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餐具食品退烧药全靠海淘,洋品牌能否懂中国宝宝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4-30 浏览:150 海淘动态
勾选、下单、支付、等待,“海淘”的流程和淘宝购物一样简单。一些海淘网站为了吸引中国消费者,甚至开通中文版。在“海淘”大军中,年轻妈妈成为一只绝对主力军,从美国转战日本再到欧洲,从奶粉、纸尿裤、服装,再到退烧药、餐具、玩具,全部成为她们的扫货目标。
日本有机面条,一下背20多袋
“防蚊虫叮咬,必须买afterbite家的,甩出紫草膏一条街。重要的话说三遍,必须买,必须买,必须买。”妈妈群里,对于新手妈妈的咨询,晓晓妈妈再次晒出了美国牌的止痒膏。
如果购物也能算做一种爱好,作为全职母亲的晓晓妈妈笑言,自己几乎到了“购物狂”的状态,一岁半的女儿晓晓吃、穿、用、行的一切东西,都是自己从网站上“海淘”回来的。至于国产的品牌,她一概不看。美国afterbite止痒膏、法国帕洛驱蚊手环、日本花王纸尿裤、英国汤美天地的硅胶软勺……女儿的一切用品,包装纸上看不到一个中文字。“每次大伙儿求推荐个什么东西,晓晓妈妈拿出来的一定是一个代购码,用她的话说,养孩子,就得用国外的好产品。”妈妈群里的其他成员们,都了解她的海淘瘾。
毛毛妈妈就记得有一次,群里的一位妈妈要去日本,晓晓妈妈就请对方帮忙代购五袋“黄金大地”牌的宝宝无盐分细面,并推荐说这个牌子的面条无盐、无添加,特别健康,小宝宝吃起来安全放心。很快地,就有其他几位妈妈动了心,也纷纷请求代购。结果,去旅行休假的那位妈妈成了大伙儿的“背货员”,有机面条就一下背了二十多袋。还有mickey mouse牌的学步凉鞋,也背回来十几双。
据记者了解,“黄金大地”的有机面条才180g一袋,售价竟然高达50元上下。
看不懂外文,退烧栓用过了量
宝宝发烧时要用到的退烧药,也是晓晓妈妈的“海淘”必备品。在她看来,和国内的口服药不同,国外的退烧栓剂是从孩子的肛门塞进去,并且根据宝宝的体重大小来决定用量,所以副作用要小。
也正是因为得根据体重用量,晓晓妈妈曾险些酿成大祸。有一次,她因为看错了退烧滴剂上的外文说明,误给女儿使用了双倍的剂量,直到三天后才发现。当天,她急忙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一大圈,直到医生确认并未对肝肾功能造成伤害,全家才松下一口气。
不过,即使这样,她还是觉得国外的退烧药要好于国内的美林、泰诺林。只是,以后使用时必须把说明书看仔细了,不能再犯用量的错误。
一把勺子,洋品牌贵三倍
记者发现,像晓晓妈妈这样的疯狂“海淘”族,在年轻妈妈中越来越多。从奶粉、药品、辅食到衣服,甚至连孩子用的餐勺和围兜,也一律是外国字母。
“海淘是条不归路啊!”朱朱妈妈就是一位餐具都必须从海外购买的疯狂母亲。她向记者展示了最近一次的购物清单。宝宝爽身粉,是Nature's Baby 牌,一瓶折合人民币49.68元; 玻璃奶瓶,是Born free牌,一个折合人民币62.41元; 辅食喂勺 ,是Munchkin牌,一个勺子折合人民币49.86元;焖烧罐是膳魔师帝王系列,24.07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元;硅胶软勺是英国汤美天地牌,一个折合人民币69元。
“当然,也不是每个餐具都适合宝宝。”她就指出,Born free的玻璃奶瓶,虽然是最小的型号,可女儿还总被呛到,所以用了几次就不用了。
在价格上,国外品牌的餐具和玩具,却比国内高出许多。记者在亚马逊上看到,一只1岁宝宝用的勺子,即使不算运费,洋品牌通常都在40元到50元之间,而国内较贵的品牌,如日康牌,网站上一个勺子的售价只有13元。洋品牌的售价至少是国产品牌的3倍。
洋玩具和国内品牌的差价则更高。以音乐玩具为例。一把普通的玩具电子琴,洋品牌的价格在160元到200元之间,而国内品牌的价格普遍在60元上下。而带灯光音乐的豪华配备,一个玩具的价格能达到450元,比国内品牌贵出200元。
“洋品牌”缠身一定就好?
从美国淘到日本再淘到欧洲,从奶粉、纸尿裤、服装,再到退烧药、面条、餐具、玩具,一切东西都要国外品牌,“洋和尚”真的会念经?
对此,年轻的妈妈们在采访中分成了正反两派。持赞成态度的妈妈们告诉记者,国内品牌近几年频繁爆出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等事件,弄得大人们对于使用国产商品都没了信心,总害怕哪天又发现隐患。在孩子的用品选择上,应该慎之又慎。方便的“海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也有妈妈对于疯狂“海淘”表示出了不理解。“‘海淘’奶粉和纸尿裤,倒是人之常情。可真的有必要连一个围兜、一把小勺都得是洋品牌?适合欧美宝宝的东西,就真的完全适合亚洲宝宝?”小豆妈妈说,那些喊着“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圆”的“海淘”妈妈们,有时候更像是一种炫耀和攀比,告诉别人自己的品位和能力都很高,“我的小姐妹给孩子买什么好东西,我也得给孩子买,不能落后,输在起跑线上。”
专家观点:“海淘”药品风险最大
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师冀连梅就在其博客上指出,由于中国药品安全问题频出,导致家长们选择“海淘”药品,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大风险的。
其一,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比如小蜜蜂紫草膏,淘的时候商家可能会夸大它的疗效,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但实际上,它在美国的适应症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2岁以上,每日最多3到4次,2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FDA曾就它的口服补充剂发出过肝毒性的警告,外涂时要避开溃破的皮肤才不会有肝毒性。
其二,由于网上商家缺乏监管,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很难及时获得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例如有人海淘了缓解出牙不适的药膏,成分列表里含苯佐卡因。事实上,因这个成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和美国的FDA都曾经向公众发过警告,禁止将含此成分的药膏用于2岁以下儿童。“宝宝因长牙而表现出疼痛或不舒服时,最简单经济的方法是家长用手指按摩宝宝牙龈,或者让婴儿咀嚼在冰箱冷藏室里凉过的牙胶或纱布。”冀连梅指出。
“海淘”卖家不把含苯佐卡因翻译成中文,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卖家自己就不认识这些成分,另一种可能是卖家自己知道这些成分对宝宝并不安全,因此有意不告诉买家。
日本有机面条,一下背20多袋
“防蚊虫叮咬,必须买afterbite家的,甩出紫草膏一条街。重要的话说三遍,必须买,必须买,必须买。”妈妈群里,对于新手妈妈的咨询,晓晓妈妈再次晒出了美国牌的止痒膏。
如果购物也能算做一种爱好,作为全职母亲的晓晓妈妈笑言,自己几乎到了“购物狂”的状态,一岁半的女儿晓晓吃、穿、用、行的一切东西,都是自己从网站上“海淘”回来的。至于国产的品牌,她一概不看。美国afterbite止痒膏、法国帕洛驱蚊手环、日本花王纸尿裤、英国汤美天地的硅胶软勺……女儿的一切用品,包装纸上看不到一个中文字。“每次大伙儿求推荐个什么东西,晓晓妈妈拿出来的一定是一个代购码,用她的话说,养孩子,就得用国外的好产品。”妈妈群里的其他成员们,都了解她的海淘瘾。
毛毛妈妈就记得有一次,群里的一位妈妈要去日本,晓晓妈妈就请对方帮忙代购五袋“黄金大地”牌的宝宝无盐分细面,并推荐说这个牌子的面条无盐、无添加,特别健康,小宝宝吃起来安全放心。很快地,就有其他几位妈妈动了心,也纷纷请求代购。结果,去旅行休假的那位妈妈成了大伙儿的“背货员”,有机面条就一下背了二十多袋。还有mickey mouse牌的学步凉鞋,也背回来十几双。
据记者了解,“黄金大地”的有机面条才180g一袋,售价竟然高达50元上下。
看不懂外文,退烧栓用过了量
宝宝发烧时要用到的退烧药,也是晓晓妈妈的“海淘”必备品。在她看来,和国内的口服药不同,国外的退烧栓剂是从孩子的肛门塞进去,并且根据宝宝的体重大小来决定用量,所以副作用要小。
也正是因为得根据体重用量,晓晓妈妈曾险些酿成大祸。有一次,她因为看错了退烧滴剂上的外文说明,误给女儿使用了双倍的剂量,直到三天后才发现。当天,她急忙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一大圈,直到医生确认并未对肝肾功能造成伤害,全家才松下一口气。
不过,即使这样,她还是觉得国外的退烧药要好于国内的美林、泰诺林。只是,以后使用时必须把说明书看仔细了,不能再犯用量的错误。
一把勺子,洋品牌贵三倍
记者发现,像晓晓妈妈这样的疯狂“海淘”族,在年轻妈妈中越来越多。从奶粉、药品、辅食到衣服,甚至连孩子用的餐勺和围兜,也一律是外国字母。
“海淘是条不归路啊!”朱朱妈妈就是一位餐具都必须从海外购买的疯狂母亲。她向记者展示了最近一次的购物清单。宝宝爽身粉,是Nature's Baby 牌,一瓶折合人民币49.68元; 玻璃奶瓶,是Born free牌,一个折合人民币62.41元; 辅食喂勺 ,是Munchkin牌,一个勺子折合人民币49.86元;焖烧罐是膳魔师帝王系列,24.07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元;硅胶软勺是英国汤美天地牌,一个折合人民币69元。
“当然,也不是每个餐具都适合宝宝。”她就指出,Born free的玻璃奶瓶,虽然是最小的型号,可女儿还总被呛到,所以用了几次就不用了。
在价格上,国外品牌的餐具和玩具,却比国内高出许多。记者在亚马逊上看到,一只1岁宝宝用的勺子,即使不算运费,洋品牌通常都在40元到50元之间,而国内较贵的品牌,如日康牌,网站上一个勺子的售价只有13元。洋品牌的售价至少是国产品牌的3倍。
洋玩具和国内品牌的差价则更高。以音乐玩具为例。一把普通的玩具电子琴,洋品牌的价格在160元到200元之间,而国内品牌的价格普遍在60元上下。而带灯光音乐的豪华配备,一个玩具的价格能达到450元,比国内品牌贵出200元。
“洋品牌”缠身一定就好?
从美国淘到日本再淘到欧洲,从奶粉、纸尿裤、服装,再到退烧药、面条、餐具、玩具,一切东西都要国外品牌,“洋和尚”真的会念经?
对此,年轻的妈妈们在采访中分成了正反两派。持赞成态度的妈妈们告诉记者,国内品牌近几年频繁爆出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等事件,弄得大人们对于使用国产商品都没了信心,总害怕哪天又发现隐患。在孩子的用品选择上,应该慎之又慎。方便的“海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也有妈妈对于疯狂“海淘”表示出了不理解。“‘海淘’奶粉和纸尿裤,倒是人之常情。可真的有必要连一个围兜、一把小勺都得是洋品牌?适合欧美宝宝的东西,就真的完全适合亚洲宝宝?”小豆妈妈说,那些喊着“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圆”的“海淘”妈妈们,有时候更像是一种炫耀和攀比,告诉别人自己的品位和能力都很高,“我的小姐妹给孩子买什么好东西,我也得给孩子买,不能落后,输在起跑线上。”
专家观点:“海淘”药品风险最大
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师冀连梅就在其博客上指出,由于中国药品安全问题频出,导致家长们选择“海淘”药品,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大风险的。
其一,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比如小蜜蜂紫草膏,淘的时候商家可能会夸大它的疗效,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但实际上,它在美国的适应症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2岁以上,每日最多3到4次,2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FDA曾就它的口服补充剂发出过肝毒性的警告,外涂时要避开溃破的皮肤才不会有肝毒性。
其二,由于网上商家缺乏监管,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很难及时获得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例如有人海淘了缓解出牙不适的药膏,成分列表里含苯佐卡因。事实上,因这个成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和美国的FDA都曾经向公众发过警告,禁止将含此成分的药膏用于2岁以下儿童。“宝宝因长牙而表现出疼痛或不舒服时,最简单经济的方法是家长用手指按摩宝宝牙龈,或者让婴儿咀嚼在冰箱冷藏室里凉过的牙胶或纱布。”冀连梅指出。
“海淘”卖家不把含苯佐卡因翻译成中文,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卖家自己就不认识这些成分,另一种可能是卖家自己知道这些成分对宝宝并不安全,因此有意不告诉买家。
下一页:
印度会成为体育用品产业的天堂吗?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