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玩支付:亚马逊掉队 苹果谷歌用户远逊PayPal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8-23 浏览:127 海淘攻略
提起亚马逊,人们第一时间可能都会想起它的光头老板贝佐斯,想起他的远见卓识--创办了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Amazon;成功将Amazon经营成为全球最成功的电子商务网站;还在做B2C商城的同时无意中成就了AWS,赶上云计算的早班车……但即便这样,这位大佬也有失算的时候,譬如网络支付,亚马逊就一直未能走出自家“院子”;而等到移动支付时代徐徐开启时,亚马逊看起来又一次掉了队--至少在起步时间上赶了个大晚集。美国科技博客网站Re/code近日报道,亚马逊上周宣布,面向移动应用推出“Pay with Amazon(用亚马逊支付)”功能。与此同时,也许是对支付的重要性有了新认识,亚马逊还在日本等海外市场扩大桌面端Pay with Amazon服务的普及。此前,亚马逊已多次尝试利用其超过2亿的用户基数,为第三方网站提供Pay with Amazon支付服务。
亚马逊掉队移动支付难撼PayPal
实际上,亚马逊的支付服务一直未能走出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在美国,提起网络支付,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还是PayPal。PayPal上月底表示,其账户数达到1.73亿,支付总额达到697亿美元。也许你要说,亚马逊是B2C模式交易双方不需要担保所以在线支付不如曾经依托C2C商城eBay而生的PayPal来得普及,但怕就怕,亚马逊连自家阵地也守不住而拱手让人。
不可否认,亚马逊是有这方面的忧患意识的。在亚马逊商城,经过多年的打磨,其自身的“一键下单”服务拥有良好的体验,为人称道。但当时代“移动”起来时,亚马逊的反应就显得过慢了。
上月,亚马逊宣布关闭团购业务,与此同时还关闭了另外一个和本地化中小商户有关的服务“亚马逊收款机”(Amazon Local Register)。这款服务你可以理解为支付宝的线下收单服务,是亚马逊去年8月推出的。该服务模式上并未有创新,基本上是抄袭了移动支付企业Square的方法,即使用一个银行卡刷卡器,用户可以插在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上,这样就具备了一个简单易用的刷卡收款机。
毫无疑问,这种通过增加“外设”来达成移动支付的方案,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注定是个转瞬即逝的过渡方案。果不其然,亚马逊在推出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把它丢弃。今年早些时候,亚马逊在移动支付的另一项尝试数字钱包项目在尚未结束测试时也被放弃,原因在朱飞(微信:xjrclub)看来也非常清晰--反映不算快的谷歌都开始冷落Google Wallet而转向向Apple Pay看齐宠爱Android Pay了,亚马逊也就没必要再拣剩饭了。
在美国移动支付市场,亚马逊算是严重掉队了,那么Apple Pay、Android Pay以及Samsung Pay的现状怎样呢?
Apple Pay、Android Pay们的用户少得可怜
来自爱尔兰安全技术服务公司Trustev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大约有20.7%的iPhone 6/6 Plus以及iPhone 6S/6S Plus用户曾使用过Apple Pay。在这些使用过Apple Pay的用户当中,有57%的用户表示,他们在一周时间仅仅使用一次,而15.3%的用户则表示,在一周时间他们从未使用过。对于Samsung Pay和Android Pay来说,这一数字就更低。Trustev的报告称仅有14%的三星Galaxy S5和S6用户表示,他们曾使用过Samsung Pay或者Android Pay服务。在这些人当中,仅有36.17%的用户在一周时间内使用一次,而38.3%用户表示,在一周时间内从未使用过。谷歌发言人则表示,自Android Pay在美国市场推出以来,已经有数百万用户设置了Android Pay。
当然,苹果、谷歌和三星的移动支付服务推出时间都还短--Apple Pay是去年9月推出的,而Android Pay是在今年9月才在美国市场推出,Samsung Pay也仅仅存在了1个多月时间。同时不难发现,支持它们的各家的设备也是最新款,前面几代设备尚不支持这一功能。但是,即便用户普及度低可以归咎为时间短,但使用频次低就不能不找找幕后原因了。如果一项新生事物在生命初期的活跃度都不高,这里面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且极有可能是致命的问题。
事实上,Trustev的调查报告也讲到了这点,该报告指出,82%的受访者表示,在商店使用银行卡支付是“非常简单”或者“简单”的,没必要把手机当银行卡。说到这不得不表扬下美国金融体系之完善,信用卡的保有量及使用率上远非中国能及。如果你是一名美国大片爱好者,你对“根据信用卡消费记录追踪行踪”的桥段就不会陌生。
综上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美国科技巨头在网络支付方面的表现,看数量是远远不如中国的,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金融体系相当完善,互联网科技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用户习惯、抢夺市场是比较困难的;而中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存在巨大改造和提升的空间。二是美国切入支付业务的科技巨头虽多属跨国企业,但“金融有国界”的法则还是阻止了它们在用户数量上的扩张;而中国人口基数大,线上线下支付的需求量都要超美国。
2、但从“质量”来看,美国科技公司的支付布局走在了前列,其中最大的亮点是:Apple Pay、Android Pay在近场支付方面是比支付宝、微信支付更便捷的移动支付--它们依靠移动终端和NFC来完成支付,无需再打开某个APP软件,依靠二维码、条形码之类的中间介质来完成。根据用户习惯进化论,更直接的支付方式注定是未来方向。目前这类服务在美发展迟缓,不代表不会在中国取得腾飞。
亚马逊掉队移动支付难撼PayPal
实际上,亚马逊的支付服务一直未能走出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在美国,提起网络支付,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还是PayPal。PayPal上月底表示,其账户数达到1.73亿,支付总额达到697亿美元。也许你要说,亚马逊是B2C模式交易双方不需要担保所以在线支付不如曾经依托C2C商城eBay而生的PayPal来得普及,但怕就怕,亚马逊连自家阵地也守不住而拱手让人。
不可否认,亚马逊是有这方面的忧患意识的。在亚马逊商城,经过多年的打磨,其自身的“一键下单”服务拥有良好的体验,为人称道。但当时代“移动”起来时,亚马逊的反应就显得过慢了。
上月,亚马逊宣布关闭团购业务,与此同时还关闭了另外一个和本地化中小商户有关的服务“亚马逊收款机”(Amazon Local Register)。这款服务你可以理解为支付宝的线下收单服务,是亚马逊去年8月推出的。该服务模式上并未有创新,基本上是抄袭了移动支付企业Square的方法,即使用一个银行卡刷卡器,用户可以插在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上,这样就具备了一个简单易用的刷卡收款机。
毫无疑问,这种通过增加“外设”来达成移动支付的方案,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注定是个转瞬即逝的过渡方案。果不其然,亚马逊在推出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把它丢弃。今年早些时候,亚马逊在移动支付的另一项尝试数字钱包项目在尚未结束测试时也被放弃,原因在朱飞(微信:xjrclub)看来也非常清晰--反映不算快的谷歌都开始冷落Google Wallet而转向向Apple Pay看齐宠爱Android Pay了,亚马逊也就没必要再拣剩饭了。
在美国移动支付市场,亚马逊算是严重掉队了,那么Apple Pay、Android Pay以及Samsung Pay的现状怎样呢?
Apple Pay、Android Pay们的用户少得可怜
来自爱尔兰安全技术服务公司Trustev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大约有20.7%的iPhone 6/6 Plus以及iPhone 6S/6S Plus用户曾使用过Apple Pay。在这些使用过Apple Pay的用户当中,有57%的用户表示,他们在一周时间仅仅使用一次,而15.3%的用户则表示,在一周时间他们从未使用过。对于Samsung Pay和Android Pay来说,这一数字就更低。Trustev的报告称仅有14%的三星Galaxy S5和S6用户表示,他们曾使用过Samsung Pay或者Android Pay服务。在这些人当中,仅有36.17%的用户在一周时间内使用一次,而38.3%用户表示,在一周时间内从未使用过。谷歌发言人则表示,自Android Pay在美国市场推出以来,已经有数百万用户设置了Android Pay。
当然,苹果、谷歌和三星的移动支付服务推出时间都还短--Apple Pay是去年9月推出的,而Android Pay是在今年9月才在美国市场推出,Samsung Pay也仅仅存在了1个多月时间。同时不难发现,支持它们的各家的设备也是最新款,前面几代设备尚不支持这一功能。但是,即便用户普及度低可以归咎为时间短,但使用频次低就不能不找找幕后原因了。如果一项新生事物在生命初期的活跃度都不高,这里面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且极有可能是致命的问题。
事实上,Trustev的调查报告也讲到了这点,该报告指出,82%的受访者表示,在商店使用银行卡支付是“非常简单”或者“简单”的,没必要把手机当银行卡。说到这不得不表扬下美国金融体系之完善,信用卡的保有量及使用率上远非中国能及。如果你是一名美国大片爱好者,你对“根据信用卡消费记录追踪行踪”的桥段就不会陌生。
综上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美国科技巨头在网络支付方面的表现,看数量是远远不如中国的,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金融体系相当完善,互联网科技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用户习惯、抢夺市场是比较困难的;而中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存在巨大改造和提升的空间。二是美国切入支付业务的科技巨头虽多属跨国企业,但“金融有国界”的法则还是阻止了它们在用户数量上的扩张;而中国人口基数大,线上线下支付的需求量都要超美国。
2、但从“质量”来看,美国科技公司的支付布局走在了前列,其中最大的亮点是:Apple Pay、Android Pay在近场支付方面是比支付宝、微信支付更便捷的移动支付--它们依靠移动终端和NFC来完成支付,无需再打开某个APP软件,依靠二维码、条形码之类的中间介质来完成。根据用户习惯进化论,更直接的支付方式注定是未来方向。目前这类服务在美发展迟缓,不代表不会在中国取得腾飞。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