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有泡沫 创业者的生存之道在哪儿?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10-23  浏览:50  海淘动态

2016年被视为VR元年,大量开发者、创业公司涌入VR行业,但从下半年开始,受限于硬件不成熟,内容延续性难以保证等因素制约,VR市场开始预冷。现阶段,由于盈利模式不清、半数VR企业亏损,这一新兴市场难逃VR泡沫冲击。陈德铭在博鳌论坛上说,VR市场里有一些泡沫,需要经历市场的优胜劣汰,让一些泡沫破掉,让质量更好的VR企业走上去。那么从现阶段来看,什么类型的VR企业可能在这波泡沫中出局呢?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裁员、倒闭风波可成为参考。哪些VR企业容易倒下?有投资者称,当你观察一家公司是否有价值的时候,要么看他们的盈利能力,要么就是他们有很深的知识积累,能让他们在长期竞争中占得优势。而如果是投资早期项目(比如目前的VR市场),判断标准包括:市场机遇、团队和产品。VR企业该如何活下来?如今的VR泡沫让我们联想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在欧美多个国家股市,与科技及新兴互联网相关企业股价高速上升,随后蔓延至亚洲相关股市乃至中国股市。在泡沫消退后,许多网络公司把风资金烧光后停止交易,许多甚至还没有盈利过。据说当时最煽情的说法是,一个碗上写着.com的乞丐都能拿到上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与上半年众多创业者涌入VR产业,并轻松拿到融资何其相似。在资本渐趋理性,VR告别野蛮生长进入洗牌期的现在,那些从互联网泡沫中活下来,且成功做大的企业值得VR从业者借鉴和学习。如此对比来看,HTC对VR的押宝,与马云的经历非常相似虽说VR市场有些泡沫,但对HTC来说,VR代表着未来,有望改变世界。这家公司最近出售了位于上海的手机制造商,将所得款项用于VR投资;HTC还强调生态体验重要性,并通过软硬件结合,布局VR市场。董事长王雪红认为,VR应用端市场的爆发将在两年后到来,所以我们要赶快布局。同样值得借鉴的还有搜索巨头Google,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布林把互联网视为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1998年,佩奇和布林向Sun联合创始人Andy Bechtolsheim演示了一项新型互联网搜索技术,成功获得10万美元投资。同年9月,Google正式成立。佩奇1999年接受采访时曾明确表示,今后的追赶目标是雅虎等互联网企业。Google的成功来源于创新,在Google创建之时,业界对互联网搜索的理解是:某个关键词在一个文档中出现的频率越高,该文档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列位置就要越显著。而布林则认为,决定文档在搜索结果中排列位置的因素是一个文档在其它网页中出现的频率和这些网页的可信度,网页在受众中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决定性因素。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Google之所以如此简洁,是因为两位创始人都不懂HTML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用户只能通过点击回车键进行搜索(它上面连提交按钮都没有)。但凭借创新技术,Google度过了互联网泡沫,并达到了佩奇和布林也没能预料的高度。附加服务提升VR价值虽然VR行业尚不成熟,但已经渗透到教育、游戏、电影、房地产等产业。以去年为例,VR线下体验店可谓火遍了全中国,但众多创业者扎堆VR线下体验店,也造成了后来众多生意人逃离线下体验店模式。去年国内VR线下体验店的数量超过了3000家,但许多商家都是采用低端的VR蛋椅为主,而且缺乏具有吸引力的VR内容,难以获取回头客。另一方面,众多VR线下体验店的内容同质化严重,甚至很多游戏就是Demo,造成的VR体验也不是太好。此外,VR线下体验店不仅缺乏好的盈利模式,还可能面临硬件更迭、多家线下体验店聚集到同一商圈,从而造成经营者不赚钱的状况。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团队通过VR+轻餐饮,或是VR与电影院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相对较好效果。这也告诉我们,VR从业者除了技术和内容体验外,还可以通过附加服务来提升吸引力。目前来看,如果一家公司只想凭借炒概念获取资金(如昙花一现的各种VR盒子),无法给用户创造实际价值,又或者过早进入市场,无法等待到产业成熟(比如微软在平板市场爆发十年前推出Tablet PC),都会难逃失败结局。希望,创业者能对自己的优势、用户或市场需求有深刻思考,从而能带领自己的团队度过VR泡沫。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450.5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