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走私占出口量三成 海关约谈企业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08-18  浏览:93  海淘动态

除了积极整顿国内生产秩序外,国家高压整治稀土走私并未松懈。一位权威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海关总署日前召集13家国内拥有稀土出口配额企业负责人围绕“稀土出口管理”进行座谈,海关将继续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上述权威人士称,除了对各自通关遇到的重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外,参会企业向海关反映了通过国外客户了解到的部分稀土出口走私可能存在的方式和渠道,同时建议海关在继续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外,提高通关检测效率,完善稀土出口指导价格沟通机制,细化稀土出口产品分类目录等。更为重要的是,多家企业建议海关下一步要加强与国外稀土进口国家海关联动,进一步加强对稀土出口走私打击力度。无独有偶,《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就在海关总署召开座谈会后不久,工信部也针对“整治稀土非法出口”召集稀土企业开会。“工信部和海关总署密集的开会讨论,说明下一步国家针对稀土‘走私’将实行更加严格的管控。”稀土协会一位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为了保护这一珍贵且稀有的战略性矿产资源,2007年起我国开始对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规划,并开始对稀土出口量实施限制措施,2009年开始国家密集的对稀土出口和国内生产进行管控后,稀土价格大幅飙升,稀土走私问题也开始屡禁不止,成为稀土行业整治一大“顽疾”。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稀土行业面临的处境更加严峻:一方面是出口配额用不完,另一方面是屡禁不止的稀土走私。海关统计咨询服务中心最新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稀土出口量为387吨,较上年同期下降93%,较3月份下降38%。其提供的数据还显示,今年1至4月,中国稀土矿石、金属及化合物的出口量3046吨,较上年同期下降43%。一位有配额的稀土企业负责人在电话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稀土出口开始直线下降,很多企业原有的配额根本用不完,这其中除了有价格和市场的因素外,更关键的是,大量游离在监管外的非法走私稀土屡禁不止并充斥着市场。尽管无法说出具体数额,但这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去年曾带队去美国、日本等地进行考察,惊讶地发现国外的稀土进口数据高于我国的出口数据,且差距惊人。据海关统计,我国每年走私稀土量至少2万吨,约占实际出口量的1/3。“自稀土协会成立以来,打击稀土出口走私问题一直是所有协会会员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稀土协会负责人对记者说。他坦言,和正规的出口相比,走私量巨大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其利润巨大。加上很多非法走私出口的稀土产品都来自非正规的渠道,稀土走私带动了国内稀土矿私采乱挖的步伐,不仅给我国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同时也给我国稀土行业整治带来难度,只有从矿产品的源头控制入手,继续加大打击走私力度,保持高压态势,才能做到真正有效遏制稀土走私。“因为有高额利润,以前的确有出口走私的情况。”中国稀土协会副会长王彩凤表示,应加快健全监管体系,特别是生产规划到出口配额计划、市场需求量要有很好的衔接。另外,下一步将要实施的稀土专用发票等措施也会进一步遏制出口走私的情况。“政府的公共职能不到位是出现走私的根本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服务贸易与WTO研究室主任于立新表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稀土产业缺乏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环保标准低,行业准入把关不严以及在出口监管上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行业发展中稀土企业乱采滥挖问题突出,走私出口屡禁不止。与此同时,不少小企业利用不法手段,野蛮开挖稀土矿藏。再加上,开采稀土工艺简单,多数为家庭作坊,普遍存在采富弃贫问题。以致稀土矿综合利用率低,生态环境破坏,资源严重浪费。此外,由于配额分配及管理不善,一些主营业务非稀土行业的企业利用配额牟取暴利,导致近年来通过非法渠道出口的稀土量猛增。于立新指出,海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检测设备和稀土产品相关知识,监管的“盲区”也给不法商人提供了空间,导致了大批量的走私案件滋生。他同时强调,虽然近年来我国逐步认识到稀土的重要战略意义,开始不断加大对稀土的监控管理力度,但因为我国稀土资源大多处于边远山区,监管机构很难实施及时有效的管控,导致监管出现盲区。在既得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中小企业和私挖者趁机采用迂回游击战术逃脱监管。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27.7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