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28.3%:东营外贸逆境中快增长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08-17  浏览:106  海淘动态

近年来,东营市坚持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以提升质量、扩大总量为目标,大力开展“五抓一提升”工程,即“抓基地建设、抓品牌培育、抓市场开拓、抓扩大进口、抓政策引导,着力提升对外贸易规模和质量”,有效应对和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2011年东营市进出口实现102.2亿美元,首次跨上百亿美元台阶。今年1~5月份完成进出口49.7亿美元,同比增长2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9亿美元,增长26.9%,增幅居全省首位。进出口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2%,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突出特色产业打造优势出口基地东营市是全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同行业的1/3,子午胎产能达到1.1亿条,约占全国的20%,也是山东省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近年,东营市立足石油装备、轮胎、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采取优先保障用地、优化融资服务等措施,引导企业向特色园区集中,打造出口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特色出口基地。目前,东营市在下属区县广饶县、东营区、垦利县分别建成了“中国橡胶轮胎出口基地”、“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和“中国精细化工出口基地”,并成立了行业商(协)会,搭建宣传、研发、销售、咨询、对外联络五大服务平台,为基地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引导企业向基地聚集。2012年基地内规模以上橡胶轮胎企业50多家,石油装备企业80多家,精细化工企业60多家。今年1~5月份,橡胶轮胎、石油装备、精细化工三类商品出口合计14亿美元,占东营市出口总额的73.6%,同比增长33%。橡胶轮胎、石油装备出口额分别占全省同行业的51%和72%。在国内出口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东营市出口依旧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培育出口品牌推动转型升级近年东营市大力实施出口品牌带动战略,加强品牌培育、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兴贸出口基地建设,目前,“广饶县轮胎基地”被认定为第一批山东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山东省重点培育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同时,东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出口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提升重点培育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份额。万达宝通、科瑞石油装备、三阳纺织等东营市重点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占公司出口总值的80%以上。“BOTO”、“科瑞”、“三旸”等15个自主品牌入选“2011~2013年度山东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东营市自主品牌出口由“十五”期末的5%上升到目前的40%,增长了7倍。2011年机电产品出口8.6亿美元,占东营市出口总额的19.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3亿美元,占东营市出口总额的7.5%。构建立体展销网络全力开拓国际市场一是举办两大展会。为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东营市委、市政府紧扣东营产业发展现状,自2008年起,分别发起举办了石油装备和橡胶轮胎两大国际化展会。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已连续举办四届,成为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六大行业展会之一。展览面积3万多平方米,参展商400多家,产品涉及15大类3000多个品种,来自境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组团到会参观参展,总参观人数突破6万人次。其中,2011年10月举办的第四届展会到会参展商413家,签约总金额269.8亿美元。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已举办三届,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轮胎行业展会。展览面积3万多平方米,参展商450多家,来自德国、意大利、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上百项贸易意向协议,其中今年5月举办的第三届展会签约总金额154亿元。二是鼓励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在办好本地展会的同时,东营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山东省商务厅“百展计划”,去年共组织参加境内外国际性展会60多个,达成成交合同、协议20多亿美元,参展规模和成效明显提升。同时,东营市还多次单独组团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汽配展、德国埃森轮胎展等专业性展会,企业参会积极踊跃,取得了良好的参展效果。三是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国际营销网络。东营石油装备重点发展企业科瑞公司目前在38个国家和地区分别设立了办事处,在外需不振、贸易壁垒增加的不利形势下,2011年对六大洲出口均保持大幅增长。今年1~5月份,除受欧债危机影响的欧洲出口小幅下降外,对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均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22.1%、66.8%、84%、35%和50.2%。畅通便捷通道努力扩大进口规模一是畅通进口通道。东营市全面推广“属地报关、口岸验放”通关便利措施,鼓励全市所有的进出口企业均在东营海关办理属地报关手续,有效解决了企业“通关难”问题,每年可为企业节约通关费用3000万元以上。同时,东营市大力发展保税物流,2009年,争取青岛海关破格批准设立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直通式海关监管场站,相当于在开发区内新建了一个陆路码头,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5000多万元。2010年,成功争取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内特批设立了100万立方米的公用型液体保税罐区,每年可为东营市地炼企业缓税160亿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今年1~4月份,东营市保税仓库进境货物4亿美元,增长2.7倍。二是加大进口支持力度。东营市委、市政府支持企业抓住国家实施扩大进口战略的机遇,围绕东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铜材及铜矿砂、天然橡胶、燃料油等能源资源性产品和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等急需的进口商品,东营市在进口免税政策支持、进口商品贴息、进口融资担保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支持。帮助企业争取燃料油、棉花等产品进口资质和配额,1~5月进口燃料油6.5亿美元,增长2.2倍。进口天然橡胶2.8亿美元,进口棉花7280万美元。这些能源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为东营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进口铜材及铜矿砂,有色金属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方圆铜业、天圆铜业等多家骨干企业集中布局、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2011年铜及铜精矿进口额达到30亿美元,占东营市进口总额的51.5%,成为第一大类进口商品。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25.8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