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的野望与闭环,越来越重视中国的微软如何突破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1-01-07  浏览:74  海淘动态

如果你看了微软在中国发布Surface Pro5的发布会,有一个细节你或许并不会遗忘,在列举中国的合作伙伴时屏幕上赫然出现了联想、华为和小米的logo。而就在微软发布会的同时,华为正在德国发布全新的MateBook。全系列Surface硬件产品进入中国时,微软甚至在预祝华为等OEM硬件厂商取得成功,换做其他品牌或许这样的活久见都不会发生。微软的表态十分微妙,作为全球主流PC系统的提供商,微软不遗余力地向OEM硬件厂商推广系统预装;同时微软自家的硬件生态正在起步,颇具设计感的同时产品成熟度又让人惊艳。如今的微软更像是一个开放的苹果,软硬件闭环正在形成,但开放与合作依然是微软生态构筑的关键。便携成为大势,交互的革新成为关键无论是微软推出的全新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或是华为全新的MateBook X,其中主打的一个关键卖点就是便携。当下的PC环境呈现了两级分化的态势,除开强调性能的游戏笔记本外,强调均衡、轻薄、便携的PC成为主流。Surface Laptop号称是最均衡的PC,在机身重量、续航、散热、性能方面都实现了最优。便携是办公生产力延展的一个关键,在微软的Surface发布会或是华为的MateBook发布会中,轻量的机身和强劲的性能都成为核心卖点,其原因之一就瞄准了目标人群对移动办公的苛求。移动办公意味着生产力不再局限在传统PC的屏幕前,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轻薄的笔记本进入工作场景,用户变成了PC的插盘。当然更广泛的消费者通过各类OEM厂商接触到的是微软在系统软件层面的变化。从Window 10开始,一系列更新的特性让便携成为了可能。在诸如移动办公时的安全问题,微软最早推出了能够集成生物识别的桌面系统,Windows Hello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华为MateBook X就集成了指纹,而Surface Pro的键盘也有指纹识别可选,在去年更新的MacBook Pro产品线中,苹果也终于将指纹识别集成进键盘当中。另外微软Windows 10集成的小娜语音助手也成为一个关键的布局,尽管至今小娜的使用场景在国内的本土化优势没有完全发挥,但是随着语音接口的逐步被接受,更为宽泛的运用会简化操作。微软在软件上的构想并不限于自身的系统当中,它还积极将生产力软件推广到iOS和安卓平台,力争打破各个系统间的隔阂。微软先后推出Mac和Android版的Office套装、全球第一款跨平台的智能个人助理微软小娜。因为在几乎所有设备上都能安装微软的办公产品,所以用户会拥有一致性的体验和随时随地完成更多事项的能力。这种生产力的重塑和连接的好处自在于通过软件层面将用户锁定,就好像你可能再也离不开微软Office三件套来办公,生产力层面的软实力,微软已经慢慢在渗透。微软从3年前开始以生产力为导向打造创新生态圈,而随后苹果开始奋起直追,谷歌则在一些细分领域寻找机会。微软有太厚的根基,2014年微软就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模式:移动为先,云为先的世界里融合生产力(Productivity)与平台(Platform)两大要素。至今微软在软件层面的构建基本沿用这一设想,通过将便携与生产力进行捆绑,微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移动端乏力的困局。生产力成为核心,微软如何思考软硬件闭环?至于硬件?苹果WWDC2017上的新品发布会会成为一个印证,iPad Pro被改造成试图与Surface Pro对标的产品,iMac Pro以强大的硬件对冲Surface Studio的声势,苹果贴着Surface的硬件布局在打,这让苹果显得极为尴尬。苹果有着非常完善的生态优势,但移动生产力一直是它所欠缺的基因,然而微软发力Surface硬件业务之后,软硬件上的整合使得微软的一体性更为明确。一开始,有分析认为微软推出自己的硬件是为了挽回移动背景下PC产业的衰退,所以不惜自己出山以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同时也教导一下第三方厂商,展示微软心中真正配得上Win10的硬件应该有怎样的设计。同时通过Surface硬件的接口,用户能够更全方位地体验微软的软件生态与云服务,这也是微软乐于见到的。实然一线厂商定规格,二线厂商造品牌。毫无疑问的是,拥有对系统完整深刻认知的微软能够制造出自家最理想的硬件产品。至今二合一产品线或平板笔记本电脑终端中,只有Surface Pro一类Windows设备摆脱了娱乐设备的刻板印象,iPad和安卓平板依然停滞于娱乐设备,似乎挣扎也有些无力。Surface Laptop又是微软推出的全新的传统PC形态的理想规格,轻薄便携同时又配置理想,同时它成功地再次通过触摸屏的应用使得Win10与触控更为深刻地绑定在了一起。在触控的操作场景中,用户的交互方式有了完全不同的方案,为未来的使用场景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透过Surface 系列,微软力图展现系统生态应用场景的丰富性,这才是自造硬件背后的真正价值。同时,微软用Surface再造的是用户与行业对微软软硬件生态的信心,这一系列硬件展现的是微软全方位的创造力协同能力。对于Windows市场而言,太多的产品与品牌反倒让人感官平平,微软选择让自己聚焦,自造软硬件闭环,也是寻求市场突破的方法。生态之外,微软如何寻求突破?在个人消费者业务上,微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竞争对手,那就是苹果。后者在设计、影视创作、艺术等一些细分市场有着极高的市场声望。Surface 系列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展现微软强劲的软硬件实力,从而防止用户向 Mac 流失。在此前或许这个任务可以由联想、戴尔、惠普等三方厂商可以肩负起这个使命,这些第三方厂商都有自己的高端机型,但是其中没有一款能与 MacBook 产品线齐名。并且由于PC行业的低迷,这些厂商更多地把注意力都放在降低售价上,使得尽管Windows阵营丰富,但声量上却并没有出现能与Mac相对标的产品。所以微软选择自己来,以自己的硬件设计来提振整个Windows生态中的PC市场。微软希望的是Surface系列能够产生光圈效应:市场上就会出现一批与 Surface 遥相呼应的产品,从而将整个硬件生态沿着微软所构想的方向来走。至今市面上已经有诸多与Surface 各产品线形态类似的产品出现,这些产品来自于传统PC厂商,它们有足够的品牌知名度,也已经有了稳固的渠道优势。通过Surface的拉动,这些OEM厂商能够更清晰地明白微软对用户、对系统、对生态的思考,从而制造出与Windows软件生态与用户使用场景更为匹配的硬件设备。微软的目的是扩展整个Windows 生态系统,而且在中国有很多合作伙伴,包括华为,联想,小米等,每家都生产不同档次的产品。而微软有自己的Surface 系列产品,但合作伙伴也有其他的产品,互相补充。所以我们希望中国用户都可以买到适合自己的价位的产品。从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Terry Myerson的表态不难看出,微软的硬件将会避免对PC的产生干扰,而会力图成为一个催化剂,更多样化的市场将依然留给诸如华为、联想等厂商。系统才是微软最为核心的灵魂,Surface也只是为了守住背后Windows的江山。甚至从长远来看,软件及增值服务才是微软立足最为核心的构成,硬件的生产可以标准化流程化,然而规则的制定及演化将依然由微软来完成。对于微软而言,市场的趋势依然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尽管通过便携的软硬件生态的构建,微软成功地补救了移动层面的薄弱,但缺乏更为直观的智能手机或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入口将依然成为微软必须要警惕的部分。好在HoloLens背后所代表的的MR,可能在未来会以更具颠覆性的方式变革人们的交互体验,尽管目前HoloLens因为缺乏更为落地化的消费场景而更多地停留在2B环节之中,然而随着产业的推动与爆发,这将是微软在移动领域真正的机会。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529.0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