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图片大销量 跨境电商如何“卖图片”?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0-11-23 浏览:28 海淘人物
记得2007年的时候刚入行,一不小心就混进了电商行业。当时还处于跨境电商行业刚刚兴起之时,内贸各大电商还在疯抢市场占有率的阶段,无数的电商企业遍地开花,四处吆喝:招美工,招上好的网页美工,工资高福利好,不加班不熬夜……于是,心怀憧憬懵懵懂懂地一头扎进坑里。当时内地经验丰富的美指数量稀少,大部分公司美指还是从沿海城市进口或海龟的,个个趾高气扬。2009年才听说内地有人在做跨境电商,于是抱着猎奇的心态进入了外贸行业。扯得太多了……本质上说,跨境电商还是电商。在消费者没有接触到货物之前,对产品做出的任何判断都是来自于页面中的图片和文字,图片效果是否吸引眼球、内页介绍是否细致,用户体验是否良好……任何一点都可能决定着消费者是否愿意下叉。不得不说,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美工们扮演着一系列重要角色:用户体验师(熟悉用户体验、用户操作习惯等)、平面设计师(对网站构架、产品气质、色彩搭配、摄影构图了如指掌),心理师(掌控用户心理变化)等。他们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让客户看得舒心(设计符合产品气质的环境,和谐的背景);让客户用得舒适(提供消费者熟悉的操作界面,提升用户体验);让价格信息成为客户下单的杀手锏(让最具吸引力的要素成为视觉主体)。一步步激发起消费者的无限遐想:这就是我想要的!那么,什么样的页面更具吸引力?展示商品细节,展现服务保障,符合不同国家用户使用习惯的界面。尤其适用于B2C电商,消费者们希望点击一张漂亮的首图后出现一个介绍细致的内页,包括商品各个角度的照片,能看到颜色、质地的细节图,有售前售后服务的联系方式(最好使用本地的电话、地址、即时通讯工具及E-mail)和详细的使用说明介绍,联系客服必须是一个大大的标识,并放在他们熟悉的位置,让客户一眼就能找到它。这个尤其重要,大多数产品内页因为图片多,页面都比较长,很多页面上的联系客服标志隐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让客户找得头昏眼花,用户体验感大打折扣,遇到耐性不好的客户,直接就关掉了。外贸电商要注意各个国家的客户都有自己熟悉的界面使用习惯,比如公司负责俄罗斯市场的同事告诉我,俄罗斯客户喜欢购物网站上有点赞和点衰,即使不看评论也能知道其他使用过该产品的用户是否满意。塑造品牌服务,实现品牌溢价,从价格战中突围而出。目前业内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家一边疯打价格战,一边大吼做品牌做服务才是出路。但是如何做品牌做服务,几乎都处于迷茫状态。尤其是外贸电商,能在短时间内把对方国家国情、政策、销售市场摸清楚就已经算不错了。与本地电商相比,外贸电商缺乏对当地的风俗、文化、喜好的了解,很难投其所好,售前售后、物流服务落地也是让他们无比头痛的事情。外贸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仅仅依托于国内产地优势,注定在初期只能以价格优势来争夺市场。只要初期不死,外来者们做品牌做服务就成为必然趋势。总的来说,目前行业热门的做售前售后、做物流、做海外仓都是在做服务,做客户体验,能做到品牌层面的外贸电商凤毛麟角。做品牌更多依托于如何定位、如何包装、如何宣传,这是个大工程。在这点上个人想从美工角度提出一些意见:首先是素材的版权问题,中国的美工们喜欢在素材网上大肆搜刮各种图片做素材,大多数图片都不会通过正规渠道去购买,这些图片用在国内的电商平台上没有人会发现问题,毕竟国内的版权法制还不健全,国人也没啥版权意识。但外贸电商针对国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加拿大等法制健全国家的法律对版权是有严格规定的,侵占他人版权的惩罚相当严格,这是个隐患。现在很多国内做外贸的电商不重视这个问题,到最后对方向法院提起控诉才欲哭无泪。其次想说的是,现在各个电商之间相互盗图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如果发现你家美工图省事,去盗用竞争对手的图片来敷衍工作,绝不姑息。留情纵容的后果会是在不久的将来,你突然发现自己平台上产品首图全是人家的过气款,在消费者眼中被打上山寨标签,在业内被沦为笑柄,最后做品牌成了奢望。如今内贸淘宝上无数商家同用一张图片互掐价格的现象已经是前车之鉴。最后想说:在这个拼价格,拼美工的外贸电商时代,大家都在摸索前行。前期如果不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带来的会是整个行业的损失,后期挽救的代价太高,至少现在看来谁也承受不起。如今外贸电商是蓝海,但再大的资源也有限,如同曾经的内贸电商,将来谁来承受死海之痛?国内的大外贸电商,如速卖通、敦煌网、大龙网都在抓服务抓品牌,其他电商玩家们还不跟风更待何时?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