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欧洲负责人首谈当地战略:从英国辐射周边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9-06 浏览:117 海淘攻略
2016年2月26日至27日,为期两天的G20峰会在上海召开,阿里巴巴“欧洲战略中心”的负责人艾梅(Amee Chande)也来到了中国,接待前来参加G20的英国财长。
艾梅之前曾担任沃尔玛高管,在2015年10月,她被正式聘用为阿里巴巴英国业务总经理,并将英国办事处升级成为阿里巴巴欧洲“战略中心”。此举被媒体解读为阿里巴巴全球化的“重要一步”。现在,阿里巴巴的欧洲中心已经辐射到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上任不到半年的艾梅是否能适应从传统零售业向电商的角色过渡?欧洲电商环境与国内有何不同?阿里的全球化战略是如何执行的、目前处于什么阶段?艾梅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回答了这些问题。
艾梅认为,目前阿里巴巴的国际化战略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因此也无法用量化指标评估具体成效。但她提到在工作中有两件让她颇有感触的事情:一是市场变化的速度,这与原先沃尔玛的节奏大不相同;另外一件是,她惊讶于中国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无论多大年纪的消费者,都会尝试使用新技术来购物。艾梅说,“我很激动看到这样一个动态、灵活、开放的市场。”
英国是西方电子商务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英国和中国的消费者有一些共同点,他们都是“快速学习者”,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也是英国最吸引艾梅的地方。根据《商业日报》报道的统计数据,16岁到75岁之间欧洲人网购的数量从2007年的30%增长至2015年的53%。
“但是中国电商市场更成熟,”艾梅说,“不仅是网购种类更加多样化。我注意到,中国的消费者尤其擅长社交互动,他们愿意通过社交平台将体验分享给朋友。对售前售后体验有更高的要求,客服响应时间要几乎同步,更强调用户体验。在欧洲,我很难找到一些能真正与我实时互动的网站。”
艾梅对中国的市场和消费习惯有细致的观察,而这正是他们工作的核心诉求之一。因为他们需要将中国市场的情况及时传递给欧洲的大小企业,“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在中国生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阿里将自身定位于:“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门户。”
2015年10月阿里巴巴上市一周年之际,在马云对股东公开信中,“全球化”与“农村”、“大数据云计算”一起被提到战略高度。2015年10月,花名“白求恩”的迈克·埃文斯(Michael Evans)出任阿里巴巴总裁,全面掌管全球化事务。在未来10年到20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和1000万中小企业”的目标被正式提出。
而在2015年双十一全民消费热潮中,全球化的概念更是无处不在:近3000万中国消费者购买了进口商品,产生交易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32个,5000多海外知名品牌都愿意搭上双十一的“顺风车”。
艾梅这样分析阿里的全球化战略:“我们不仅在帮助一些例如Burberry的大品牌厂商,也在尽力帮助中小企业。全球化的措施主要有两点:一、开设更多全球化办公室,在一线与全球市场紧密相连,帮助企业;二、帮助企业制定营销计划,让概念落地。”
而后者将成为艾梅的主要任务。
这中间自然有许多困难和挑战。对于西方零售商而言,中国市场对其至关重要。中国市场是一块“新大陆”,他们不说中文、不了解中国国情、不知道中国消费者好恶。许多企业在如何让中国消费者接触、了解品牌上更是不得要领。
因此,像百思买(Best Buy Co。)、露华浓(Revlon Inc。)等公司已退出了中国市场,而沃尔玛也已缩减了在中国市场规模。
为了帮助这些完全不了解中国市场的卖家,阿里欧洲运营团队首先要与商家沟通,告诉他们中国市场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帮助分析在中国可能进行的投资计划或布局,提前打好各种“预防针”。
阿里巴巴的各种资源也将全线上阵:Alipay提供支付手段,和当地物流公司合作保证跨境物流的安全。艾梅说,“阿里巴巴有各种工具。在保证商家拥有自有品牌的前提下,我们将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我们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本地服务的帮助,教他们如何做好本地化。”
比如,当运营团队发现一户商家的产品有可能在中国热销、商家也有合作意愿时,“全球化”就开始了:“我们可以根据阿里巴巴的大数据和运营能力,帮助商家预测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中国人,选择上架商品。”
除了帮助欧洲商家落户中国,帮中国商品出口也是阿里全球化的关键业务之一。其中很多都是通过速卖通实现的,以对中小企业的批发零售为主,小批量快批次的销售模式让阿里慢慢打开了欧洲市场。
据艾梅介绍,速卖通在英国的年均销售额超过1.4亿美元。2015年,通过速卖通平台出口到英国的销售总额为1.79亿美元。英国人最爱在天猫上购买的商品品牌是the Body Shop和Clarks。
收购与合作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另一个关键词。根据2015年第四季度的财报,阿里国内外的物流合作伙伴已经包括新加坡邮政、美国邮政、巴西邮政、苏宁、“四通一达”等。2015年阿里还进行了包括Snapdeal、Snapchat、Micromax在内的多起海外投资布局。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阿里巴巴将全球化作为今年战略之一,主要原因是在其在中国的发展并不能保持高增速了,马云亟需通过“全球化”来寻找新的增长点。
阿里巴巴在2015年的财报或许能佐证这一观点,Q1 45%的高营收增长率到Q2时就滑到了28%的低点,第四季度受双十一影响,恢复到32%。
关于G20峰会,艾梅关心的是互联网经济如何给中小企业带来发展机遇,阿里巴巴在其中该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艾梅之前曾担任沃尔玛高管,在2015年10月,她被正式聘用为阿里巴巴英国业务总经理,并将英国办事处升级成为阿里巴巴欧洲“战略中心”。此举被媒体解读为阿里巴巴全球化的“重要一步”。现在,阿里巴巴的欧洲中心已经辐射到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上任不到半年的艾梅是否能适应从传统零售业向电商的角色过渡?欧洲电商环境与国内有何不同?阿里的全球化战略是如何执行的、目前处于什么阶段?艾梅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回答了这些问题。
艾梅认为,目前阿里巴巴的国际化战略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因此也无法用量化指标评估具体成效。但她提到在工作中有两件让她颇有感触的事情:一是市场变化的速度,这与原先沃尔玛的节奏大不相同;另外一件是,她惊讶于中国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无论多大年纪的消费者,都会尝试使用新技术来购物。艾梅说,“我很激动看到这样一个动态、灵活、开放的市场。”
英国是西方电子商务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英国和中国的消费者有一些共同点,他们都是“快速学习者”,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也是英国最吸引艾梅的地方。根据《商业日报》报道的统计数据,16岁到75岁之间欧洲人网购的数量从2007年的30%增长至2015年的53%。
“但是中国电商市场更成熟,”艾梅说,“不仅是网购种类更加多样化。我注意到,中国的消费者尤其擅长社交互动,他们愿意通过社交平台将体验分享给朋友。对售前售后体验有更高的要求,客服响应时间要几乎同步,更强调用户体验。在欧洲,我很难找到一些能真正与我实时互动的网站。”
艾梅对中国的市场和消费习惯有细致的观察,而这正是他们工作的核心诉求之一。因为他们需要将中国市场的情况及时传递给欧洲的大小企业,“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在中国生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阿里将自身定位于:“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门户。”
2015年10月阿里巴巴上市一周年之际,在马云对股东公开信中,“全球化”与“农村”、“大数据云计算”一起被提到战略高度。2015年10月,花名“白求恩”的迈克·埃文斯(Michael Evans)出任阿里巴巴总裁,全面掌管全球化事务。在未来10年到20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和1000万中小企业”的目标被正式提出。
而在2015年双十一全民消费热潮中,全球化的概念更是无处不在:近3000万中国消费者购买了进口商品,产生交易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32个,5000多海外知名品牌都愿意搭上双十一的“顺风车”。
艾梅这样分析阿里的全球化战略:“我们不仅在帮助一些例如Burberry的大品牌厂商,也在尽力帮助中小企业。全球化的措施主要有两点:一、开设更多全球化办公室,在一线与全球市场紧密相连,帮助企业;二、帮助企业制定营销计划,让概念落地。”
而后者将成为艾梅的主要任务。
这中间自然有许多困难和挑战。对于西方零售商而言,中国市场对其至关重要。中国市场是一块“新大陆”,他们不说中文、不了解中国国情、不知道中国消费者好恶。许多企业在如何让中国消费者接触、了解品牌上更是不得要领。
因此,像百思买(Best Buy Co。)、露华浓(Revlon Inc。)等公司已退出了中国市场,而沃尔玛也已缩减了在中国市场规模。
为了帮助这些完全不了解中国市场的卖家,阿里欧洲运营团队首先要与商家沟通,告诉他们中国市场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帮助分析在中国可能进行的投资计划或布局,提前打好各种“预防针”。
阿里巴巴的各种资源也将全线上阵:Alipay提供支付手段,和当地物流公司合作保证跨境物流的安全。艾梅说,“阿里巴巴有各种工具。在保证商家拥有自有品牌的前提下,我们将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我们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本地服务的帮助,教他们如何做好本地化。”
比如,当运营团队发现一户商家的产品有可能在中国热销、商家也有合作意愿时,“全球化”就开始了:“我们可以根据阿里巴巴的大数据和运营能力,帮助商家预测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中国人,选择上架商品。”
除了帮助欧洲商家落户中国,帮中国商品出口也是阿里全球化的关键业务之一。其中很多都是通过速卖通实现的,以对中小企业的批发零售为主,小批量快批次的销售模式让阿里慢慢打开了欧洲市场。
据艾梅介绍,速卖通在英国的年均销售额超过1.4亿美元。2015年,通过速卖通平台出口到英国的销售总额为1.79亿美元。英国人最爱在天猫上购买的商品品牌是the Body Shop和Clarks。
收购与合作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另一个关键词。根据2015年第四季度的财报,阿里国内外的物流合作伙伴已经包括新加坡邮政、美国邮政、巴西邮政、苏宁、“四通一达”等。2015年阿里还进行了包括Snapdeal、Snapchat、Micromax在内的多起海外投资布局。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阿里巴巴将全球化作为今年战略之一,主要原因是在其在中国的发展并不能保持高增速了,马云亟需通过“全球化”来寻找新的增长点。
阿里巴巴在2015年的财报或许能佐证这一观点,Q1 45%的高营收增长率到Q2时就滑到了28%的低点,第四季度受双十一影响,恢复到32%。
关于G20峰会,艾梅关心的是互联网经济如何给中小企业带来发展机遇,阿里巴巴在其中该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上一页:
印度最大电商创始人跨入亿万富豪俱乐部
下一页:
英国电商零售企业500强“出炉”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