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进口电商生存调查:还未见春暖花开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9-04 浏览:174 海淘指南
跨境进口电商在半年前几未起步,如今,已贴上了“外贸新常态”的标签。眼下,如何让海淘物品快速、有效地进入中国海关,成了跨境进口电商链条自上而下都在思考的问题。跨境进口电商在半年前几未起步,如今,已贴上了“外贸新常态”的标签。时值“双十一”,各大电商巨头跃跃欲试,一场关乎保税进口模式的实验看点十足。
然而,看起来热闹异常的跨境进口电商,究竟是何种现状?从业者们只用一词概括—折腾。政策尚未完全落地,监管部门态度也未明朗,抱着“试错”的心态,一大批先行者前仆后继,跨境进口电商众生相日渐显露。
望着眼前一片蓝海,小海淘、海代虽心潮澎湃,却不得不面对日均几十单销量的残酷现实;隐藏于天猫国际、苏宁易购等平台之后的行业领头羊,或按兵不动观察,或已向上下游延伸,从代购转向直购……
综述
颠覆传统贸易模式巨头争做跨境进口电商
今年的“双十一”狂欢之于跨境进口电商而言,更像是一场盛大的实验。
以天猫国际、京东海外购为首的大型电商,早已启动备战模式。2014年10月29日,亚马逊中国宣布,开通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的服务。就在“双十一”的前一天,亚马逊中国宣布其“海外购”服务开始试运营。
伴随着国内消费者日益扩大的需求,跨境进口电商概念越发火爆,对产业链与模式的完善也已起步。而在试点一年后,从业者们却略显迷茫,他们从热身到热血,又回归至冷静,“因为心存希望,所以折腾。”海贸会会长刘智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对行业而言,“双十一”的看点不仅是天猫国际销量破记录这么简单。全面拉开的“海淘”攻势正在试探监管层的底线,而现行政策下试行的保税模式也将迎来大考。
各路巨头杀入跨境电商
和往常一样,“双十一”前后数周是电商最忙碌的日子,不同的是,今年巨头之间的贴身肉搏新增了一块战场—跨境进口电商。这个名词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常常简单以“海淘”、“海购”、“跨境网购”来描述。
在易观高级分析师林文斌看来,随着80后、90后消费能力的提升,对网购商品的关注逐步从价格、服务转移到品质和品牌。而海淘恰好满足了消费者从价格到个性化的多种需求,成为网购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跨境进口电商的交易额为700亿元,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则表明,从2008年到2013年,跨境进口电商交易额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护肤美妆、婴幼儿食品、服饰、保健品、电子产品五类消费品最为热门。据林文斌预计,2014年中国进口网购交易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艾瑞咨询的报告称,跨境电商真正的蓝海在进口,中国对海外商品的需求巨大。
千亿级蛋糕面前,各大巨头纷纷杀入海淘。今年2月,天猫国际正式上线,提出为国内消费者直供海外原装进口商品;7月,苏宁低调成立跨境电商项目组,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招商;此前,亚马逊中国突然宣布开通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服务,后又于“双十一”当天,宣布全中文版亚马逊海外购商店上线。
业内认为,这是阿里赴美上市后的第一个“双十一”,是其在国际市场打响品牌的重要机遇,因而整体表现会更为抢眼。“天猫的用户基础是最大优势。”林文斌指出。
而亚马逊被视作天猫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在推出全中文版亚马逊海外购后,破除了消费者语言障碍。此外,亚马逊号称拥有8000万商品种类,包括鞋靴、服饰、母婴、营养健康及个人护理等,并与海外网站同质同价。相比之下,本土平台的商品资源则逊色许多。
尚未有跨境电商盈利
巨头的杀入,让跨境电商行业热闹了许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商务部今年扶持的政策重点就是跨境进口电商。截至目前,海关方面的政策也基本明朗,特别是今年7月海关总署公布了2014年第56号(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后,跨境进口电商们感到“一只靴子已经落下来”。
在此背景下,跨境进口电商的模式也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个人代购基础上,形成了海外买手或代购流程服务的专业代购平台,包括专业代购平台和海淘服务商。在业内人士看来,专业代购的出现,一方面解决了个人代购时品类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优化了购物流程,消费者的体验明显优化。
自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政策出台后,又出现了自贸区/保税区跨境电商平台。如上海自贸区推出了跨境通,宁波保税区推出了跨境购。目前,这种由官方运营的电商平台对入驻的商家规模要求较高,目前商家较少,成交金额也不大。
但在整个跨境进口电商行业中,占据大部分规模的依然是综合类电商平台,这一类型又可细化为以天猫国际为代表的开放平台,以及如聚美优品、唯品会为代表的自营网站。也有大量专业代购入驻开放平台,成为店中店。
在林文斌看来,目前跨境进口电商从个人代购时代起已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期,“如今已接近尾声,市场商业模式将要起步,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但在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眼中,热闹的始终是电商终端这一头,整个供应链远未打通,跨境网购规模也没有爆发。
“首先,还没有听说哪家跨境进口电商企业已经盈利,大家都处于前期烧钱的阶段;其次,试点这一年,大家都在折腾。”刘智勇对记者坦言。
近日,一篇题为“2014年跨境电商生存真相(进口篇)”的帖子在圈内流传,文中描写的众生相得到普遍认可。该文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试点一年,由于对政策的解读还不稳定,企业略感迷茫。各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大多订单还是维持在几十单左右,日均销售额也在几千元徘徊。更重要的是,清关与货源成为两大绕不过的痛点。
然而,看起来热闹异常的跨境进口电商,究竟是何种现状?从业者们只用一词概括—折腾。政策尚未完全落地,监管部门态度也未明朗,抱着“试错”的心态,一大批先行者前仆后继,跨境进口电商众生相日渐显露。
望着眼前一片蓝海,小海淘、海代虽心潮澎湃,却不得不面对日均几十单销量的残酷现实;隐藏于天猫国际、苏宁易购等平台之后的行业领头羊,或按兵不动观察,或已向上下游延伸,从代购转向直购……
综述
颠覆传统贸易模式巨头争做跨境进口电商
今年的“双十一”狂欢之于跨境进口电商而言,更像是一场盛大的实验。
以天猫国际、京东海外购为首的大型电商,早已启动备战模式。2014年10月29日,亚马逊中国宣布,开通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的服务。就在“双十一”的前一天,亚马逊中国宣布其“海外购”服务开始试运营。
伴随着国内消费者日益扩大的需求,跨境进口电商概念越发火爆,对产业链与模式的完善也已起步。而在试点一年后,从业者们却略显迷茫,他们从热身到热血,又回归至冷静,“因为心存希望,所以折腾。”海贸会会长刘智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对行业而言,“双十一”的看点不仅是天猫国际销量破记录这么简单。全面拉开的“海淘”攻势正在试探监管层的底线,而现行政策下试行的保税模式也将迎来大考。
各路巨头杀入跨境电商
和往常一样,“双十一”前后数周是电商最忙碌的日子,不同的是,今年巨头之间的贴身肉搏新增了一块战场—跨境进口电商。这个名词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常常简单以“海淘”、“海购”、“跨境网购”来描述。
在易观高级分析师林文斌看来,随着80后、90后消费能力的提升,对网购商品的关注逐步从价格、服务转移到品质和品牌。而海淘恰好满足了消费者从价格到个性化的多种需求,成为网购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跨境进口电商的交易额为700亿元,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则表明,从2008年到2013年,跨境进口电商交易额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护肤美妆、婴幼儿食品、服饰、保健品、电子产品五类消费品最为热门。据林文斌预计,2014年中国进口网购交易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艾瑞咨询的报告称,跨境电商真正的蓝海在进口,中国对海外商品的需求巨大。
千亿级蛋糕面前,各大巨头纷纷杀入海淘。今年2月,天猫国际正式上线,提出为国内消费者直供海外原装进口商品;7月,苏宁低调成立跨境电商项目组,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招商;此前,亚马逊中国突然宣布开通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服务,后又于“双十一”当天,宣布全中文版亚马逊海外购商店上线。
业内认为,这是阿里赴美上市后的第一个“双十一”,是其在国际市场打响品牌的重要机遇,因而整体表现会更为抢眼。“天猫的用户基础是最大优势。”林文斌指出。
而亚马逊被视作天猫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在推出全中文版亚马逊海外购后,破除了消费者语言障碍。此外,亚马逊号称拥有8000万商品种类,包括鞋靴、服饰、母婴、营养健康及个人护理等,并与海外网站同质同价。相比之下,本土平台的商品资源则逊色许多。
尚未有跨境电商盈利
巨头的杀入,让跨境电商行业热闹了许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商务部今年扶持的政策重点就是跨境进口电商。截至目前,海关方面的政策也基本明朗,特别是今年7月海关总署公布了2014年第56号(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后,跨境进口电商们感到“一只靴子已经落下来”。
在此背景下,跨境进口电商的模式也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个人代购基础上,形成了海外买手或代购流程服务的专业代购平台,包括专业代购平台和海淘服务商。在业内人士看来,专业代购的出现,一方面解决了个人代购时品类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优化了购物流程,消费者的体验明显优化。
自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政策出台后,又出现了自贸区/保税区跨境电商平台。如上海自贸区推出了跨境通,宁波保税区推出了跨境购。目前,这种由官方运营的电商平台对入驻的商家规模要求较高,目前商家较少,成交金额也不大。
但在整个跨境进口电商行业中,占据大部分规模的依然是综合类电商平台,这一类型又可细化为以天猫国际为代表的开放平台,以及如聚美优品、唯品会为代表的自营网站。也有大量专业代购入驻开放平台,成为店中店。
在林文斌看来,目前跨境进口电商从个人代购时代起已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期,“如今已接近尾声,市场商业模式将要起步,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但在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眼中,热闹的始终是电商终端这一头,整个供应链远未打通,跨境网购规模也没有爆发。
“首先,还没有听说哪家跨境进口电商企业已经盈利,大家都处于前期烧钱的阶段;其次,试点这一年,大家都在折腾。”刘智勇对记者坦言。
近日,一篇题为“2014年跨境电商生存真相(进口篇)”的帖子在圈内流传,文中描写的众生相得到普遍认可。该文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试点一年,由于对政策的解读还不稳定,企业略感迷茫。各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大多订单还是维持在几十单左右,日均销售额也在几千元徘徊。更重要的是,清关与货源成为两大绕不过的痛点。
下一页:
利好政策下,跨境电商如何解决痛点?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