘人物

电子商务是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商业贸易的网络化新型经济活动,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和产品不断创新,交易规模急剧扩大,给传统商务活动带来巨大变革,也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和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明确将扩大内需作为发展战略基点,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机遇期,也是成都实现经济跃升性发展的关键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于成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和充分国际化进程,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商务部《“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商电发〔2011〕37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11〕566号)、《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09-2012)》、《成都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等文件编制,是成都市“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是推动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为2012年至2015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趋势  (一)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互联网应用在全球爆炸性地增长,以及全球互联网使用人数的迅速增加,电子商务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2011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为6806亿美元,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为1059亿美元;全球电子商务用户规模达到10.4亿户,占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的45%;全球网站数量为5.55亿家。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把电子商务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电子商务实现跨区域、跨经济体、全球化延伸,世界范围内的电子商务加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大。  (二)国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2011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5.88万亿元,实现网络零售总额7825.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32%;全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114.6亿元,用户规模达到0.98亿户。“十一五”以来,我国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入、网络购物用户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加快进军电子商务,相关电子商务服务业快速跟进,电子商务的应用呈现普及化和常态化;移动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主流形式和新的驱动力,也正处于加速发展期,其市场即将进入大规模爆发增长阶段。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电子商务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蕴含巨大发展机遇。  二、成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发展概况。2009年以来,成都市成立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移动电子商务推进小组以及专门职能机构,从规划、政策、资金、项目、发展氛围等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2011年,成都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八部委联合批准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标志着成都电子商务已由起步发展阶段进入提速发展阶段。  从起步发展阶段开始,成都着力推动电子商务与本土优势特色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同时,成都市政府相继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共同建设成都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以移动支付为核心的移动电子商务,旨在实现电子商务“弯道超车”抢先发展。成都逐步形成了以电子商务行业细分平台和移动电子商务为发展重点和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  2011年,成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约占全国的3.4%,居西部城市首位,较2010年实现倍增。2家企业被商务部评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企业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数字出版转型示范企业”;4家企业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数量名列中西部首位。  截至2011年底,基于银联手机支付平台的成都用户累计超过100万户,以银联手机支付平台为结算中心的全国交易额累计超过2.5亿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银联手机支付平台加载了覆盖金融、便民、娱乐、商旅、电子政务、商城购物、惠农7大类120余项应用内容,70余家企业已在平台上提供应用服务,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截至2011年底,全市打造了10栋电子商务专业楼宇,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累计超过7000家,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50%,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40%。电子商务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累计超过800人,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累计超过4万人,间接就业人数累计超过36万人。网商队伍迅速扩大,仅在淘宝网上开店的网商就已达到3万余家。  (二)发展条件。  1.领军企业聚集发展。成都是西部地区吸引电子商务企业落户最多的城市,截至2011年底,在成都投资成立区域总部以及运营中心的电子商务领军企业超过20家,其中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超过10家;阿里巴巴西部基地、淘宝创业园、京东商城西部运营中心、京东研究院、携程网西部总部等重大项目落地,标志着以成都为中心、覆盖整个西部市场的电子商务战略轮廓初步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凸显。  2.本土平台特色明显。本土行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逐渐辐射全国,主要集中在中药材、建材家具、图书出版、数码家电、化工医药等行业。中药材天地网在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及产地设立了50多个分公司、650余家信息站点,分别被商务部、农业部评为中药材行业唯一的“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特色农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九正建材网是国内建材家居产业链最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营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被商务部评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新华文轩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子商务运营、首批获得国家网络出版许可证的专业网络企业,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1000多个大中小城市,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数字出版转型示范企业”。此外,通吃网、沸米网、搜啦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正在发展壮大。     3.移动电商异军突起。成都市政府通过与中国银联、中国移动等多方开展战略合作,探索形成了以基础电信营运商和金融机构融合发展为基础、以内容提供商和专业服务商整合创新为主体的移动电子商务全产业链联动发展模式。成都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聚集了中联信通、艾普科技、江波龙等一批移动电子商务企业,初步形成了集研发、生产、服务、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成都以锦里、宽窄巷子、优品天地等特色商业街(区)为试点,大力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成都创办了我国首个高级别、全国性的移动电子商务主题年会,积极加强行业交流与宣传,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氛围。  4.用户规模潜力巨大。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网民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11年底,成都网民规模达到740万户,普及率达到52.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4.4个百分点;成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49.3万户,使用率达到47.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成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61万户,占网民规模的75.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庞大的网民规模、丰富的用户资源为电子商务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5.支撑体系初步形成。成都是中国西部通信枢纽,通信干线的交汇地、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国家云计算、灾备中心等共享性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布局地,光纤宽带广泛应用于商业楼宇、产业园区和家庭等,无线网络连续覆盖主城区、郊县城区、重要景区、重点商业场所和高校、机场等,为电子商务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成都的运输业、仓储业、配送业、快递业处于西部领先地位,逐步形成了标准统一、规范有序的城市快递网络,特别是快递企业与连锁商业企业合作开展自提式包裹服务,有效解决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和最后一百米快递问题。中国银联、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在成都设立研发机构,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开展了电子商务产业前沿技术研究和攻关,为成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政府与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合作建立了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指标体系、电子商务统计规程和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三)存在问题。  1.产业规模仍然偏小。成都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企业的规模较小、核心竞争力较弱,只有少数企业注册资金超过1000万元,且覆盖本土特色产业和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数量较少。移动电子商务企业虽然实现了空间上的集聚,但各环节之间缺乏相互配合,尚未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移动电子商务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不够清晰,企业整体处在发育之中。  2.应用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传统企业对应用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网上交易缺乏信任感等原因造成了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偏低,大部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改造核心业务的决心不够。专业化细分市场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较少,服务内容和功能单一,集成创新能力不强。移动电子商务全国性内容提供商缺乏,核心运营平台尚未建立,用户规模较小,智能终端用户转化率和行业渗透率不高。  3.生态环境尚需完善。成都地处内陆,物流成本偏高,城市配送和快递物流发展水平跟不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需求。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发展滞后,提供认证、咨询、软件、代运营、用户体验设计、数据挖掘与分析等专业服务机构在数量与质量上与一线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创业投资机构较少,电子商务企业融资难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不足,以及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影响电子商务的应用普及。  4.高端人才相对缺乏。电子商务基础人才较充裕,但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引领电子商务创新驱动发展潮流的企业家队伍和创业群体规模较小,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熟悉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相对缺乏。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务应用培训不足。高级专业人才引进机制不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  三、成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成都经济年均增速一直位于西部省会城市之首,成为全球瞩目的投资目的地城市,当前成都面临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对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电子商务已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地位得以确立,国家加大了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力度,加快了宽带、融合、安全和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力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乡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伴随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逐渐成为社会消费主体,全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存在巨大的人口红利与市场增量,未来十年电子商务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同时,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搜索、社交网(SNS)等新技术和新应用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面临挑战。电子商务应用和供应链管理的普及正改变传统商业地缘格局,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地位面临新的挑战,政府统筹推进电子商务科学发展、领先发展的能力面临新的考验。全球经济持续动荡和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风险投资、首次公开募股(IPO)等资本市场降温,直接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当前,国内综合型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已初具规模,京东商城、淘宝、苏宁易购、当当网、卓越网等一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已基本成为网络购物市场主导者,互联网经济“赢家通吃”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内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赢利模式较为单一,价格战依然是竞争的主要方式,电子商务行业“快鱼吃慢鱼”的整合并购将越来越普遍,本土电子商务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更大洗牌压力。基于智能手机发展起来的移动电子商务尚处于市场导入期,国内主要城市均把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产业制高点奋力抢占,城市和区域间对时间窗口、核心资源、改革先机和创新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  第二章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按照产业特色化、平台专业化、市场纵深化、应用全域化的发展思路,以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为驱动,放手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切实改善和服务民生,走出一条既符合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又具有成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二、发展定位  以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为导向,以建设西部电子商务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重点,培育一批与地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相匹配、辐射全国的电子商务大宗交易、商品零售和服务贸易平台,创建西部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坚持创新驱动和市场主导发展战略,以打造国内移动电子商务领军城市为目标,以移动电子政务为带动,整合基础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内容提供商和专业服务商资源,完善移动电子商务全产业链,培育移动电子商务核心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国内领先的移动电子政务大厅。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电子商务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应用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移动电子商务加快普及深化。垂直细分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规模化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核心平台初步建立。电子商务成为企业拓展市场的有效手段,推动“成都制造”和“成都服务”走向世界;移动电子商务成为提升城市运营和管理现代化功能的着力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切入点。  (一)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倍增,交易额突破6000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达到5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二)全国移动电子商务支付结算中心和应用开发中心初步建成,以成都为结算中心的移动电子商务全国交易规模超过1000亿元,移动电子商务本土用户规模超过500万户。  (三)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和服务品牌,培育50家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实现2-3家本土电子商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成都设立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或功能总部30家。  (四)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中小企业达到70%、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0%。大型企业的网络化供应链协同能力基本建立,90%以上的对外贸易企业具备全球化商务协同能力。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主要应用企业普及率超过80%。  第三章主要任务  一、壮大电子商务产业规模  (一)发展电子商务总部经济。不断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功能,着力推动电子商务专业楼宇向电子商务总部基地转化;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电子商务企业总部承接基地,将成都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的电子商务企业总部集聚区。强化招大引强力度,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成都设立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或功能总部,并引导向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示范基地、专业楼宇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聚集。支持本土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去”拓展市场空间,形成以成都为总部,辐射全国、服务全球的发展格局。  (二)培育电子商务细分平台。围绕机电、医药、制鞋、食品、家具、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中药材、茶叶、生猪、水果、花木等特色资源,支持有条件的本土龙头企业整合行业资源建立垂直细分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扶持本土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开拓市场,与行业内的制造、批发和零售等企业进行嫁接,聚合行业资源优势;同时鼓励本土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增强持续创新能力,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和电子商务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和新应用,不断优化商业模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扶持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充分发挥成都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优势,引导信息产业(IT)、软件和服务外包等高新技术企业开拓电子商务软件运营(SaaS)和代营运市场,满足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及业务转型需求。鼓励金融机构与基础电信营运商、内容提供商、专业服务商合作营造良好的受理环境,建立移动支付结算中心,发展以移动支付为核心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业。培育和引进一批数据挖掘、网络营销、专业咨询等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应用研发中心、呼叫中心、订单处理中心等,形成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体系,为成都电子商务“全产业、全领域、全覆盖”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支撑与保障,增强电子商务专业服务面向全国的辐射力和渗透力。  二、抢占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先机  (一)创新共赢商业模式。不断深化以基础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融合发展为基础、以内容提供商和专业服务商整合创新为主体的移动电子商务全产业链联动发展模式,营造更加开放异域合作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链中主导环节企业准确定位、合理分工,并充分开放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各方共创共享。同时大力开放社会公共服务资源,推出一批行业性重点示范项目,吸引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协同参与建设,建立起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和业务协同机制,实现各方互利共赢。  (二)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围绕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缺失和关键环节,引进和培育一批优势关联企业和龙头企业,重点引入全国性、行业性内容提供商,以及鼓励音乐、游戏、阅读、视频等移动互联网其他细分产业与移动电子商务有效融合,以拓宽市场领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消费需求;着力引进精于用户体验的专业设计和咨询企业,提升用户服务设计水平,提高用户体验度和智能终端用户转化率,完善和壮大移动电子商务全产业链。同时大力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有效协同,形成竞争有序、联动发展的有机整体。  (三)构建聚合服务平台。构建开放、聚合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集成移动电子政务服务和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以统一的智能终端入口,打造一站式移动生活服务。加快移动电子政务大厅建设,推动交通、社保、教育、医疗、交管、工商、税务等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向移动应用领域开放,为市民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便民服务,培养市民移动消费习惯。在以移动电子政务服务为先导的基础上,促进移动购物、移动服务等各项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以移动电子政务示范带动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提高移动电子商务在消费领域的渗透力。  (四)强化核心技术应用。抓住中国银联手机支付中的远程支付技术和近场支付技术成为国家标准契机,加快移动支付技术推广应用,以此聚合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资源,拓展市场空间。围绕不同应用场景的移动支付需求,推动移动近场支付双频无线视频识别(RFID)模块技术研发,实现移动近场支付非接终端对国家标准频率的兼容,提高移动支付应用水平。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移动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和产品与本土企业进行嫁接,增强企业创新应用能力。  三、深化电子商务应用  (一)助力优势制造业高端发展。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服务“高精尖优”的工业主攻方向,助力工业率先倍增。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电子信息、汽车、机械、食品、石化、冶金、建材、轻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尤其是白酒、茶叶、休闲食品和川菜调味品、家具、女鞋等地方传统制造行业,大力应用电子商务深化供应链整合和产业链协同,改造核心业务,不断创新挖潜,形成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价值链体系,扩大“成都造”市场占有率。  (二)促进传统服务业提升发展。以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围绕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改善和服务民生,着力应用电子商务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向产业高端转型发展。深化专业批发市场、大型零售卖场等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建设专业性的新型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网上批发、零售商圈,面向实体商户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鼓励餐饮、商超连锁、休闲文化娱乐等社区生活服务企业,以及旅行社、酒店等旅游服务企业,基于个性化服务,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发挥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示范街(区)试点效应,在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主力商圈、市场园区、特色商业街(区)、旅游景区等商业区域,全面推行电子商务创新应用。  (三)推进成都服务国际化发展。立足“充分国际化”发展战略,大力应用电子商务推动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服务业国际化,加快把“成都制造”和“成都服务”推向国际市场。引导外贸企业和具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制造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外销渠道,保持对外贸易强劲增长势头;支持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强化报关、退税、国际物流、海外仓储、结汇服务等一体化功能,积极与进出口商(协)会合作,吸纳更多本土企业抱团拓展市场。扶持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创新应用,依托成都软件和服务外包优势形成的成都服务品牌,开拓多语种、多领域的外包服务业务。  (四)推动都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按照“以工促农、以贸带农、以旅助农”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推动完善“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形成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基础、现代农民为主体、三产联动为特征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和专合组织与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加强合作,在高端种业、生态有机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领域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以市场力量的“倒逼机制”,带动生产环节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改变农产品终端形态,提升农业附加值。同时,拓宽电子商务应用,助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多元化特色经营,丰富农业价值链。  四、加快产业载体建设  (一)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1.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结合天府新区大力打造高端服务业聚集的产业功能,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的产业高端属性,发挥成都高新区打造移动互联网产业聚集地优势,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立足打造移动电子商务完整产业链,引导各类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支付服务商、内容提供商及产业运营商等入驻园区,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同时,注重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有效协同,构建“一基地一园区”联动发展、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  2.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园区。根据“北改”片区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形态定位,以及加快传统商圈改造和市场调迁实现主营业态升级的需求,在“北改”区域和规划内的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园区。围绕建设电子商务应用生态圈,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公司、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网商等落户园区,配套完善咨询、设计、营销等专业服务和金融、会计、法律等商务服务,形成良好的电子商务生态环境,大力推动区域、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3.电子商务专业物流园区。结合物流集中发展区和城市公共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依托航空、铁路和公路枢纽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满足商家对顾客(B2C)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专业物流配送园区。按照专业化、规模化、集中化的原则,加快聚集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和仓储,以及各类物流配送企业,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共享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B2C电子商务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1.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发挥中国银联手机支付技术成为国家标准的行业效应,不断完善基地移动支付平台功能,加载更多应用内容,提供广域应用服务,形成移动电子商务核心平台,提升基地竞争优势。同时以基地移动支付平台为核心,引入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外包服务中心、测试管理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等一批创新性和支撑性高新技术项目,不断丰富基地内容、增强基地功能,加快全国移动电子商务支付结算中心和应用开发中心建设。  2.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充分发挥龙泉驿区作为国家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和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的优势,着力建设集种植、加工、销售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731.3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