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改进,亚马逊是不是更加User-Friendly?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5-07 浏览:179 海淘攻略
2014年以来,大约是随着微信的进一步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跨境电商微信公众号,各账号隔三差五分享一些所谓的Amazon干货。点开内容一看,要么是翻译的后台政策说明,要么是产品刊登、图片处理、账号安全、FBA,甚至如何开海外银行卡之类的基础常识,对于整天浸泡在Amazon平台上的人来说,都是些小儿科。作为天天实操Amazon,自认为了解平台特点的人来说,初入门者是要多学习,但是学会了就应该指出它的问题,它水土不服的地方,卖家希望它能做出改进的方面。以下是本人在三年多的从业经历中遇到的一些困扰与问题,这些不是交流或者联系seller support就能轻松解决的,想必部分同行也深有感触,如果您认同或者也被下文所提到的问题困扰,就请多多转发,争取让Amazon团队的人看到,最好能让大当家人Jeff Bezos看到,共同致力于让Amazon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更宜人。
1、后台Confirm shipment可选择的物流方式一直没改变
这其实是个小问题,但是两年了,Amazon却连这个小问题都没有解决。从2012年开始正式运营全球开店,大量招募中国卖家入驻Amazon平台,卖家后台订单确认发货(confirm shipment)可选择的物流商依然是按照Amazon中国设置的,Carrier下拉列表中是申通,圆通,中通,顺丰,宅急送等。顺丰申通能把包裹直接送到北美和西欧的消费者手中吗?真不知道Amazon在这点上是怎么想的。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跨境物流同样也发展得如火如荼,除了中国邮政,香港邮政、新加坡邮政、瑞士、荷兰各个国家的邮政或者物流公司都来中国跨境电商的战场抢夺自己的地盘。对于Amazon,现在是时候对这一块的显示做一下改动了。
2、跟卖页面Buying Option的显示问题
众所周知,Amazon区别于其他第三方平台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跟卖,这种紧凑集中显示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刊登,但是也令价格战更加直接和猛烈,尤其是中性无牌产品的跟卖。在Amazon,一些热卖产品的后面有几十个甚至过百个卖家在卖一点儿都不稀罕。
然而,Amazon对可选择卖家的排序却是很混乱的,同样为New的condition 状态下,美国发货的,中国发货的,FBA的,全部混在一起。Amazon有没有想过,把现有的按condition (All ,New, Used)划分的三列,改为Fulfillment By Amazon, Fulfillment By Merchant (US Continental)或者Ships from US, Fulfillment By Merchant (Overseas)或者Ships from Overseas呢?同时,对于所有的卖家,Amazon应该在其旁边列出系统统计出的其最近一段时间的average delivery time. 同是从中国发往美国,有人发E邮宝 7天到,有人发E邮宝13天到,有的发小包23天才到。
这些都是符合Amazon 17-28天的时间要求的,但是客人在下单前并不知情;中国卖家也经常遭遇客人因看到17-28天的deliver time而取消订单的。Amazon宣称自己以产品为中心和以客户为中心,如果能按fulfillment channel及merchant location分开显示,岂不是更有利于客人综合考虑,做出符合自己期望的选择?而不少有物流优势的国内卖家,对显示平均到货时间这点也很期望吧?
另外一个问题: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在欧美开设海外仓。但是又不能保证所有SKU在海外仓都是有库存的。对于部分库存在海外仓,部分在国内仓库以及部分FBA的国内卖家来说,Amazon若能支持按发货区域对SKU进行设置管理该有多好。
3、中国卖家的品牌之痛,对中国卖家的品牌保护不力
跟卖,FBA,品牌,这是Amazon区别于其他平台的三大特点。品牌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所有的卖家都有深刻领悟。就说个人经历吧,曾经俺所在的公司始终没有自己的注册品牌。自主刊登的listing,不少进了小类目best seller前100名;然而,到后来这些listing,我一个订单都得不到;为什么?这些listing几乎都被别的卖家跟卖,多则五六十个,少则三五个,你争我抢相互压价;我的价格没优势,又不愿意一味降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为他人作嫁衣裳。说多了都是泪啊!反观我所了解的一些其他卖家,一开始格局就大,刚起步就着手注册品牌,人家的listing,虽有跟卖,但全部是自己人。
后来公司终于启动了品牌化,在美国注册商标的同时,申请了Amazon Brandy Registry,同时对产品外观和包装进行自主设计,提升了必须的配件的品质。然而,辛辛苦苦培养了两个月每天都出单喜人且利润有保证的listing,还是被同处深圳的一同行跟卖了,虽说外观看起来相同,但是配件其实是不同的,通过测试单发现,我们所带的配件,出厂价是跟卖者所提供的那一套的出厂价的10倍。我们的包装,精美牢固,对方只是普通的保护性的包装。向Amazon投诉好久都没得到妥善解决,搞得人心力憔悴。
后来参加一些同行交流会发现,有些做得不错的卖家也有这样的烦恼,那就是注册了品牌后投诉别人跟卖Amazon还是不理你。这不禁要让中国卖家仰天长叹了:我跟卖别人,死了账号;别人跟卖我,赚得盆满钵满。天理何在?
所以,我不得不奢望Amazon在允许跟卖的同时,能不能赋予品牌持有者一些权限?比如,成功备案Amazon Brandy Registry之后,别的卖家跟卖时,需要先通过Amazon系统向我发起请求,我认定了他的货源确实是我再准许他跟卖?而不是等到他侵权跟卖之后了我再警告,投诉,试单。
另外,有一些卖家,满肚子的些花花肠子,耍一些花招,在别人家一些排名很靠前的listing上面做自己的变体。对于这种行为,Amazon也应该从技术上从根本上加以禁止,不让它发生,比如品牌不同要限制他做在一起,而不是等无良卖家做好了变体之后,被利用的卖家迫不得已无奈投诉。
还有,在Amazon刊登产品时,Brand Name是必填字段,Amazon也规定了没有品牌的一律填Generic。然而事实上,好多无品牌的卖家,直接在brand name那里填写了自己的店铺名。这样的看着也很无语。
对于Amazon一向注重对品牌的保护,工作人员也时时刻刻不忘提醒新老卖家千万不要跟卖大牌。但是在实际上,还是有人胆大包天。我曾经从事过的配件行业,明明是国内工厂的山寨货,但是就有人敢以苹果的品牌刊登,也有人敢跟。民不告官不究的,这个listing尽管图片不符规定,描述也不怎么样,大约因为品牌的关系,排名始终很靠前。胆大跟卖的卖得风生水起,胆小的只能望洋兴叹。如果Amazon对小卖家跟卖大品牌进行一些权限设置,这种不正常现象就少了吧?同时,也减少一些因懵懵懂懂的侵权而被关停账号的情况发生。
所以我想,Amazon能否考虑改下设置,每个账号需要先设定一下所销售的品牌及与该品牌的关系?如果是自有品牌,提交证明后,我需要别人得到我的允许才可以跟卖;如果卖的是别人的牌子,需卖家在后台提交授权证明。如果是无品牌的,可以不填,直接默认为Generic。
4、美国站后台加拿大路向的shipping setting:
去年12月的某天下午忽然发现,在没有独立注册加拿大账号的情况下,从美国站可以直接切换到加拿大站点了。也就是,Amazon给美国卖家送了一个加拿大账号,不能不说是Amazon给卖家的圣诞大礼。这诚然是好事儿。但是,在加拿大,Amazon.com也是加拿大网民经常登录的网站。当天的Alexa Top Sites in Canada排名显示:Amazon.ca位列第六,而Amazon.com位列第十。
然而,在Amazon.com卖家后台,shipping setting中Select the Regions and Service Levels You Support,发往加拿大需要在5-10天送达。这对国内卖家是极大的挑战。如果Amazon可以把美国站后台加拿大路向的时效要求改为与美国相同的,即standard shipping 17-28天, standard shipping plus 10-16天,那这对于中国卖家,加国客人,还有Amazon,难道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儿?
5、FBA的分仓问题
每创建一个FBA shipment,Amazon系统总是会随机给你分到几个仓库去,就我所遇到过的,少则两个,多则六个;这是最让卖家头疼的。虽然设置了Inventory Placement Service,但是使用这个服务只保证同一个SKU分在一个仓库,不保证所有SKU都在同一个仓库。至于传说中的终极合仓,Premium Placement Pilot Program, 目前尚未对广大卖家开放,而且价格更贵。Amazon有一千一万个理由坚持这样做,但是卖家只有一个理由不愿意这样做:分仓可能增加额外运费,导致单个产品平均运费过高。
打算发800个,偏偏有120个给分到另外一个仓库去了,我是发呢还是不发?不发吧,这些产品可能会断货;发了吧,运费太贵。其实Amazon可以改一下分仓的模式,比如,这次发A仓,下次发B仓,下下次发C仓;或者,同一个listing,不同的卖家分在不同仓库;或者同类产品,这个卖家分A仓,另外一个卖家B仓,这对中国卖家,尤其是依靠国际快递的中国中小卖家来说,喜大普奔呀!
6、Holiday Setting 和Vocation Setting的问题
相比于以上,这个是小问题。这个设置是不错的,但是不完美:没有时间段可以选择。大多数的国内卖家,每年有一两次必须要关店歇业的时间段。如果Holiday Setting可以选择起止时间,我就设置在假期结束的前一天自动开店,假期结束一回到办公室就看到哗啦啦的新单,那该多好!
如果您也是一位摸爬滚打在Amazon平台上的卖家或者操作员,我想,对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您或多或少的都有遇到过吧?小伙伴们,我们要不要多多反馈,争取让Amazon的负责人看到并作出更利于买家和卖家的改变?
1、后台Confirm shipment可选择的物流方式一直没改变
这其实是个小问题,但是两年了,Amazon却连这个小问题都没有解决。从2012年开始正式运营全球开店,大量招募中国卖家入驻Amazon平台,卖家后台订单确认发货(confirm shipment)可选择的物流商依然是按照Amazon中国设置的,Carrier下拉列表中是申通,圆通,中通,顺丰,宅急送等。顺丰申通能把包裹直接送到北美和西欧的消费者手中吗?真不知道Amazon在这点上是怎么想的。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跨境物流同样也发展得如火如荼,除了中国邮政,香港邮政、新加坡邮政、瑞士、荷兰各个国家的邮政或者物流公司都来中国跨境电商的战场抢夺自己的地盘。对于Amazon,现在是时候对这一块的显示做一下改动了。
2、跟卖页面Buying Option的显示问题
众所周知,Amazon区别于其他第三方平台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跟卖,这种紧凑集中显示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刊登,但是也令价格战更加直接和猛烈,尤其是中性无牌产品的跟卖。在Amazon,一些热卖产品的后面有几十个甚至过百个卖家在卖一点儿都不稀罕。
然而,Amazon对可选择卖家的排序却是很混乱的,同样为New的condition 状态下,美国发货的,中国发货的,FBA的,全部混在一起。Amazon有没有想过,把现有的按condition (All ,New, Used)划分的三列,改为Fulfillment By Amazon, Fulfillment By Merchant (US Continental)或者Ships from US, Fulfillment By Merchant (Overseas)或者Ships from Overseas呢?同时,对于所有的卖家,Amazon应该在其旁边列出系统统计出的其最近一段时间的average delivery time. 同是从中国发往美国,有人发E邮宝 7天到,有人发E邮宝13天到,有的发小包23天才到。
这些都是符合Amazon 17-28天的时间要求的,但是客人在下单前并不知情;中国卖家也经常遭遇客人因看到17-28天的deliver time而取消订单的。Amazon宣称自己以产品为中心和以客户为中心,如果能按fulfillment channel及merchant location分开显示,岂不是更有利于客人综合考虑,做出符合自己期望的选择?而不少有物流优势的国内卖家,对显示平均到货时间这点也很期望吧?
另外一个问题: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在欧美开设海外仓。但是又不能保证所有SKU在海外仓都是有库存的。对于部分库存在海外仓,部分在国内仓库以及部分FBA的国内卖家来说,Amazon若能支持按发货区域对SKU进行设置管理该有多好。
3、中国卖家的品牌之痛,对中国卖家的品牌保护不力
跟卖,FBA,品牌,这是Amazon区别于其他平台的三大特点。品牌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所有的卖家都有深刻领悟。就说个人经历吧,曾经俺所在的公司始终没有自己的注册品牌。自主刊登的listing,不少进了小类目best seller前100名;然而,到后来这些listing,我一个订单都得不到;为什么?这些listing几乎都被别的卖家跟卖,多则五六十个,少则三五个,你争我抢相互压价;我的价格没优势,又不愿意一味降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为他人作嫁衣裳。说多了都是泪啊!反观我所了解的一些其他卖家,一开始格局就大,刚起步就着手注册品牌,人家的listing,虽有跟卖,但全部是自己人。
后来公司终于启动了品牌化,在美国注册商标的同时,申请了Amazon Brandy Registry,同时对产品外观和包装进行自主设计,提升了必须的配件的品质。然而,辛辛苦苦培养了两个月每天都出单喜人且利润有保证的listing,还是被同处深圳的一同行跟卖了,虽说外观看起来相同,但是配件其实是不同的,通过测试单发现,我们所带的配件,出厂价是跟卖者所提供的那一套的出厂价的10倍。我们的包装,精美牢固,对方只是普通的保护性的包装。向Amazon投诉好久都没得到妥善解决,搞得人心力憔悴。
后来参加一些同行交流会发现,有些做得不错的卖家也有这样的烦恼,那就是注册了品牌后投诉别人跟卖Amazon还是不理你。这不禁要让中国卖家仰天长叹了:我跟卖别人,死了账号;别人跟卖我,赚得盆满钵满。天理何在?
所以,我不得不奢望Amazon在允许跟卖的同时,能不能赋予品牌持有者一些权限?比如,成功备案Amazon Brandy Registry之后,别的卖家跟卖时,需要先通过Amazon系统向我发起请求,我认定了他的货源确实是我再准许他跟卖?而不是等到他侵权跟卖之后了我再警告,投诉,试单。
另外,有一些卖家,满肚子的些花花肠子,耍一些花招,在别人家一些排名很靠前的listing上面做自己的变体。对于这种行为,Amazon也应该从技术上从根本上加以禁止,不让它发生,比如品牌不同要限制他做在一起,而不是等无良卖家做好了变体之后,被利用的卖家迫不得已无奈投诉。
还有,在Amazon刊登产品时,Brand Name是必填字段,Amazon也规定了没有品牌的一律填Generic。然而事实上,好多无品牌的卖家,直接在brand name那里填写了自己的店铺名。这样的看着也很无语。
对于Amazon一向注重对品牌的保护,工作人员也时时刻刻不忘提醒新老卖家千万不要跟卖大牌。但是在实际上,还是有人胆大包天。我曾经从事过的配件行业,明明是国内工厂的山寨货,但是就有人敢以苹果的品牌刊登,也有人敢跟。民不告官不究的,这个listing尽管图片不符规定,描述也不怎么样,大约因为品牌的关系,排名始终很靠前。胆大跟卖的卖得风生水起,胆小的只能望洋兴叹。如果Amazon对小卖家跟卖大品牌进行一些权限设置,这种不正常现象就少了吧?同时,也减少一些因懵懵懂懂的侵权而被关停账号的情况发生。
所以我想,Amazon能否考虑改下设置,每个账号需要先设定一下所销售的品牌及与该品牌的关系?如果是自有品牌,提交证明后,我需要别人得到我的允许才可以跟卖;如果卖的是别人的牌子,需卖家在后台提交授权证明。如果是无品牌的,可以不填,直接默认为Generic。
4、美国站后台加拿大路向的shipping setting:
去年12月的某天下午忽然发现,在没有独立注册加拿大账号的情况下,从美国站可以直接切换到加拿大站点了。也就是,Amazon给美国卖家送了一个加拿大账号,不能不说是Amazon给卖家的圣诞大礼。这诚然是好事儿。但是,在加拿大,Amazon.com也是加拿大网民经常登录的网站。当天的Alexa Top Sites in Canada排名显示:Amazon.ca位列第六,而Amazon.com位列第十。
然而,在Amazon.com卖家后台,shipping setting中Select the Regions and Service Levels You Support,发往加拿大需要在5-10天送达。这对国内卖家是极大的挑战。如果Amazon可以把美国站后台加拿大路向的时效要求改为与美国相同的,即standard shipping 17-28天, standard shipping plus 10-16天,那这对于中国卖家,加国客人,还有Amazon,难道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儿?
5、FBA的分仓问题
每创建一个FBA shipment,Amazon系统总是会随机给你分到几个仓库去,就我所遇到过的,少则两个,多则六个;这是最让卖家头疼的。虽然设置了Inventory Placement Service,但是使用这个服务只保证同一个SKU分在一个仓库,不保证所有SKU都在同一个仓库。至于传说中的终极合仓,Premium Placement Pilot Program, 目前尚未对广大卖家开放,而且价格更贵。Amazon有一千一万个理由坚持这样做,但是卖家只有一个理由不愿意这样做:分仓可能增加额外运费,导致单个产品平均运费过高。
打算发800个,偏偏有120个给分到另外一个仓库去了,我是发呢还是不发?不发吧,这些产品可能会断货;发了吧,运费太贵。其实Amazon可以改一下分仓的模式,比如,这次发A仓,下次发B仓,下下次发C仓;或者,同一个listing,不同的卖家分在不同仓库;或者同类产品,这个卖家分A仓,另外一个卖家B仓,这对中国卖家,尤其是依靠国际快递的中国中小卖家来说,喜大普奔呀!
6、Holiday Setting 和Vocation Setting的问题
相比于以上,这个是小问题。这个设置是不错的,但是不完美:没有时间段可以选择。大多数的国内卖家,每年有一两次必须要关店歇业的时间段。如果Holiday Setting可以选择起止时间,我就设置在假期结束的前一天自动开店,假期结束一回到办公室就看到哗啦啦的新单,那该多好!
如果您也是一位摸爬滚打在Amazon平台上的卖家或者操作员,我想,对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您或多或少的都有遇到过吧?小伙伴们,我们要不要多多反馈,争取让Amazon的负责人看到并作出更利于买家和卖家的改变?
上一页:
亚马逊再建实现中心 全球范围将达125个
下一页:
三张图告诉你为何亚马逊重金下注印度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