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棱有角的凯迪拉克忽然改变画风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2-11  浏览:59  海淘动态

图片来源:网络17年前,也是1月份,为了消除人们对于凯迪拉克过去几年乏味设计的记忆,这个品牌面向全球发布了一款概念车型。时任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的里克·瓦格纳(RickWagoner)将之形容为勇气可嘉。这台亮相于1999年底特律车展的Evoq跑车,以其利落的车身线条和颇具锋芒的棱角,开创了凯迪拉克品牌艺术与科技相融的设计语言。在新近发布并将于今年春天正式开售的跨界车XT5与大型轿车CT6身上,这样棱角分明的造型风格仍然清晰可见。彼时,凯迪拉克统一分发的新闻稿中这样形容Evoq跑车:它更像由电脑合成,而非经过手工雕刻。现在,凯迪拉克的设计师们显然更愿意使用手工雕刻这样的短语来形容自己的作品,还要加上定制精细以及优雅等等词汇。由此可见,在过去的20年里,凯迪拉克的外型风格经历了多大程度的进化。棱角与折痕有所保留,刀锋式的前大灯与尾灯变得更加修长、醒目,犹如光剑。而线条却更柔和,其间发生着的一切包括造型、波纹以及反光的表面暗示出凯迪拉克设计风格的走向。它变得更具艺术感,而非科技感。前福特与本田设计师、底特律创意研究学院交通设计系主任PaulSnyder说,它的外表看上去愈发感性,没有了冷冰冰的机械感。这种进化在去年春天布鲁克林举办的CT6发布派对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凯迪拉克全球设计总监AndrewSmith几乎就快恳求大家,别只关注那些锐利的角度,关注一下这辆大型轿车钣金上的细微差别,还有伪装出的简约感吧。第一眼望去,CT6的整体外观的确非常简洁,Smith说,但是越看你就越会发现,它表面细节中隐藏着的复杂。外观设计,是凯迪拉克总裁Johan de Nysschen及其市场总监UweEllinghaus所主导的复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希望能够超越德国对手,同时也希望车辆能有与众不同的外在,凯迪拉克品牌能在美国豪华车市场中脱颖而出。通用汽车内部,有关凯迪拉克投资组合的观望与规模引起了广泛关注,高级管理者们渴望这个重新崛起的豪华汽车品牌可以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带来丰厚利润。因此,当去年9月彭博社关于de Nysschen与通用全球产品总裁MarkReuss对凯迪拉克的设计方向存有持续争论的报道一经发布,公众们纷纷对此感到惊讶。报道称,de Nysschen希望凯迪拉克未来的产品更加复杂,而Reuss则希望通过棱角分明的外观来使品牌特立独行。对于凯迪拉克的设计师们而言,反复是创作过程中的自然组成部分。两个月后,接受记者采访的de Nysschen表示自己和Reuss一见如故,并且对凯迪拉克未来样貌所持的意见完全一致。棱角鲜明的设计风格始终经受非议。去年ATS-V性能轿跑的一则评测中,《华尔街日报》的批评家DanNeil热烈地描绘了它在赛道上的表现,但抱怨这辆车看起来像是一只来自中国的箱式风筝。汽车行业里公认的一点,是凯迪拉克调和了自己艺术与科技相融的设计风格,以迎合中国消费者们的口味。2020年之前,该品牌可能凭借这一市场的激增,达成全球50万台的销量目标。即将到来的XT5,格栅将更为柔和,角度也更为圆润,与过去SRX四四方方的格栅形成鲜明对比。但是,2013年9月开始掌管凯迪拉克设计业务的澳大利亚人Smith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当今互联的世界里,趋势很快会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单一的市场并不会有特别的影响。我们的工作是观察什么样的趋势会持续下去,并且接下来会如何发展,Smith去年的时候告诉记者。他表示那些光剑式的前大灯(刚好他是狂热的星战粉儿)会保留下来,但会与前脸更好地融合。通用汽车设计师BryanNesbitt承认,10年前,他们的确对中国市场能否接受凯迪拉克的独特风格抱有疑虑。在担任通用汽车诸多亚洲地区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首席设计长达4年后,Nesbitt去年6月回到了底特律,接手别克品牌全球总设计师的职务。Nesbitt说,任何接受艺术与科技相融的设计风格时可能产生的焦虑,都在四年前SRX一炮而红的那一刻消失殆尽。如今,他相信,凯迪拉克的外观可以帮助这个品牌的车型在拥挤的市场中保持亮眼。人们根本分不清车辆之间的区别,Nesbitt在采访中说。保持凯迪拉克的品牌认知和独特性意义重大。世界还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看清设计的弧度究竟朝向何方。CT6与XT5发布之后,下一轮新产品的问世还有大约两年时间。凯迪拉克外观设计总监BobBoniface称,设计的发展方向在CT6和其他新产品中已经显现。倒不是那些设计线索,而是车身比例与姿态。它们拥有更低的腰线、更宽的轮迹、更多的玻璃以及更细的门柱所有的元素都在传递轻量化的信号,以向消费者兜售这样的观念:凯迪拉克再也不做吃水浅的船了。公众眼里还存在一种误解,就是凯迪拉克是祖父辈们常常开的那种又大又笨重的汽车。Boniface说,我们造车并没有年代的区别,但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不过,不要期待任何骤变。在形容未来车型的发展时,De Nysschen用了进化一词,而非革命。一些坚硬的棱角会变柔和。也许这些车会变得更感性、更贴近美学。 deNysschen补充,但我们不会努力地复制欧洲人眼中的世界。我们骄傲于成为自己。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1194.6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