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管不到的海淘:小心漂洋过海来坑你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4-07 浏览:239 海淘动态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在海外购物网站上扫货,成为时下流行的“海淘族”。高大上的世界名牌价格只有国内的6、7折,并接受验货、具备专柜小票这种“不出国门,购遍全球”的代购方式一时间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宠儿。2014年末,中国内地“海淘族”突破2000万人,年消费额突破1万亿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市场。
然而,当许多人实现了“足不出户、买遍天下”的愿望时,也有一些买主正在海淘中遭遇各种闹心。表面看,说明书、保卡、专柜小票一应俱全,实际上,小票是打印的、物流是空造的、产品是高仿的,看起来“高大上”的海淘,也可能漂洋过海来坑你。而由于海淘属于跨境交易,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往往面临种种障碍。有人调侃道:海外代购本无事,代购的人多了便有了事。
====================约“惠”海淘真心省钱====================
为什么要海淘?其最主要原因是物美价廉。以全球最大的电商企业美国亚马逊为例,该网站总共有6000万种商品,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所有需求。不仅如此,同样的商品美国亚马逊的价格几乎只有国内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算上国际运费和税,依然能省不少钱,这就是海淘在国内如此火爆的原因。
今年“315”前夕,记者在网上发起一项关于“海淘”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313名参与者中,绝大多数人对“海淘”持支持态度,其中142人有过“海淘”经历,约占总人数的45%。海外商品价格便宜、质量过关、款式新颖等优点是最让“海淘族”动心的地方。
====================海外代购坑多水深====================
“海代”傍正品有三招
招数一:一日旅游变身“正品”。专业买手杜小姐说,正品代购利润在10%左右。但在沿海地区,有很多奢侈品高仿厂家。那些号称是海外代购的网站,就从这里购买包,邮寄到国外,经国外再销售给国内的代购客户。“尤其是包包等大件物品,成本最多几千元,售价却高达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招数二:邮寄空箱伪造“物流”。淘宝代购店店主何小姐表示,消费者的警惕性越来越高,物流造假也愈加普遍。消费者要求从国外邮寄的物流凭证,许多卖家便找国外朋友邮寄空箱子回来,制造物流凭证。“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帮人邮寄箱子,赚点外快。”
招数三:小票也可“私人订制”。何小姐说,以前买奢侈品牌看小票、身份证,基本就能辨认了。可现在网络上很方便就能买到海外代购假票据,从10元到40元不等的高仿假小票可以轻松仿冒中国香港、新加坡、法国专柜票据。“专柜一般也不会提供这种鉴定服务。”
海淘产品真假难辨专柜验货只是听起来很美
虽然淘宝“全球购”认证需要提供物流单、采购发票等,但不是每一单都要。不少全球购店主就真假掺着卖,而且只给顾客提供物流单复印件,保证手上有物流单、采购发票,“随时应付检查”。即使被发现售假,大不了退货了事。
而消费者即使明知是假货,也很难“退一赔四”。根据电商平台的规定,若需要退一赔四需要出具原厂的鉴定证明,商家承认商品假货的聊天记录截图、品牌商鉴定报告、工商局假货没收函,证明货物是假货。
“专柜验货”只是听起来很美。记者先后拨打了古驰、LV、浪琴等品牌在大陆的官方电话均被告知,不为个人提供任何产品鉴定服务,品牌也没有授权一些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纠纷难解只好“认栽”
“海淘”商品虽然也有售后服务,但因为跨境因素往往难以实现。一方面,尽管大多数海外购物网站实行免费退换货政策,但通常存在时间限制,加上耗时长和运费贵等因素,这让许多人打消了维权念头。另一方面,在售后维权时还会遭遇语言障碍、时差等问题,这进一步让消费者对于维权望而却步。事实上,在“海淘族”遭遇的维权障碍中,退货难只是其中之一。同国内网购相比,“海淘”相对复杂,除海外电商外,还牵扯到跨境网上支付、转运公司邮寄、海关通关等多个环节。如果发生问题,比如邮件包裹遗失或损坏、信用卡信息被盗用等,可能会出现各方互相推诿,责任认定不清的情况。
如果在“海淘”中遇到一些纠纷,消费者可以与海外电商或转运公司等沟通。然而,一旦难以通过协商解决,不想认栽的消费者只能跨国诉讼,其难度可想而知。
====================期待“海规”:将海淘纳入正规军====================
对于“海淘”中存在的维权难问题,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能发挥作用吗?律师邱宝昌说,网购相关法律条款在新《消费者保护法》第14条、《侵权责任法》第36条、工商总局《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中都有所涉及,但目前没有统一成文的法律规范。中国亟须电子商务、网络交易方面的立法,而全国人大正在推进这一工作。
律师綦晓芳也指出,我国现行《消费者保护法》很难保障“海淘”消费者的权益,而海外电商的购物保障仅面向本土消费者,同样不能惠及中国“海淘族”。
“海规”或有消费保障
2014年8月1日,海关总署实施了《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通过这一规定,消费者可以查寻到货物是否从国外进来,是否通过海关检查及备案。一方面对那些将进口的应税“货物”拆分成多票、伪报为个人“物品”,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进境,利用个人物品免税额优惠、偷逃关税、牟取暴利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另一方面,通过海关对货物订单、支付、物流等信息的掌握,实时监控出入境货物,有助于及时发现国内产品出国绕一圈,变身“洋货”的“海代”欺诈行为,也使“海淘”消费者维权时有据可查。
然而,当许多人实现了“足不出户、买遍天下”的愿望时,也有一些买主正在海淘中遭遇各种闹心。表面看,说明书、保卡、专柜小票一应俱全,实际上,小票是打印的、物流是空造的、产品是高仿的,看起来“高大上”的海淘,也可能漂洋过海来坑你。而由于海淘属于跨境交易,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往往面临种种障碍。有人调侃道:海外代购本无事,代购的人多了便有了事。
====================约“惠”海淘真心省钱====================
为什么要海淘?其最主要原因是物美价廉。以全球最大的电商企业美国亚马逊为例,该网站总共有6000万种商品,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所有需求。不仅如此,同样的商品美国亚马逊的价格几乎只有国内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算上国际运费和税,依然能省不少钱,这就是海淘在国内如此火爆的原因。
今年“315”前夕,记者在网上发起一项关于“海淘”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313名参与者中,绝大多数人对“海淘”持支持态度,其中142人有过“海淘”经历,约占总人数的45%。海外商品价格便宜、质量过关、款式新颖等优点是最让“海淘族”动心的地方。
====================海外代购坑多水深====================
“海代”傍正品有三招
招数一:一日旅游变身“正品”。专业买手杜小姐说,正品代购利润在10%左右。但在沿海地区,有很多奢侈品高仿厂家。那些号称是海外代购的网站,就从这里购买包,邮寄到国外,经国外再销售给国内的代购客户。“尤其是包包等大件物品,成本最多几千元,售价却高达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招数二:邮寄空箱伪造“物流”。淘宝代购店店主何小姐表示,消费者的警惕性越来越高,物流造假也愈加普遍。消费者要求从国外邮寄的物流凭证,许多卖家便找国外朋友邮寄空箱子回来,制造物流凭证。“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帮人邮寄箱子,赚点外快。”
招数三:小票也可“私人订制”。何小姐说,以前买奢侈品牌看小票、身份证,基本就能辨认了。可现在网络上很方便就能买到海外代购假票据,从10元到40元不等的高仿假小票可以轻松仿冒中国香港、新加坡、法国专柜票据。“专柜一般也不会提供这种鉴定服务。”
海淘产品真假难辨专柜验货只是听起来很美
虽然淘宝“全球购”认证需要提供物流单、采购发票等,但不是每一单都要。不少全球购店主就真假掺着卖,而且只给顾客提供物流单复印件,保证手上有物流单、采购发票,“随时应付检查”。即使被发现售假,大不了退货了事。
而消费者即使明知是假货,也很难“退一赔四”。根据电商平台的规定,若需要退一赔四需要出具原厂的鉴定证明,商家承认商品假货的聊天记录截图、品牌商鉴定报告、工商局假货没收函,证明货物是假货。
“专柜验货”只是听起来很美。记者先后拨打了古驰、LV、浪琴等品牌在大陆的官方电话均被告知,不为个人提供任何产品鉴定服务,品牌也没有授权一些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纠纷难解只好“认栽”
“海淘”商品虽然也有售后服务,但因为跨境因素往往难以实现。一方面,尽管大多数海外购物网站实行免费退换货政策,但通常存在时间限制,加上耗时长和运费贵等因素,这让许多人打消了维权念头。另一方面,在售后维权时还会遭遇语言障碍、时差等问题,这进一步让消费者对于维权望而却步。事实上,在“海淘族”遭遇的维权障碍中,退货难只是其中之一。同国内网购相比,“海淘”相对复杂,除海外电商外,还牵扯到跨境网上支付、转运公司邮寄、海关通关等多个环节。如果发生问题,比如邮件包裹遗失或损坏、信用卡信息被盗用等,可能会出现各方互相推诿,责任认定不清的情况。
如果在“海淘”中遇到一些纠纷,消费者可以与海外电商或转运公司等沟通。然而,一旦难以通过协商解决,不想认栽的消费者只能跨国诉讼,其难度可想而知。
====================期待“海规”:将海淘纳入正规军====================
对于“海淘”中存在的维权难问题,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能发挥作用吗?律师邱宝昌说,网购相关法律条款在新《消费者保护法》第14条、《侵权责任法》第36条、工商总局《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中都有所涉及,但目前没有统一成文的法律规范。中国亟须电子商务、网络交易方面的立法,而全国人大正在推进这一工作。
律师綦晓芳也指出,我国现行《消费者保护法》很难保障“海淘”消费者的权益,而海外电商的购物保障仅面向本土消费者,同样不能惠及中国“海淘族”。
“海规”或有消费保障
2014年8月1日,海关总署实施了《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通过这一规定,消费者可以查寻到货物是否从国外进来,是否通过海关检查及备案。一方面对那些将进口的应税“货物”拆分成多票、伪报为个人“物品”,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进境,利用个人物品免税额优惠、偷逃关税、牟取暴利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另一方面,通过海关对货物订单、支付、物流等信息的掌握,实时监控出入境货物,有助于及时发现国内产品出国绕一圈,变身“洋货”的“海代”欺诈行为,也使“海淘”消费者维权时有据可查。
下一页:
无须海淘 家门口就可扫洋货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