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烧钱”换规模 短期盈利难实现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1-25  浏览:40  海淘人物

5月9日下午,京东集团发布了201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净营收为540亿元人民币(约84亿美元),同比增长47.3%;经营亏损为8.649亿元人民币(约1.341亿美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为8.226亿元人民币。作为一家以烧钱换规模的公司,京东的亏损无疑是在意料之中。不过,此次财报中还有另外一项数据引发关注,即京东的交易总额(GMV)增速下滑。这项数据对资本市场相当重要,即便连年亏损,只要能保持GMV的高速增长,也能获得资本的青睐。在亏损与GMV增速下滑的双重阴霾之下,当日开盘后,京东的股价一度出现跳水,下跌超过9%,最终以下跌7.02%,23.43美元收盘。京东出现亏损并不是首次,2014年亏掉50亿元,2015年亏掉94亿元,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势头并未明显好转。砸钱换市场盈利期遥远财报显示,截至3月31日2016年第一季度,京东实现净营收为540亿元人民币(约84亿美元),同比增长47.3%;经营亏损为8.649亿元人民币(约1.341亿美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为8.226亿元人民币。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亏损为2.957亿元人民币(约4590万美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为3.180亿元人民币。京东出现亏损并不是首次,2014年亏掉50亿元,2015年亏掉94亿元,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势头并未明显好转。不过,在亏损背后,京东的另一项指标更让外界关注。2016年第一季度,京东交易总额(GMV)达到1293亿元人民币(约201亿美元),同比增长55%。虽然这个增速仍然保持为行业2倍,但是明显放缓。从2015年第一季度到2016年第一季度其GMV增长率分别为:99%、82%、71%、69%、55%。京东集团回应本报记者采访表示,随着京东体量日益扩大以及管理层更加关注业务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升盈利能力,GMV增速放缓在预期之内。但对于一直用亏损换规模赌明天的京东而言,GMV是这个故事讲下去的关键指标。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联网分析师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只要能保持高速增长,亏损也没关系,像优酷连续27个季度亏损,最后照样完全没问题,亏损并不是资本市场关注的事情,而且它的亏损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主要还是看增速。按照其说法,一季度本来是电商的一个淡季,大环境不太好,京东收入从去年的79%降到55%,这个还是和宏观大环境有关。而在电话会议中,京东CFO黄宣德谈到,增速减缓与腾讯的导流相关。腾讯入口给京东带来的流量支持在经历了三个季度的高速增长后开始减速。过去三个季度,每个季度的平均增速都达到了20%以上,这确实让腾讯流量对京东业务支持的贡献达到最大化。不过根据前几个季度的数据,每个季度的增速都减缓了20%。去年双11前夕,腾讯和京东推出京腾计划,希望在未来4到5年把大部分有消费意愿的微信和手机QQ用户转化成京东用户。当时,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表示,京东利用腾讯流量资源还不到10%。但事与愿违,现在腾讯给京东带来的流量红利正在衰减。黄宣德称在整个垂直品类中,腾讯带来的流量转化在该季度都出现了显著下滑,从而对增长速度带来不利影响。京东近来可谓处于多事之秋。前不久,其宣布将发行总额10亿美元的债券引发股价波动,而之前的一系列动作,包括提高物流费用,提高入驻商家的平台使用费,延长供应商账期等,也被认为是在转移资金压力。京东公关部曾向记者表示,截至2015年年底,京东的流动资产为580亿元人民币,所以完全不存在资金吃紧的任何担忧。而从财报上看,这58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资产既有现金流也有库存,都是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应收账款。不过,艾媒咨询CEO张毅则认为,流动资产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因为理论上来说有应收账款就意味着有应付账款。京东是一个资金快速流动的企业,左手钱进来,右手就马上出去,对于这样的企业而言,如果没有资金沉淀在账上,一旦出现某个问题,比如收钱慢了点,竞争对手突然发力等,基本上是不利的。比如当年的8848是个很有价值的企业,就是死于现金流储备不足。张毅说。期望京东迅速盈利显然是不实际,毕竟金融、O2O都是烧钱非常严重的业务,而且竞争惨烈,此轮融资交易后需要长期投入。与京东的亏损不同,2016年第一季度,阿里营收241.84亿元人民币(约合37.51亿美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53.14亿元人民币(约合8.24亿美元),同比增长85%。业内人士认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阿里是平台收租模式,而京东是自营赚差价模式,这决定了京东要想盈利只能通过扩大规模降低运营成本,并发展其他衍生服务。京东方面表示,集团运营亏损主要是因为对新业务的布局投入。而此次财报中,京东特别提到,新业务(包括京东金融、O2O、技术和海外业务)运营亏损人民币6亿元。中投顾问的分析师告诉记者,京东金融还属于摸索阶段,短时间难以实现盈利,而O2O烧钱严重,砸钱换市场十分普遍,京东到家也不例外。为了尽快上马业务线和增加营业金额,京东金融以低费甚至免费拓展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风险阈值。今年1月,京东金融获得来自红杉资本领投的66.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估值为466.5亿元。在3月份,京东金融联合光大银行发布了光大白条联名信用卡。不过,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而在O2O方面,京东巨资入股永辉超市,希望借助传统超市的线下网店布局降低京东到家在配送等环节的成本。此外,今年4月,京东到家与中国最大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合并,成立新公司。通过整合双方的众包物流体系,新公司将为中国的零售商、服务供应商和O2O企业提供低价的物流服务,并提升效率。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商专家表示,京东到家是一个重仓的概念,未来京东可以把商品以批发的形式,把大部分商品放到居民区周边的便利店,或者超市里。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京东到家实现顾客超市购物的线上化,一旦客户下单,半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从社区里就直接截掉阿里的流量。所以这应该是京东非常厉害的杀手锏。不过眼下,期望京东迅速盈利显然是不实际,毕竟金融、O2O都是烧钱非常严重的业务,而且竞争惨烈、需要长期投入。
海客讨论(0条)

头像

0/300

微博发布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899.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