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农业”:不一样的共享经济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09-17  浏览:110  海淘人物

曾几何时,我们哪会想到,大街上一片片的自行车,扫码就能骑;曾几何时,我们哪会想到,停在路边上的一辆辆汽车,扫码就能开;曾几何时,我们哪会想到,商场中如同“救命稻草”般的充电宝,扫码就能用……“共享经济”,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今,随着“共享”逐渐被消费者接受,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思考,“共享经济”是否可以在其他行业中也散发光芒。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个走在“共享单车”等“共享明星”之前的“老前辈”——“共享农业”。  “共享农业”由来已久  “共享经济”的火热,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不过如果提到最早运用“共享经济”的行业,农业一定是其中之一。  早在2012年,本报就报道了当时在北京小有知名度的小毛驴市民农园,这种以农业为基础、以分享为卖点的农业模式,和“共享经济”的特点不谋而合。  据小毛驴相关负责人介绍,农场现有的消费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劳动份额成员”,即每周需要亲自耕种,农场提供30平方米耕地、种子、有机肥和技术指导等。这样的“入股”方式,预付费为半年1500元。另一种是“配送份额成员”,由农场耕种后将农产品送货到家,如果是2人家庭,预付费为半年2200元。“当然,我们鼓励会员到配送点自取,农场目前有3个配送点,分别在苏州街、回龙观及雍和宫。这样可以减少配送成本,如果采用这种环保的方式,预付费用为1900元。”该负责人表示。  和小毛驴一样,大部分的“共享农场”都是这种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把闲置的农田通过人为的手段整合起来,经过专业的规划改造、统一管理,所有人只要需要,就能体验到曾经只能在农村才有的田园生活。在当时,二维码、网络支付等手段还没有真正深入消费者的生活,物流也不是很畅通,不少类似的农庄都难以经受住时间与成本的双重考验,只有少数坚持了下来。不过,对于坚持下来的“小毛驴”们来说,曾经的经营经验加上如今的科技进步,未来还是值得憧憬的。  几分田地,几个知己,“共享农庄”带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大家一起共享农地,更多是一个憧憬,远离城市,释放自我的空间。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孙立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独具中国特色的“共享农场”理念,一下子让农业共享经济的内涵丰富了起来。首先,中国式的“共享农场”可以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让它们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打破以往没人种地的尴尬。第二,中国式“共享农场”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赚钱渠道,不仅降低了经营风险,还把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三,中国式“共享农场”还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有益突破口,能给游客带来更加真实的农耕体验。随着“共享农场”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很多人也脑洞大开,开始琢磨农业和农村还有哪些共享模式可以挖掘。  农业,可以“共享”的还有很多  除了“共享农庄”所引领的“农田共享”,在农业中,“共享”所带来的改变远远不止于此。众所周知,“共享经济”的模式,就是拿着自己的资源或信息,与用户达到互利共赢的合作,增加资源利用的效率。而在农业领域,依然有很多方面,可以让“共享”大有作为。  农业领域设备一般为产业链上需要用到的大型机器,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等都是农忙时才会用到,其他时候只能闲置。在我国,各地的农机合作社一般会进行协调,帮助所在地从耕、种、收及加工全程机械化,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由于受地域和习惯的局限,农机合作社没能实现“分享经济”模式,使用率无法得到最大限度提高,使用范围也没有得到扩大。如果可以将“共享农机”的概念进行隐身,比如“扫码用农机”或者“预约用农机”等方式,就可以将这些农机的价值发挥出来,也让一些急需农机的地方可以随时使用。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农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市场对于农技服务的需求也十分巨大。此刻,如果有平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供“农技共享”,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以这些先进团体和个人为基础,为一些发展基础较差、规模落后的地区提供一定的农技帮助,长此以往,就可以达到共赢的效果。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认为,“共享农业”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他表示,“共享农业”可以分为几大类型:农田的分享,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私家田园和农产品特供渠道;畜禽产品的分享,吃上自己家养殖的放心肉;农机的分享,像滴滴一样叫来农机;资金的分享,不因缺钱误农时;农技的分享,所有的专家为所有的农民服务;劳务的分享,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扶贫的分享,重新定义“精准扶贫”;房屋的分享,人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桃花源。  发展“共享农业”前景广阔  从目前的市场反响来看,“共享经济”的成功毋庸置疑。作为我国基础产业之一的农业,如今踏入“共享圈”也是一种必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高品质个性化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现代农业新业态对农业资源提出了新的需求,信息不对称带来优质农产品供需脱节,这些都为“共享农业”的发展提供的先决条件。俗话说,“有需求,才有发展”。也正是这些需求,使得“共享农业”逐渐步入人们视线。  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共享农业”将会慢慢向更多的领域渗透,与其他经济形态集成创新。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进一步激活农村现有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分享,可以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为返乡创业的人才提供创业创新平台。通过农业资源的共享,可以把农业建设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使其具有提供农副产品、促进社会发展、传承历史文化、调节自然生态、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功能,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此外,未来乡村旅游、金融信贷和家政养老服务等行业都可以实现与分享农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创新农业发展方式。  除此之外,“共享农业”能够用较少的物质存量满足较多的服务需求,这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共享农业”能为这一转型提供重要的实现路径,同时还可以带动新经济发展,以较少资源消耗,满足更多人群的生产生活需求,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条件。  在我国目前的大环境下,“共享农业”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使得农民有了新的致富手段,同时还与目前国家推行“绿色农业”的理念不谋而合。有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手段的探路,也有了“共享农庄”等老前辈的经验,相信未来的“共享农业”将会朝着更加健康、绿色、快速的方向发展,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共享农业”将会成为继“互联网+农业”之后农业领域的“新明星”。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16.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