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淘C轮死:错误转型韩国购 海淘版唯品会走不通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06-04 浏览:269 海淘动态
跨境电商的悲剧,蜜淘怎么了?还是先来认识下蜜淘的投资人:
2014年11月初,完成由祥峰投资领投,晨兴资本、景林投资跟投,A轮投資人经纬创投继续跟投。此轮融资过后,蜜淘的估值已超过1亿美元。当年7月,蜜淘曾获得经纬创投500万美元的A轮投资,而其天使投资人为蔡文胜和汪东风。
现在,蜜淘可能等不来它的机会了。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跨境电商蜜淘被京东收购,这一消息遭遇京东方面的否认。而更为劲爆和残酷的消息却在指向,蜜淘并非被收购而是倒闭,目前与商家结算都成问题。
“去年9月公司转型韩国购,原来很大一部分业务不做了,大幅裁员,内部传闻说今年1月份会解散,当时也不知道真假。”蜜淘一位不愿具名的前员工告诉i黑马。
该员工去年11月离开蜜淘,与她同时离开的人远不止她一个。据她透露,蜜淘市场总监今年春节前后也离职了。“以前认识的同事已经没有在蜜淘的了,现在公司是倒闭了还是解散了,我也不清楚。”
截止发稿前,i黑马联系了蜜淘创始人谢文斌,并未得到回复。但其他一些客观事实也许能佐证蜜淘倒闭传闻的真实性:
1.蜜淘微信公众号、官方认证微博今年1月底已经停止更新。
2.蜜淘位于望京SOHO的办公区已经人去楼空,SOHO前台称蜜淘已提前退租。
3.蜜淘创始人沉默,京东方面对i黑马表示收购蜜淘及蜜淘员工迁往京东上班等传闻均“无此事”。
4.蜜淘前员工称裁员潮、离职潮去年底已经开始,内部员工爆料公司并非收购,而是倒闭,更没有大部分员工去京东上班一说。
5.业务转型至今,蜜淘首页“韩国免税店”五个字仍清晰可见,但官网及APP端并未出现韩国产品,且平台展示产品产地均为日本,并出现“淘日本”子目录。
谁“杀死”了蜜淘?
2014年跨境电商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野蛮生长。随着早期圈地完毕,汹涌的掘金者必然面临着贴身肉搏。通过此前的蛛丝马迹,我们试图分析身处风口浪尖的蜜淘最终倒下的三重原因。
1.海淘版唯品会走不通
两年前,从未出过国,从未有过海淘经历的谢文斌带着他的“海淘”梦想创立了蜜淘(前身:CN海淘)。
一开始他只想做一个海淘导购或代购模式,让海淘商家入驻,同时接入国外网上购物商场,并将运转公司、第三方支付等服务集成在后台,消费者自主完成购物环节。
“代购模式的根本问题是商品价格透明、利润薄。同时平台没有仓储不备库存,也意味着物流周期长,客户体验差。”上海哦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鹏博撰文表达了对海淘代购模式的担忧。
谢文斌显然也看到了代购的瓶颈,在参考唯品会、聚美优品的模式后,2014年6月,蜜淘转型B2C自营海淘电商,通过特卖的方式,每天上线一个爆品。
爆款做法却不被业内看好。
“爆款不能成为一种模式,跨境电商本身能做爆品的产品并不多,做爆品又需要平台持续补贴让利。后续商品跟不上,供应链支撑不了,平台是很难的。”洋码头相关负责人对i黑马表示。在她看来,跨境电商做爆款会把自己做死的。爆品只能成为平台营销、拉新的方式,低价促销吸引到用户外,还能给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需求才是爆品思维的关键。
宝贝格子CEO张天天认为,推爆品没有错,需求点切实存在,这也是最降低用户获取成本的方式,但归根结底平台还是要回归到解决更多用户需求,而不是单纯打爆品。
蜜淘的爆品特卖思维并未获得想象中的成功,当时蜜淘的月交易额只有几十万,增长速度也只有30-50%。
2.频繁大促
2014年11月,蜜淘获得了祥峰投资、经纬创投等3000万美元投资。为了提高销售,蜜淘随即加入了地铁刷广告的营销大军,当月黑色星期五之后,蜜淘特卖产品销量翻倍增长。
据有媒体报道称,每次大促前,谢文斌都会投入几千万做广告,蜜淘飞速发展的转折点就发生在那个时候。数据显示,当时蜜淘客户端激活用户接近100万,累计递送包裹近20万个,月交易流水突破1000万元,员工数量发展到60人。“电商就是靠广告砸出来的,各个平台都是如此。”谢文斌说。
随后,蜜淘举办了“520激情囤货节”和“618电商大促”,面对与主流电商的PK,谢文斌并不怯场,打出保税区商品全网最低价的口号,叫板京东、天猫、聚美优品、唯品会等玩家,承诺物流速度体验绝对远超京东天猫。
“电商就是这样,必须得不断地做活动。”蜜淘CEO谢文斌曾说。
然而看起来滋润的光景并未持续太长时间。2015年初,跨境电商市场走进了价格战的死胡同。以蜜芽为首的跨境电商举起了第一杆降价大旗,同样是跨境电商的洋码头在拿到一亿美元B轮融资后,也高喊着要加入到“价格战”的阵地中。包括网易旗下考拉海购、京东、阿里、聚美前后脚都进入了同一个战壕。
在资本、流量、品牌背书等资源都雄厚的巨头面前,蜜淘的优势开始变弱。“蜜淘在库存上能压个一千万、两千万的货就已经算很不错了,但某些大公司在保税仓库中的货就有十个亿。”谢文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蜜淘与巨头之间的差距。
一旦进入大促的怪圈,平台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大促刺激销量。不幸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价格战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制约。而蜜淘的C轮融资却迟迟未能公布,这也让蜜淘开始掉队海淘创业大军。
张天天说某种程度上投资人理解电商为什么要烧钱,但是烧钱打价格战,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用户留存率,二是用户重复购买力,三是商品毛利率。如果三个条件都是高,当然可以打价格战,如果三个条件只有两个条件是高,也可以打,如果只有一个高,就要算到底是哪个条件更高,如果这三个条件都不高,价格战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烧钱的前提是有很强供应链,又是有特色的服务,但是如果同质化竞争很严重的情况下,做这个事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张天天称。
一直没有备好粮草却对大促乐此不疲的蜜淘很可能在那个时候就注定了结局。
3.错误转型韩国购
2015年9月,谢文斌开始被动求生。
那段时间,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就算再融一亿美金,也不可能成为巨头打价格战的对手。巨头可以通过渠道与补贴的方式把价格压得很低,但是创业公司没有办法这样长时间消耗下去。
2014年11月初,完成由祥峰投资领投,晨兴资本、景林投资跟投,A轮投資人经纬创投继续跟投。此轮融资过后,蜜淘的估值已超过1亿美元。当年7月,蜜淘曾获得经纬创投500万美元的A轮投资,而其天使投资人为蔡文胜和汪东风。
现在,蜜淘可能等不来它的机会了。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跨境电商蜜淘被京东收购,这一消息遭遇京东方面的否认。而更为劲爆和残酷的消息却在指向,蜜淘并非被收购而是倒闭,目前与商家结算都成问题。
“去年9月公司转型韩国购,原来很大一部分业务不做了,大幅裁员,内部传闻说今年1月份会解散,当时也不知道真假。”蜜淘一位不愿具名的前员工告诉i黑马。
该员工去年11月离开蜜淘,与她同时离开的人远不止她一个。据她透露,蜜淘市场总监今年春节前后也离职了。“以前认识的同事已经没有在蜜淘的了,现在公司是倒闭了还是解散了,我也不清楚。”
截止发稿前,i黑马联系了蜜淘创始人谢文斌,并未得到回复。但其他一些客观事实也许能佐证蜜淘倒闭传闻的真实性:
1.蜜淘微信公众号、官方认证微博今年1月底已经停止更新。
2.蜜淘位于望京SOHO的办公区已经人去楼空,SOHO前台称蜜淘已提前退租。
3.蜜淘创始人沉默,京东方面对i黑马表示收购蜜淘及蜜淘员工迁往京东上班等传闻均“无此事”。
4.蜜淘前员工称裁员潮、离职潮去年底已经开始,内部员工爆料公司并非收购,而是倒闭,更没有大部分员工去京东上班一说。
5.业务转型至今,蜜淘首页“韩国免税店”五个字仍清晰可见,但官网及APP端并未出现韩国产品,且平台展示产品产地均为日本,并出现“淘日本”子目录。
谁“杀死”了蜜淘?
2014年跨境电商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野蛮生长。随着早期圈地完毕,汹涌的掘金者必然面临着贴身肉搏。通过此前的蛛丝马迹,我们试图分析身处风口浪尖的蜜淘最终倒下的三重原因。
1.海淘版唯品会走不通
两年前,从未出过国,从未有过海淘经历的谢文斌带着他的“海淘”梦想创立了蜜淘(前身:CN海淘)。
一开始他只想做一个海淘导购或代购模式,让海淘商家入驻,同时接入国外网上购物商场,并将运转公司、第三方支付等服务集成在后台,消费者自主完成购物环节。
“代购模式的根本问题是商品价格透明、利润薄。同时平台没有仓储不备库存,也意味着物流周期长,客户体验差。”上海哦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鹏博撰文表达了对海淘代购模式的担忧。
谢文斌显然也看到了代购的瓶颈,在参考唯品会、聚美优品的模式后,2014年6月,蜜淘转型B2C自营海淘电商,通过特卖的方式,每天上线一个爆品。
爆款做法却不被业内看好。
“爆款不能成为一种模式,跨境电商本身能做爆品的产品并不多,做爆品又需要平台持续补贴让利。后续商品跟不上,供应链支撑不了,平台是很难的。”洋码头相关负责人对i黑马表示。在她看来,跨境电商做爆款会把自己做死的。爆品只能成为平台营销、拉新的方式,低价促销吸引到用户外,还能给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需求才是爆品思维的关键。
宝贝格子CEO张天天认为,推爆品没有错,需求点切实存在,这也是最降低用户获取成本的方式,但归根结底平台还是要回归到解决更多用户需求,而不是单纯打爆品。
蜜淘的爆品特卖思维并未获得想象中的成功,当时蜜淘的月交易额只有几十万,增长速度也只有30-50%。
2.频繁大促
2014年11月,蜜淘获得了祥峰投资、经纬创投等3000万美元投资。为了提高销售,蜜淘随即加入了地铁刷广告的营销大军,当月黑色星期五之后,蜜淘特卖产品销量翻倍增长。
据有媒体报道称,每次大促前,谢文斌都会投入几千万做广告,蜜淘飞速发展的转折点就发生在那个时候。数据显示,当时蜜淘客户端激活用户接近100万,累计递送包裹近20万个,月交易流水突破1000万元,员工数量发展到60人。“电商就是靠广告砸出来的,各个平台都是如此。”谢文斌说。
随后,蜜淘举办了“520激情囤货节”和“618电商大促”,面对与主流电商的PK,谢文斌并不怯场,打出保税区商品全网最低价的口号,叫板京东、天猫、聚美优品、唯品会等玩家,承诺物流速度体验绝对远超京东天猫。
“电商就是这样,必须得不断地做活动。”蜜淘CEO谢文斌曾说。
然而看起来滋润的光景并未持续太长时间。2015年初,跨境电商市场走进了价格战的死胡同。以蜜芽为首的跨境电商举起了第一杆降价大旗,同样是跨境电商的洋码头在拿到一亿美元B轮融资后,也高喊着要加入到“价格战”的阵地中。包括网易旗下考拉海购、京东、阿里、聚美前后脚都进入了同一个战壕。
在资本、流量、品牌背书等资源都雄厚的巨头面前,蜜淘的优势开始变弱。“蜜淘在库存上能压个一千万、两千万的货就已经算很不错了,但某些大公司在保税仓库中的货就有十个亿。”谢文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蜜淘与巨头之间的差距。
一旦进入大促的怪圈,平台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大促刺激销量。不幸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价格战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制约。而蜜淘的C轮融资却迟迟未能公布,这也让蜜淘开始掉队海淘创业大军。
张天天说某种程度上投资人理解电商为什么要烧钱,但是烧钱打价格战,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用户留存率,二是用户重复购买力,三是商品毛利率。如果三个条件都是高,当然可以打价格战,如果三个条件只有两个条件是高,也可以打,如果只有一个高,就要算到底是哪个条件更高,如果这三个条件都不高,价格战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烧钱的前提是有很强供应链,又是有特色的服务,但是如果同质化竞争很严重的情况下,做这个事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张天天称。
一直没有备好粮草却对大促乐此不疲的蜜淘很可能在那个时候就注定了结局。
3.错误转型韩国购
2015年9月,谢文斌开始被动求生。
那段时间,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就算再融一亿美金,也不可能成为巨头打价格战的对手。巨头可以通过渠道与补贴的方式把价格压得很低,但是创业公司没有办法这样长时间消耗下去。
部分图片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
0/300
微博发布