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旗戟:浅谈“一带一路”与跨境电商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0-18 浏览:123 海淘动态
2015年8月11日,阿里跨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邀请国内专家学者,举办了“一带一路”与跨境电子商务专题研讨会。以下内容整理自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马旗戟研究员的讲话(略有删减和编辑):一、“一带一路”的战略层次与全球角度“一带一路”,从总体上看,是中国在倡导与美国及其他亚太国家在广阔太平洋周边和平共存与发展的“东向”同时,建立面向包括整个东亚之外的东南亚、南亚、北非、中东、中亚和整个欧洲的“大西地区”的外向侧翼合作,其战略目标是多重的,也是积极的。伴随这两条绵延两万里的大通道,中国应该实现三个目标:(一)如果说美洲(特别是中美洲和加勒比海)是美国的小后院的话,那么上面所说的“大西地区”,则是美国在东亚和西太地区与中国角力的大后院,中国“一带一路”的西出即便谈不上什么侧翼包抄、第二战场等危言耸听,也是把这个大后院变成中美共同所有,从而为东向稳定提供较为稳定坚实的局面;(二)整个“大西地区”在美国力量达到极限并进行战略收缩情况下,并无一个足够强国可以为地区经济、安全和文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也暂时没有涌现出足够具有未来几十年前景的全球制造产业大国,即便德国和印度可能具备这样的潜力,但想实现恐怕还有多年要走,这为中国制造与科技能力辐射提供了空间;(三)在全球治理、经济和金融等改革方面,同样需要话题与行动支撑,通过“一带一路”新的经济体系与经贸合作方式建立,同样可以把中国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变成一种中国标准化的经济和文化存在,从而可以更好获得与运用中国的软实力和巧实力。因此,所谓“产能输出、能源获取”等只是“一带一路”的副产物和结果,并非国家层级上的战略目标。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带一路”最早被国内一些人士称为战略,而后不久整个口径便改为了“倡议”,这就涉及到了为什么要做这种改动。二、“一带一路”牵动地缘政治和经济安全“一带一路”从一开始提出,就被某些人士解读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认为其核心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对沿线国家的势力辐射。当然,这是胡扯,实在不值得批驳。但这并不能自然消除各种担忧,例如,美国担忧此举是中国用来挑战现有区域乃至全球经济体制,并最终达到和美国全球争锋的步骤;俄罗斯、印度则在担心中国的“一带一路”会挑战其在相关地缘格局中的主导或优势地位,从而对自身产生影响;部分发展中国家则担忧是否会因此导致中国对其的经济控制、掠夺资源、带来环境生态问题。应该说,这些担心是有原因的,对此中国也做了大量工作,来尽力消除影响和误解,并与沿线国家展开多种合作与对接,例如,中国“一带一路”与俄罗斯倡导的“亚欧经济联盟”达成对接与协同的共识,便是顾及多方利益、诉求之举。同样的,在区域主导、经济安全等问题之外,“一带一路”沿线是人类历史上文化、文明交汇、冲突和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至少跨越四个不同文明或亚文明,考虑到过去上百年历史和数十年国际现实,各国之间、各国内部都将文化冲突和外来文化进入视为需要小心翼翼对待的事情,甚至是作为影响国家政治和主权安全的事情,因此即便中国抱着文化包容、民心相通的善意,也必须小心对待当地文化与价值观,这个是有深刻历史教训的。三、“一带一路”的核心操作抓手我们可以看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因此中国提出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合作原则和方向。其中,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是前提和结果,真正的重点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在这三个方面有大量的合作可以进行。那么,是否存在一个行业或形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横跨”上述三个领域呢?似乎是有的,那就是:包含了现代交通、仓储物流、电信通讯、互联网、环保能源等多项新技术,借助于现代金融、税收、通关、检疫、流通政策等合作,并对沿线国家的就业、小企业发展起到做进作用的跨境电子商务。纵观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经贸合作、政策法律协调和经济提升方面的潜力,是巨大的,其中最为关键的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提供了一个拥有近4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而且这个市场不仅仅是面向各国大企业,也直接可以面向各国的中小型企业乃至微型企业,在这种情形下,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激发企业活力、鼓励小微企业创新与就业上就获得了直接驱动力,而且这种驱动力可以转化为对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对贸易流通体系和政策、对金融与资金配置优化方面的更强推动作用。在以往很多经济经贸合作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性和后续价值发挥并不明显,因此有投资无效益、有合作无产出,而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则可以将投资、建设、改造、提升和流通、商业、交易、就业等相结合,并催生出与此相关的服务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四、从事跨境电商企业需重视的问题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在概念上当然好,在前景上当然好,在意义上当然好,但综上所述,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处理不好影响却又是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在此,我简单谈谈在推广理念和传播口径上一些事项,其他的有机会后续再谈。电商企业在涉及“一带一路”的时候,可能希望用一些大词汇、大远景来体现自己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对跨境电商意义的理解。但我认为,不宜定位太高,不宜新加词语。这不仅仅是因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和领导人提出的,更主要的是“一带一路”将成为沿线有心参与合作的国家的“集体共识”,富有特定并相对明确的内涵,任何新的改造都容易引起误解、猜想。比如说,我们可以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物流网、“一带一路”流通网、“一带一路”金融网、“一带一路”贸易网、“一带一路”信用网,这样提可能更好些。其次,在论述“一带一路”和跨境电商的口径时需要和国家“一带一路”海内外文宣,形成配合与支持,杜绝过度政治化,防止大中华忧虑,必须考虑相关国家和国民的最基本认知逻辑,选择好传播语言、传播途径。仅以最普通的消费和信贷而言,西方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所持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根本性不同。故此,诸如:天下观、新空间、大一统市场、西进桥头堡、战略大通道、中国梦、民族复兴、两个一百年等等是不宜相结合的,必须克服或收敛自己领袖群论的雄心野心。举几个之前在媒体传播的坏例子,让大家明白那些表述是不妥、有风险的,错误的。例如:“一带一路”是通往命运共同体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升级版,是重大技术突破、经济结转型升级和配置世界竞争力企业集团之路;“一带一路”:中国人打造发展新空间的天下观、国际观、区域观;“一带一路”是大中华崛起全球战略的第一步,成功迈出这一步才能在世界上由局部发言权、地区发言权发展成全球性大而强盛之国!基于历史影响力、现实生产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中国高层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大国崛起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自“合纵”之谋切入,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由“连横”之策杀出,确保中华再续千年辉煌。上面这些表述其实都是不适宜的。此外,大型电商企业或平台在参与“一带一路”,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及参与到当地投资建设之时,有几个方面的内容是需要用心打造、用心推广的:(一)中国新经济、中国形象(制造、智造、质造)、中国信用;(二)中国企业家创造力、中国小微企业创新力及蓬勃发展;(三)中国人成长与开放(尤其是年轻人、妇女、农民、弱势群体);(四)中国人生态与环境观。这些,或许对跨境电商的交易贡献可能不是直接的,但却是“一带一路”落地生根所需要的,也对其他国家产生认同起到很大的促进效果。
上一页:
跨境平台有盲区 购物“后悔权”恐难实现
下一页:
美悦优选开保税商城 将线下用户引向线上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