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华尔街 安邦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业务获批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6-02 浏览:178 海淘动态
购入纽约华尔道夫酒店,使安邦保险集团这个“财主”在海外资产收购方面积聚了广泛的关注度。而如今伴随旗下安邦人寿被授权开展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业务,这个财主在海外的投资规模或将更进一步。
7月13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同意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业务。同意安邦人寿聘请安邦资产管理(香港)公司为受托人,聘请中国建设银行为托管人。
同时,证监会要求安邦人寿应当统一配置境内外资产,合并计算大类资产和具体品种投资比例,确保符合监管要求。
在相关分析看来,该举措给安邦保险带来的根本性改变是,将以往仅能依靠自有资金渠道扩张的方式,变为自有资金与险资相结合的投资方式,为安邦保险在海外布局提供了助力。
“地产加金融”海淘模式
事实上,近些年来,海外投资已成为企业“长脸”的标志,以土豪著称的险资更是如此。可以看到,平安、国寿、阳光等险资均是频频“出海”,安邦保险更是其中的典型。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近年来,监管层逐步放开保险资金对外投资,2014年8月份,国务院下发的保险业“新国十条”更是提出要鼓励中资保险公司尝试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
相关资料显示,安邦保险的海外战役始于2011年,但直至2013年安邦才逐步通过在香港成立资产管理机构完善海外资管链条,并于2014年正式开启征战步伐。
安邦保险投资标的广泛,除股权、创投、股指期货、股票外,还包括不动产类资产,由此形成地产加金融的海淘模式。
具体来看,2014年10月6日,安邦保险斥资19.5亿美元,约合120亿元人民币,从希尔顿手中接盘美国纽约地标建筑“华尔道夫酒店”;随后10月13日,又以约人民币17亿元的价格全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
同年12月16日,安邦保险再次收购比利时金融机构——德尔塔·劳埃德银行100%股权。
投资数额上,2014年安邦保险对外投资额超4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其中2014年有过的三笔海外收购价就超150亿元。
而安邦保险出手如此阔绰,与其背后雄厚的资金支持不无关系。安邦集团于2012年成立安邦保险,拥有寿险、财险、健康险等多家子公司,背后股东包括上汽集团、中石化等数家央企。
在资本名利场内众所周知的秘密便是,谁若集结了7方金融牌照便可以独步金融天下,成为金融霸主,而目前安邦集团已具备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租赁5方牌照。
险资海外投资大蛋糕
可以说,倚靠母公司强大金融支持,加上国内投资空间有限,选择出海成为安邦保险做大资产端的一大途径。
一险资机构负责人就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随着国家政策对险资海外投资额的逐步放开,险资在海外的步伐加大,如今又可以通过险资投资加速境外业务,安邦保险海外资产配置规模无疑更大。
不过,该人士补充表示,保险投资策略依旧是偏保守,再加上监管机构也会抓后端的风险管控,因此险资往往要寻求稳妥的投资标的。
具体来看,受险资资金量大、周期长等投资因素影响,险资往往寻求增值潜力大、且可获取持续稳定现金流的标的,这类标的主要以成熟的商业项目为代表。
而安邦保险对华尔道夫酒店的并购正是典型例子,其同样原则遵从《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不动产可以投资的领域必须是“发达市场主要城市的核心地段,且具有稳定收益的成熟商业不动产和办公不动产”。
相关分析师也向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从安邦保险收购华尔道夫酒店案例来看,安邦保险同样将盈利及商业模型可持续性作为自己的收购标准。
为此,在面对市场质疑华尔道夫酒店收购价格过高的声音时,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曾解释:“19.5亿美金的投资约合每个平方米73000人民币,与中国北京金融街拍卖地价每平米十万块且40年使用权相比,每平米只有七万元人民币,后期盈利空间很大。”
另有分析意见也认为,事实上,险资投资方面,一般性做法是通过高收益保险产品获得大量现金流,做大资产端,运用保险杠杆博收益。投资收益只要能够覆盖运营成本,实现利差,保险公司便可盈利。
“险资的这一投资做法也同样运用于海外,即当海外投资项目的潜在投资收益大于前期保险产品需支付给投保人的收益时,就符合盈利原则。”
事实上,通过安邦保险大手笔投资海外资产动作来看,其更加注重资本运作,对保费规模要求较高,相反对保险产品的价值要求却并不高。其资本运作模式也自然形成,即通过将投资、总资产做大,再反过来在承保端吸引客户资金的流入,以投资来反哺承保。
7月13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同意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业务。同意安邦人寿聘请安邦资产管理(香港)公司为受托人,聘请中国建设银行为托管人。
同时,证监会要求安邦人寿应当统一配置境内外资产,合并计算大类资产和具体品种投资比例,确保符合监管要求。
在相关分析看来,该举措给安邦保险带来的根本性改变是,将以往仅能依靠自有资金渠道扩张的方式,变为自有资金与险资相结合的投资方式,为安邦保险在海外布局提供了助力。
“地产加金融”海淘模式
事实上,近些年来,海外投资已成为企业“长脸”的标志,以土豪著称的险资更是如此。可以看到,平安、国寿、阳光等险资均是频频“出海”,安邦保险更是其中的典型。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近年来,监管层逐步放开保险资金对外投资,2014年8月份,国务院下发的保险业“新国十条”更是提出要鼓励中资保险公司尝试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
相关资料显示,安邦保险的海外战役始于2011年,但直至2013年安邦才逐步通过在香港成立资产管理机构完善海外资管链条,并于2014年正式开启征战步伐。
安邦保险投资标的广泛,除股权、创投、股指期货、股票外,还包括不动产类资产,由此形成地产加金融的海淘模式。
具体来看,2014年10月6日,安邦保险斥资19.5亿美元,约合120亿元人民币,从希尔顿手中接盘美国纽约地标建筑“华尔道夫酒店”;随后10月13日,又以约人民币17亿元的价格全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
同年12月16日,安邦保险再次收购比利时金融机构——德尔塔·劳埃德银行100%股权。
投资数额上,2014年安邦保险对外投资额超4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其中2014年有过的三笔海外收购价就超150亿元。
而安邦保险出手如此阔绰,与其背后雄厚的资金支持不无关系。安邦集团于2012年成立安邦保险,拥有寿险、财险、健康险等多家子公司,背后股东包括上汽集团、中石化等数家央企。
在资本名利场内众所周知的秘密便是,谁若集结了7方金融牌照便可以独步金融天下,成为金融霸主,而目前安邦集团已具备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租赁5方牌照。
险资海外投资大蛋糕
可以说,倚靠母公司强大金融支持,加上国内投资空间有限,选择出海成为安邦保险做大资产端的一大途径。
一险资机构负责人就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随着国家政策对险资海外投资额的逐步放开,险资在海外的步伐加大,如今又可以通过险资投资加速境外业务,安邦保险海外资产配置规模无疑更大。
不过,该人士补充表示,保险投资策略依旧是偏保守,再加上监管机构也会抓后端的风险管控,因此险资往往要寻求稳妥的投资标的。
具体来看,受险资资金量大、周期长等投资因素影响,险资往往寻求增值潜力大、且可获取持续稳定现金流的标的,这类标的主要以成熟的商业项目为代表。
而安邦保险对华尔道夫酒店的并购正是典型例子,其同样原则遵从《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不动产可以投资的领域必须是“发达市场主要城市的核心地段,且具有稳定收益的成熟商业不动产和办公不动产”。
相关分析师也向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从安邦保险收购华尔道夫酒店案例来看,安邦保险同样将盈利及商业模型可持续性作为自己的收购标准。
为此,在面对市场质疑华尔道夫酒店收购价格过高的声音时,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曾解释:“19.5亿美金的投资约合每个平方米73000人民币,与中国北京金融街拍卖地价每平米十万块且40年使用权相比,每平米只有七万元人民币,后期盈利空间很大。”
另有分析意见也认为,事实上,险资投资方面,一般性做法是通过高收益保险产品获得大量现金流,做大资产端,运用保险杠杆博收益。投资收益只要能够覆盖运营成本,实现利差,保险公司便可盈利。
“险资的这一投资做法也同样运用于海外,即当海外投资项目的潜在投资收益大于前期保险产品需支付给投保人的收益时,就符合盈利原则。”
事实上,通过安邦保险大手笔投资海外资产动作来看,其更加注重资本运作,对保费规模要求较高,相反对保险产品的价值要求却并不高。其资本运作模式也自然形成,即通过将投资、总资产做大,再反过来在承保端吸引客户资金的流入,以投资来反哺承保。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