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纽约推介 美国企业只盯出口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08-16  浏览:29  海淘动态

拥有55年历史的广交会,正在经历缓慢的转型。当地时间8月14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美国推介会在纽约举行,会议旨在吸引美国企业到今年10月在广州举行的第112届广交会参展。和历届广交会大部分中国参展商的期待有所不同的是,记者注意到,此次美国方面前来参加推介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几乎只关心如何出口到中国市场,而不关心进口。在刚过去的第111届广交会上,国际展区520个企业中只有7家来自美国。这和其瞄准中国市场的出口倍增战略形成对比。“持续出口!”大纽约地区商会主席MarkS.Jaffe号召在场的会员企业利用广交会的平台,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投入。“目前还有很多美国企业,没有认识到广交会的国际展区对于他们的机遇。”广交会主办方、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卖家急需出口“我想要知道广交会有多少中国的买家,这个数字和来自中国的卖家相比是怎样的?”推介会现场,一个来自布鲁克林地区的出口商发问。这确实击中了问题的关键。根据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的介绍,目前为止广交会的采购商大约有21万家。而在进口展区,每届来自中国国内的大型采购商只有2000多家。这显然对美国出口企业的吸引力并不大。不过徐兵表示,实际上到会的2万多来自中国的参展商,也将是美国出口企业的潜在买家。与此同时,参展的其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万采购商,更是潜在的巨大机会。而对于美国急需成为针对中国市场的巨大卖家的需求,国内的采购商似乎还没准备好。“目前来看,国际展区大概3万多平米,和广交会整体116万平米的面积相比还非常小。”徐兵表示,“我也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国外出口商到广交会来参展,能够介绍给更多的中国企业。”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的各类官方民间中介机构的介入,分流了不少美国出口企业。美国商务部“出口协助中心”主任CarmelaMammas在推介会现场向本报记者表示:“向中国出口的企业,很多需要在当地市场的融资渠道和拓展经验,而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据悉,出口协助中心在中国有90多个贸易领域专家为企业服务,在5个一级城市和14个二级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另外,国内大小贸易展会层出不穷,使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师告诉本报记者,他每年接到的美国客户征询参与中国贸易洽谈会的电话无数,广交会受到一定程度“冷落”,可以理解。转型努力在国内外宏观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广交会的转型正在进行。今年5月结束的第11届广交会的采购商再创历史新高,但出口成交360.3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4.8%和2.3%。成交额明显下滑的情况在广交会历史上并不多见。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商务参赞刘怡对本报说:“作为老牌的交易会,广交会的客商人气始终很足,而近年来成交额有所起伏,主要是受到了宏观环境的影响。”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广交会的出口成交量萎缩,是疲软的欧美消费市场对于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打击,同时迫使中国消费市场逐步走入美国出口企业的视线内。过去十年中,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468%,而对其他国家的则增长了55%。仅在2011年,美元对中国的出口额达到1300亿美元。目前,中国是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美国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在此背景下,广交会的转型可以被看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缩影。“中国政府这几年一直有愿望,希望将国外的高技术产品进口到中国来。”刘怡表示,“与此同时,广交会正在变成一个包括商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以及投资合作的平台。”徐兵向记者透露,目前广交会正在努力,吸引美国技术领先的制造业到中国参展,重点领域包括高科技领域、环保产业、农业和食品产业等:“只要制造业在发展,国际货物贸易在发展,广交会一定能发挥它的作用。”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07.4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