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交易中心进上海自贸区 目标亚洲最大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08-22  浏览:81  海淘动态

咖啡是世界第二大大宗商品,仅次于原油。全球人口每天会喝掉20多亿杯咖啡。在中国,咖啡算不上普及,但是这个咖啡市场基数很小的人口大国,正在创造世界上最迅猛的涨势,平均每年消费增长超过25%。正因为咖啡市场潜力巨大,7月6日,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揭牌成立,计划在3年内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咖啡交易市场,并努力建设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咖啡交易中心。从事咖啡贸易多年的林浩宇跃跃欲试,希望借助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这个平台,更方便快捷地进行全球咖啡交易,让中国优质的咖啡销售到世界各地。作为一名咖啡爱好者,上海白领章秋雨也感到十分欣喜:“咖啡交易中心成立后,我们就可以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喝到品种更丰富、更优质的咖啡了。”填补空白在过去的一年,大宗商品整体而言表现糟糕,咖啡的表现却很亮眼。美国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认为,咖啡是2014年表现最好的大宗商品,其次是黄金。2014年,咖啡达到了48.6%的涨幅,表现最差的大宗商品是原油,下跌49%。2014年,世界咖啡消费总量达到1.493亿袋(每袋60公斤),相比2013年增长2.3%。相对较为成熟市场(如欧洲、美国和日本)的涨幅稳定,非洲和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涨势更为迅猛。在新兴市场中,中国的消费增长尤为快速,由于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基数小,每年增长率高达25%以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相比成熟市场,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日本人均每天喝1.4杯咖啡,韩国人均每天喝1.2杯,而中国人均每两个月才喝1杯咖啡,主要消费群体为都市上班族。相比国内其他城市,上海人喝咖啡最多,人均每周消费1杯咖啡。有专家预测,中国咖啡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大,未来10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并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费市场。预计到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消费可达到3000亿元,甚至1万亿元。成熟的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将会达到3万亿到4万亿元人民币。此前,上海还没有专业咖啡及其衍生品交易的市场,大多依附于酒店用品市场内。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的建立,填补了这一空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兆杰称,该交易中心作为上海自贸区内现货类国际贸易平台,要用足用好自贸区制度创新和贸易便利的优势,打造成为领先的功能性平台。各展优势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将充分利用自贸区的金融、贸易及政策等优势,带动全国咖啡行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在国内加强与云南、海南的咖啡种植基地合作,形成以销促产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模式,促进中国咖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云南是中国最大的咖啡豆产区,咖啡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98%左右。云南产的咖啡豆质量上乘,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亚洲主要咖啡产地的产品相比,呈现差异化发展,即中国产的咖啡豆多用于制作浓咖啡,印尼和越南产的则多用于速溶咖啡。事实上,比起上海自贸区设立首个咖啡交易所的消息,云南昆明、普洱两地宣布挂牌成立咖啡交易中心要早得多。2014年7月9日,普洱“云南咖啡交易中心”宣布挂牌成立。同年7月12日,昆明也宣布挂牌成立“昆明咖啡交易中心”。尽管云南很早就有动作,但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两个咖啡交易中心未能取得政府的行政许可,迄今未拿到“准生证”。相比之下,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优势明显,自贸区对边境外农产品(16.51,-0.29,-1.73%)有特殊的政策,加上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意大利国际知名仓储运营商pacorini的仓储体系和背后庞大的客户群、快速成长的国内消费市场,短时间内有望吸引周边国家甚至更多产地国前来交易。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成长起来后,将成为国内外众多商家采购咖啡的首选之地。同时,加强对外合作,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巴西、哥伦比亚等咖啡主产区交流对接,与国际咖啡行业组织和贸易企业形成互动,吸引境外投资者加入到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平台,促使中国咖啡交易市场能真正成为国际性的咖啡交易市场、亚太区的枢纽市场。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提出,以中心为主体,推动“咖啡电子交易平台”和“互联网+”两翼齐发展,构建“中咖网”网上交易平台、咖啡创新金融、创咖基地等五大板块的创新发展模式。预计年内,国内首家24小时营业的创客咖啡基地项目和咖啡文化展示基地将会建成,地点可能是上海中心城区的黄浦或虹口,将帮助更多有前景的互联网+服务型或金融型小企业顺利拿到适合的创业资金。促进便利化黄金、原油、红酒、咖啡、建材……上海自贸区正在打造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交易平台,既有大宗商品,也有非大宗商品,从而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说,目前自贸区推进的金融创新、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体系,对于在自贸区内发展国际交易平台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综合环境。为了防范风险,2014年11月,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必须建立健全交易、资金托管、清算、仓储、信息发布、风险控制、市场管理等业务规则与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交易、托管、清算、仓储”分开,严格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风险。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崔卫杰建议,要建成亚洲最大的咖啡交易市场,我国必然要跟巴西、越南、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印度、墨西哥等全球主要咖啡生产国,以及欧美日等全球主要咖啡消费国产生大量交易和密切来往。为此,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在产地对接、企业合作等方面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吸引这些国家的更多企业入驻咖啡交易中心。“我们认为在自贸区里,交易平台是最符合自贸区发展战略的,可以最大化地促进贸易便利化。”上海综合保税区红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婉凤说。增强定价权目前,中国是大宗商品的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之相比,中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的地位并不对等。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大多使用海外交易所牌价作为基准,交易以美元计价、结算,因此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交易市场,中国才能掌握大宗商品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王振东认为,中国咖啡市场的价格受制于国际市场,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的成立,有助于中国争夺世界咖啡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对于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成立,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陈丽芬表示:“这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咖啡产业的发展,包括种植、交易、加工整个链条的发展,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咖啡价格。”对此,崔卫杰表示认同:“如果‘亚洲最大的咖啡交易市场’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无疑将会增强我国在咖啡这种大宗商品上的定价权和话语权,起到稳定价格、稳定市场、稳定生产和种植的积极作用,更会为我国在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及其他农副产品等大宗商品上增强定价权和话语权提供经验和借鉴。”在业内人士看来,自贸区目前已成为大宗商品国际化的“窗口”。“现今推进国际性平台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使国内市场追求多年的话语权、定价权获取具备了可能。”期货专家常清表示。在咖啡交易中心成立之前,同样注册于上海自贸区内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于7月1日投入试运行,这也是自贸区推出的首个国际性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在7月1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上海将加快推进大宗商品市场建设,上海自贸区内钢铁、有色金属、白银等8家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已进入正式上线运作前的准备阶段。这些平台全部是国际交易平台,外国机构可以直接入场交易,这不仅与上海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定位吻合,也为平台做大做强、对接国际市场提供了基础。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行情黯淡、多数商品呈下跌趋势的情况下,上海自贸区发力建设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平台,助力上海自贸区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争取国际定价权迈出坚实一步。“除了庞大的市场交易量外,国内市场20余年的发展已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监管体系,如果加上海外投资者广泛参与所带来的资金、价格、信息全球代表性,商品定价中心的主要构成要件将会逐渐聚齐。”分析人士指出。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09.2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